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法制

贵州剑河:深度贫困村的“蜕变”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7-1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4)

李健 李秋燕 杨通敏

贵州黔东南州剑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和贵州省深度贫困县之一。今年3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公告,同意剑河退出贫困序列。曾经的深度贫困县有何变化?7月6日-7日,在剑河感受到那里的人们正在全面小康的道路上奋力奔跑。

深度贫困村蝶变成美丽乡村

从剑河县城出发,汽车在蜿蜒的公路上行驶,一个多小时后,突然进入一个树木茂密的村庄。这里高山环抱,原始森林把村子裹得很严实,若不是熟人带路,很难发现这个“世外桃源”。7月6日,记者来到剑河县久仰镇久丢村采访,映入眼帘的是村里硬化道路绵延不绝,不仅有串户路,还有通向田间地头的机耕道。一盏盏路灯伫立在道路两旁,树林深处食用菌产业连成一片,村里还有卫生室、幼儿园、文化活动室等。难以想象几年前久丢村的景象——村里交通不便,串户路凹凸不平,人居环境差,晚上出门一片漆黑,更没有像样的产业。谈及久丢村前后变化,驻村第一书记杨光红如数家珍。杨光红是剑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剑河农商银行)的员工,2018年3月被贵州省国资委抽调到久丢村挂职任第一书记。

久丢村平均海拔980米,最大的资源就是山林。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村里以“党建+合作社+产业+能人”的模式,发展了80亩林下食用菌和朝天椒。除此之外,还发动村民养殖小香鸡和黑毛猪。“村里产业丰富了,需要很多劳力,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少,村里干活一天能挣100多元,一个月下来也有4000多元。”村民杨正才,年前举家到广东从事建筑搬运工作,在一次搬运中出现事故患上病,从此不能做体力活,回到家乡恰逢村里搞林下种菌,每天要招人浇水管理和摘菌,夫妻俩决定到菌场工作。现在他们夫妻俩每天只要采集到100公斤,家庭日收入就达180多元,月收入近4500元。“久丢村是国家级一类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38.22%,人均年收入只有2300元。”村长杨昌明告诉记者,去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9280元,村里95户贫困户363人全部脱贫清零。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思想素质也在改变,以前村里70%的人是文盲,如今村里有12个大学生、8个高中生、170多个初中生。

杨寿昌是剑河农商银行风险总监,他和杨光红一样2018年3月被派到久丢村驻村帮扶。他说,久丢村是单位定点帮扶村,近年来向该村发放贷款764.66万元,捐助了70多万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帮助村民发展。在剑河农商银行的帮扶下,许多村民跳出小农业走向大农业,富起来的村民购买了小车,有的还进城买了商品房。记者发现,如今的久丢村,家家户户盖了新房,村民家里装修和城里居民相比并无太多差异,村容村貌在久仰镇名列前茅,无一不在体现奔小康的生活。

贫困村办农家乐奋力奔小康

川洞村离剑河县城很近,从县城出发20分钟车程就到了。7月7日,记者到川洞村采访,一下车还以为到了景区。这里属于典型的高坡山村,森林覆盖广,放眼望去满眼绿

色,站在村口可将剑河县城尽收眼底,有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往村子里走去,道路两边民房漂亮整洁,马路宽阔干净,洁白的公厕可照出人影。田间地头有不少大棚,经打听原来是村里种植的草莓,采摘完毕后,村民正在补种其他农作物。“尽管川洞村离县城近,但也是一个贫困村。以前村里道路不通,房屋破旧,到处污水横流,垃圾横飞,脏乱差严重。通过治理整顿,去年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的荣誉称号。”从农业农村部派来川洞村挂职任第一书记的潘昊说,川洞村有村民291户1208人,贫困户131户567人,现在还有10户26人没脱贫,预计9月底全村脱贫清零。2017年川洞村人均年收入6000元-7000元,去年人均年收入达到1万元。

据了解,川洞村以前发展过辣椒产业,因管理不善,中途夭折。为选择合适的产业,村支两委带着村民代表,到三穗、麻江、凯里等周边地区去调研,考察回来后决定搞生态种植养殖业,让农文旅相结合,把川洞村打造成剑河县休闲采摘的度假之地。“为防止产能过剩,种植先示范后带动,不搞大规模种植。村里最先尝试种植了5亩地草莓,结果草莓成熟时,要预约才能摘到,市场效果很不错,5亩地草莓卖了10多万元,下一步将扩大草莓种植规模。”潘昊说,川洞村除草莓外,还有杨梅、李子、林下养鸡等产业。“采摘引来游客,把游客留住就得发展农家乐,眼下最大的瓶颈是县城到村里的道路还有几公里没硬化,不过这个问题很快就会解决,川洞村发展农家乐大有前景,小康之路不会遥远。”潘昊信心满满。

让知识青年返乡政策是关键

记者采访发现,尽管政策规定脱贫摘帽后“四不摘”(即: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然而在杨光红看来,现在农村人才匮乏,一旦驻村干部撤离,扶贫产业能否延续?对此,潘昊认为,担忧不无道理,这背后隐藏的其实是农村人才问题,如何让知识青年返乡,国家应出台相应政策。

“让大学生返乡,首先要有好的居住条件,比如,房屋、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医疗条件等。其次就是待遇问题,待遇好才能留住人才。再次就是要有优惠政策,比如,银行贷款政策、国家项目资金扶持政策等,都要对他们倾斜才行。最后就是个人保障问题。现在大学生削尖脑袋都想考公务员,因为公务员有保障,如果返乡创业也有保障,相信他们愿意返乡。”潘昊说,日本有个农村青年培养计划,大学毕业可申请成职业农民,政府会拿出一笔资金,给他们发工资并缴纳“五险一金”,让他们扎根农村安心工作,效果非常好。

“驻村干部搭建产业时也要扮演好角色,让村民成为主体。”潘昊说,川洞村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村民遇到困难他会立即解决,并教他们下一步怎么办,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还认为,利益分配也很关键。“以前川洞村辣椒产业没人管,主要是利益分配不均。”后来潘昊提出了“2233”利益分配机制:首先拿出20%的利益给技术公司,另外20%给贫困户,带动贫困群众发展;30%拿给管理者,以前大家股份一样吃大锅饭,干劲不足,另外30%分给村集体。这样把村集体、管理人员、群众、技术公司等形成利益链接,大家干劲足,老百姓才会看到希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