您的位置首页  便民服务

上海外滩裸拍评论:产能预警将至 汽车产业风光难再?十大品牌女裤

  • 来源:互联网
  • |
  • 2017-08-2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经车说:产能预警将至 汽车产业风光难再?

  上半年的市场表现,已经为中国汽车产业敲响警钟。据中汽协数据,1-6月,乘用车市场共销售1125.3万辆,同比增长1.61%,增速比上年同期减缓7.62个百分点。其中,轿车的销量甚至出现同比下降3.17%的罕见现象。

  结合今年以来市场的整体表现、车企未来3-5年的产能规划,以及业内顶级专家的意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判断,我国汽车行业开始面临“产能预警”的严峻形势,即存在阶段性产能结构过剩的危险。为此,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根据调查和统计结果,以在国内市场领先的企业为案例,推出《中经车说:产能预警将至 汽车产业风光难再?》大型系列分析报道,希望及时提醒行业和企业,为整个产业及市场的良性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历经20多年的“鞭敲金蹬响,高奏凯歌还”,中国汽车市场习惯了“号角吹”、“战鼓擂”,对持续不断的高速增长视为理所应当,甚至在几年前,当年均增速从两位数下滑到个位数时,就惊呼“市场寒冬来了”。对比欧美等成熟市场,“微增长”或者负增长,已是常态化,由此带来的产能调配、工厂关停、企业变卖、品牌易主、人员安置……也在情理之中。市场的充分竞争,督促行业洗牌、产品优化,直至优胜劣汰。

  进入21世纪,我国迎来了“轿车进入家庭”的时代,消费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跨国汽车巨头纷至沓来,以合资合作等形式,加入掘金者的行列,与国内企业一道收获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期:2016年,我国车市产销量双双突破2800万辆,这是继2009年以来,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八年蝉联全球第一。

  但正所谓“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中国汽车市场是否会迎来周期性调整;是否会长期维持低速增长、甚至遭遇负增长;是否会遭遇经济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否会直接影响企业运营、工厂生产,甚至工人就业等。在行业内,不断有声音叫嚷“4000万辆年度峰值”的同时,是否更应该冷静下来,了解现状、有的放矢。

  上半年的市场表现,已经为中国汽车产业敲响警钟。据中汽协数据,1-6月,乘用车市场共销售1125.3万辆,同比增长1.61%,增速比上年同期减缓7.62个百分点。其中,轿车的销量甚至出现同比下降3.17%的罕见现象。

  与车市遇冷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多数车企依然信心满满地按照多年前的规划推进新项目、新工厂、新产品的“落地”。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经过调查、统计发现:包括大众、通用、福特、现代等合资企业,未来3-5年的产能规划和工厂建设,仍将是“大跃进式”的,部分企业的产能增量,甚至达到50%,以年均复合增长计算,未来3-5年的市场增量,必须达到13%以上,才有希望消化产能。但是,以目前的市场预期,这恐怕很难实现。

  为此,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专门采访了多位行业顶级专家,包括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松泉、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英、对行业有30多年研究经验的资深专家赵岩和汽车行业原政府官员、法律法规专家杜芳慈等。所得到的共识是:总体来看,对于“中国汽车产能是否过剩”,“应该站在社会角度去观察,汽车行业不应盲目地扩产,应根据国家宏观政策的要求,在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资源、能源及环保状况的前提下,进行总量控制,保持合理的生产规模”。

  此外,对于“一般性产能过剩”和“结构性产能过剩”要有所区分,前者是市场经济的常态。通过市场机制发生作用,优胜劣汰;后者可能会造成行业危机,企业亏损大幅增加,包括员工失业,税收减少,影响经济增长,甚至社会稳定。

  结合今年以来市场的整体表现、车企未来3-5年的产能规划,以及业内顶级专家的意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判断,我国汽车行业开始面临“产能预警”的严峻形势,即存在阶段性产能结构过剩的危险。为此,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根据调查和统计结果,以在国内市场领先的企业为案例,推出《中经车说:产能预警将至 汽车产业风光难再?》大型系列分析报道,希望及时提醒行业和企业,为整个产业及市场的良性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黄春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