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堂在线」今日话题:少儿编程助力孩子信息素养的养成
。教育部在《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中指出:探索跨学科学习模式应用,启动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可以看到,信息素养成为一种适应信息社会所必备的能力。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他认为信息素养主要包含文化素养、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三个方面。
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方面,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简单来说就是: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看一个人有没有信息素养、有多高的信息素养,首先要看他有没有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有多强。也就是说,碰到一个实际问题,他能不能想到用信息技术去解决。信息意识是指对信息、信息问题的敏感程度,是对信息的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的自觉程度。
如果孩子从小接受编程教育,对科技信息手段不陌生、不抵触,那么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就会有获取新信息的意愿,能够主动地从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查找、探究新信息。一旦面对难题,孩子首先就会想到能不能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去解决,会主动去收集信息、判断哪些信息对自己有用并利用这些信息去高效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就是信息意识的体现。
发现信息、捕获信息,想到用信息技术去解决问题,是信息意识的表现。但能不能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选择适合的信息技术及工具,通过恰当的途径去解决问题,则要看有没有信息能力了。
信息能力是指运用信息知识、技术和工具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它包括信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信息资源的收集与整理、信息技术及工具的选择和使用、信息处理过程的设计等能力。
孩子在学习少儿编程的过程中,会随着年龄与能力的增长、循序渐进掌握不同的编程语言,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提升独立价值判断的能力,对信息的理解也会随之更加深入,由于具备了基本的科学和文化常识,孩子能够较为自如地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辨别和分析,正确地加以评估。和没有接受编程教育的孩子相比,对信息技能的敏感度更强、接受度更高,信息的运用能力也会更好。
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带来了根本性变革,同时也引出许多新问题。如个人信息隐私权、软件知识产权、网络信息传播、网络黑客等。针对这些信息问题,出现了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信息关系的行为规范,这就形成了信息伦理。能不能在利用信息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遵守信息伦理,体现了一个人信息道德水平的高低。
而孩子在少儿编程课中,更容易接触到信息技术中面临的这些信息问题,也会更容易理解为什么要对信息行为进行规范。此外,孩子常常会与团队协作完成任务,在与同伴进行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还会提升孩子的交际能力、责任心和理解力。
公民的信息素养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助力,在国家的提倡之下,让孩子接受编程教育,提升信息素养,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科技信息思维,以增强自身在未来社会的竞争力。
- 标签:本站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
-
「好课堂在线」今日话题:少儿编程助力孩子信息素养的养成
-
2022移动互联网蓝皮书:生物信息收集使用的合理边界亟须廓清
人民网北京6月30日电 (记者李栋)29日,人民网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在数字经济时代,…
- 超意识能量磁场信息是人类未来的灵性世界
- 从城市进化的大历史观看上海新一轮改革发展
- 青年反诈课堂丨短信链接陷阱多客服电话勿轻信
- 让领导干部工作信息透明化
- 宝安区妇联举办妇联党政信息培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