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富:稳增长需要宏观政策主动作为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道富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央行上缴利润属国际惯例。在2022年财政预算中,央行上缴财政结存利润超过1万亿元,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支持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央行上缴结存利润是组合政策。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复杂严峻,实效是根本要求,宏观调控政策须注重结构性、提前发力和迭代互动。
利润上缴增加可用财力
中国经济时报:央行上缴结存利润是组合政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陈道富:央行上缴结存利润属于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的一部分。对于财政而言,央行上缴利润和央企上缴利润类似,属于非税财政收入,意在通过公共预算稳就业保民生。
央行结存利润上缴财政是预留的政策工具,体现了宏观政策的跨周期调节。为稳增长,2022年实质性宽松财政采取了诸多挖掘潜力的做法,比如跨年财政资金腾挪、金融机构利润上缴、中央财政调转等。2022年央行上缴结存利润规模较大,是因为该结存利润包含往年的利润。央行在疫后暂停了利润上缴,而将之用于亟须稳经济的2022年,体现了跨周期的宏观调控。
央行上缴利润不同于降准。央行上缴利润不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而不会改变商业银行信贷创造能力,在转移到财政部存款的时候并不增加市场上可用基础货币。
财政货币政策更主动作为
中国经济时报:2022年经济增长受多重因素影响,稳增长还需要哪些政策共同发力?
陈道富:央行上缴利润不是新增的宏观政策,是既有政策篮子的组成部分。这意味着央行上缴留存利润的多重政策效果已被充分评估并与现有的财政、货币政策统筹,因而不会挤出和替代现已安排的宽松财政、货币政策操作。
为了实现5.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达到“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财政和货币政策还需要更主动作为,靠前、充分、精准和有效。因为央行上缴利润的政策效果存有时滞,还需要靠前、充分发力的其他宏观需求政策。央行“按月均衡上缴”,预计将持续较长时间,财政投放要基于项目预算等程序,也会有一定时间期限。
央行上缴结存利润可与其他政策形成较好的互补。通过财政投放直达实体经济,能直接改善居民和企业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带来广义货币投放,与宽松货币政策能形成互补。央行结存利润与1.5万亿元留抵退税及地方转移支付配合使用纳入直达机制管理,可以促进财政资金快速精准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顺畅了国民经济循环,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财政资金首先要投放到企业等实体经济中,实体企业继而将其存放到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存到央行,进而产生高能货币效果。这种政策组合疏导了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能缓解企业资金压力,降低融资成本,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信贷塌方”和“流动性陷阱”给货币政策带来的困境,能将宽货币和宽信用结合起来共同发力。
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复杂严峻,实效是根本要求。复杂环境,特别是面临多重相互制约因素的环境时,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不在于具体的名称和工具,而在于把握好政策的“时度效”以达到最终的实效。这意味着宏观调控政策需注重结构性、提前发力、迭代互动。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也持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微观主体市场环境和激励约束机制发生变化,行为模式也深刻改变。这些都影响了政策的传导机制,改变宏观模型的参数,使得调控效果具有不确定性。为此,有必要高度重视市场状况,真实的政策选择是在互动和迭代中演进,最后达到结构性偏宽松状态。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专访丨李燕:百年大变局下加快提升我国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
热点丨如何缓解新能源汽车 “一车难求”
市说新语丨新能源车涨价并非应对供应链压力良策
疫情频发 物流业与电商迎来大考
“保供 稳价 惠民”系列报道⑤丨吉林:抗疫保供稳价 兜牢民生底线
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张丽敏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穿书后我又穿回来了,广州统计信息网,穿越火线借号, http://www.xinzhiliao.com/zx/jianshen/42482.html- 标签:xl上司带翻译中文,洗浴软件,陈建斌资料,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
-
陈道富:稳增长需要宏观政策主动作为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道富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
-
国研视点丨钟震:央行向财政部上缴结存利润符合国际惯例 有助于稳增长纾企困保民生
图片来源:新华社 钟震 此次中国人民银行上缴结存利润是符合国际惯例和我国法规的一次…
- 毕业季如何稳就业①丨多措并举稳住就业的“金三银四”
- 速览丨今日《中国经济时报》【2022年03月30日】
- 时报时评丨让猪周期的价格波动更平缓一些
- 专访丨侯永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卓越实践
- 速览丨今日《中国经济时报》【2022年0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