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法制

关于当代媒体发展的十三个解释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1-3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理解当代世界媒体,从媒体生态学的角度看,关键是看媒介的生态位。传统媒体中报刊是空间生态,广电是时间生态,而网络媒体是时空的生态,出现了不同生态位的重叠。

  信息是一切事务的状态和特征的反映,几乎无处不在。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认为,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信息就是信息”。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也认为,信息是有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种东西,是对事物运动状态或存在方式不确定性的描述。但在信息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信息可以推导出知识和数据,可以用来消除不确定性。信息成了“被反映的物质属性”。用维纳的说法,“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互相交换的内容的名称”。信息本身无主观性,而选择解读信息才有意义。

  信息具有共享性、可塑性、寄载性。共享就需要通信。可塑是指信息可以被压缩、转换、加工、处理。寄载就需要媒介,比如需要文字、图像、声音等符号载体,也需要如纸张、胶片、磁带、内存卡等物质载体。媒介是信息的载体介质,媒体则是拥有媒介、拥有传播平台和渠道、进行信息选择和传递的具有特殊功能的专业社会机构。在媒体平台上选择和加工信息的个人媒体,则可以称为自媒体。

  也许可以打一个比方,通信是基础设施,1G到5G,就像从泥土路到国道再到高等级的高速公路,媒介就是路上跑的各种车,从牛车到拖拉机再到大货车,信息就是车上所载的各种货物,而媒体则是拥有货车的车主或司机,形成了川流不息的信息流和社会神经系统。

  英尼斯认为,不同时期的任何文明都有其偏向性的媒介。当代集中化的媒体,被分散化的媒介形式抵消,但在多样性中也呈现出统一性。其主要表现是作为专业社会组织的媒体,被平台上的个人化社交媒体所冲击和取代。社交媒体是指一系列在线的、开放的、可参与可互动的、社区化的媒体。2007年,社交媒体的概念被提出。其主要特点是偏向“在场”(即直接呈现在面前的事物,面向事物本身的绝对体验)的概念,或者说是“虚拟在场”。与传统媒体不同,社交媒体的关键要素是时时处处“在场”和解构性传播,在多重选择中自我赋权。如果说“离场”是通过技术手段与媒介造成的时间与地点的分离,不是原现象,更多的是理念世界的现象,“在场”就是空间时间合一的直接体验。由于“参与”是人的愿望,所以可以说,当前“社交媒体”几乎成了英尼斯所说具有“偏向性”的媒体。

  第一次信息始于以原始壁画为主的图形传播和声光及其他符号的使用;第二次是语言信息分享,信息有了精确的载体和传播工具;第三次是文字信息纪录,可以保存信息并超越时空的限制;第四次是印刷技术的扩散,可以大规模复制、远距离传递信息,实现了信息的社会化传播,报刊书籍作为载体、作为专业社会组织的近代报刊随后出现;第五次是无线电技术,可以远距离实时传递信息,新闻信息成了正在发生的事情,初步形成了传递的“在场”空间,带来了广播媒介和电台媒体;第六次是电视技术,实现了信息的可视化传播,远距离实时多媒体传播,进一步实现了“在场”,带来了电视媒介;第七次是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远距离实时多媒体互动,不仅“在场”,而且可“参与”,作为媒体的网站出现了;第八次是移动互联宽带技术,智能化、大数据、云服务,给社会提供了新的信息传播能力,具有效率高、成本低、运行快的特点,发展融合性媒体又成为各类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目标。前三次是信息载体的,中间三次是传输技术催生了传统媒体,而后两次形成了新媒体及多媒体,而且信息通道越来越通畅,5G甚至变成了万物互联的隐形高速路——“没有围墙的后花园”。

  从媒体发展的角度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0是传统的媒体,包括报刊、广播、电视;2.0为跨媒体,从传统媒体转向互联网,但还维持着中心媒介向受众的单向传播;3.0是自媒体或者说社交媒体,是点对点的可逆传受,分享和链接成为关键。就移动通信技术而言,从1G到5G,几乎每次的迭代都带来了媒介的变革。上世纪80年开始移动通讯研究,1990年前后1G用模拟电信号推出,只能进行语音传输,对传统媒体影响不大;90年始研究的2G在新世纪以后开始商用,模拟信号改成了数字信号,数据传输速率达到了32kbps(32千比特每秒),可以上网看文字、传播图片,标志着“自媒体”时代到来;2009年前后,3G开始推向社会,信息传输从窄带转为宽带移动,数据传输速率达到了2mbps(2兆比特每秒),是2G的66倍,网速快了20多倍。3G标志着移动时代的真正到来,可以在手机上看电影,进入了微信时代;2014年前后,4G开始商用,数据传输速率可达100mbps(100兆比特每秒),是3G的50倍,移动通信进入了初级智能时代,又可称之为“短视频时代”;2019年5G投入使用。5G的明显特点是:高速度,理论数据传输速率最高到10Gbps(10千兆比特每秒),比4G快100倍;泛在网,包括广泛覆盖和纵深覆盖的连接;低时延,信息之间的延迟达到了毫秒级,比声音的速度还快40倍;低功耗,待机时间大大延长;万物智联和重塑安全体系,5G将有更多的连接和智能处理。我们不知道将出现什么样具有偏向性的新媒介形式,但可以预见,5G将更多、更深刻地改变社会传播的形态。

  所谓“人工智能”可以拆字理解。“人”是人的需要,“工”是什么样的工具,“智”是提升工具水平,“能”是最终提升人的能力。但关键在于人的“智”和工具的“智”是否有区别?

  微信之父张小龙,坚持微信不能导入QQ好友,不能弹广告。媒体评论称,这不是“笨”,这是不用智力的决策,“笨”是一种人品。互联网时代,出现了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二律背反,不过互联网就是人的原子化吗?其实相反,我们看到了朋友圈中的集体化。互联网使人更自由吗?但要重新定义自由,8小时不自由的工人有很好的收入,可以自由旅行,而24小时自由的农民就不行,被网络陷住的人很难说是否自由。人和机器的关系也是如此,没有绝对的答案,具体问题与抽象问题的答案不同,还要注意技术逻辑与社会逻辑的统一。在人工智能的时代,人应该在机器面前感到羞愧吗?其实不用,相反,我们还要重新确定“机器人的法则”。

  过去的媒体研究多是技术上的,最多是社会学的,但需要到达哲学层面,需要从牛顿的经典力学上升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层面。是在三维基础上,因时空转换而形成的。由于时间单位可变、时间可逆,空间可以扭曲,在此状态下可以形成三维以上的空间。就传播而言,主要还是表现在由不同的时间、空间和意义构成的“场景”中。其中的关键就在动力构成后形成的非客观化和非标准化,人的主观性更多地参与其中了。就媒介形式而言,在技术进步、社会裂变和个体意识增强的前提下,在空间的扭曲和时间的逆转、交汇点增加的背景下,形成了反映多重维度社会现实的新兴媒体形态。媒体既是社会时空的反映,也是社会时空的创造者和承载者。或者说,媒体是指在媒体个体化、情感化和不断赋能的功能增加的表现中,在承载信息、交换信息,发挥社会神经系统作用的同时,更多地体现出意识和主观性作用的媒体形态。媒体看起来是技术上的变异,但其实质在主观意识方面,或者说是表达主体意识多元发展的技术体现。智能媒体是网络媒体从平台化、移动化到智能化发展的必然,过去对智能媒体的研究,也主要体现在技术的现实呈现方面,缺少媒体的社会化研究。表面上,智能媒体的体现是机器写稿、算法推送、人机互动、虚拟/增强现实、大数据等,但从根本上说,还在社会表现和功能方面。智能媒体一方面是媒体个体化和智能化的内在发展,另一方面是社会时空多元裂变、信息爆炸的整合器和黏合剂作用的外在发展,要求提高媒体能力。

  在当前传播条件下,大概可以说,传统传播学的5W的线性解释模式已经过时。这些传统理论可以解释互联网之前的传统三维媒体。而时间空间可变,更注重“场景”的媒体,需要新的解释。目前有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解释。例如赋权理论对微博的解释,自组织理论对微信的解释,场景理论对短视频的解释,等等。目前学界使用最多、最接近传播现状、也最有力的解释是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布尔迪厄通过场域(社会场)、区隔(阶层划分)、惯习(系统化的结构和规则下的行动)、资本(行动者在社会活动中的有效资源,包括经验、社会、文化和符号资本)等概念,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些也可以解释新的传播现象,给予新传播以社会学的视角。但总体而言,这些解释还是零散的、不系统的、不深入的,还需要整体性和更有解释力的概念,所以需要引进科学哲学,给予新传播现象以更深入的整体性解释。

  传播形态和内容的情绪化、开放互动和“在场”的社会化媒体,构成了解构式多线传播,背后体现了互联网社会的个体原子化。但人是社会动物,当代更依赖社会,在出现了个体主义与社会化的二律背反的时候,需要社会的理论整合。这里我们可以引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概念。就相对论而言,长宽高三维加上时空可变,构成,相对论就是时空可变、主客观可换的研究。就量子力学而言,在传播中有三个要素:事件、媒体和受众,再加上时空环境可变,就构成了新媒体和新传播,也需要量子力学的解释。比如量子力学的概念,量子是最小的能量单位,具有波粒二象性(就社交媒体而言,可以解释为是否受到关注,主体客体是转化的,又在又不在),量子纠缠(指一个量子引发另外一个量子的能量和状态的同时改变,表明主客体同一,就新传播而言,可以解释网络媒体中个人“在场”时的事实与情绪不分)、量子干扰(指能量的影响,比如可以解释新传播中他人影响和独立判断的关系)、量子叠加(指能量的互相渗透,比如新传播中情绪的相互影响和传播裂变)、量子吸引(指万有引力在量子领域的应用,比如可以解释“粉丝”现象)等,都可以解释新媒体和新传播。量子力学是高速运动和微观世界的力学,也可以用来说明新媒体的特点与作用。网络表达在内容上出现了情(情绪)、理(逻辑)、法(道德)的程度顺序变化,在形式上出现了偏向时间的文字与偏向空间的口语互联表达的结合(流行语的运用),形成了主客体的随时互换,使量子力学可以作为传播中的微观力学、作为解释传播的基础。

  当代社交媒体新闻可称之为“新形态新闻”或“新传播”,特点是体量巨大、无所不包和瞬息万变。对此还有很多称谓,如“云新闻”“流量新闻”“网红新闻”“汇聚式新闻”等。其表现是传播渠道多、主体多、话题多且易变、传播边界模糊、传播汇聚、整体占用社会时间长等。就具体新闻要素而言,我们发现在传统的事实、渠道、受众三要素之外,“新形态新闻”又加上了场景、情感、关系三个要素,形成了传播的六要素。而且,这六要素的特点也都在变化。比如,内容要素中包括多元中的深度、广度、流行话语的运用;渠道要素包括可互动、多元中的融合渗透与平台化;受众成了传受互换互动的积极受众;在关系要素中,指的是指从弱关系到强关系,或强关系到弱关系的转化;情感要素是指情绪、价值、理念、关心角度的趋同或相同以及不断变化;场景要素则是入场、在场和离场,指的是此时此刻和此情此景。上述六要素的基础是建立在所谓的社交(互动交流与社会关系)媒体之上的。互联网哲学就是解构,总体是开放自由而无法总结,但是分化也要整合。分化就是多元媒介形式的分化,例如从短信到短视频,整合就是媒介融合,产生所谓的新传播。世界是平的(无垄断)、通的(即时链接)、即插即用、即用即走的。而“新传播”的关键就是内容、渠道、环境、关系和情感与传受者的高度匹配,形成最大的公约园。

  《引爆流行》的作者格拉德威尔说,引爆流行有三个要素:一是附着力法则,即事件本身的影响力;二是关键人物法则,即关键人物的信息中介和意见领袖作用;三是环境威力法则,即酝酿流行风潮的社会氛围,这些也是传统媒体很难随风起舞而做到的。

  引爆流行最终导致“后”概念的出现。“后”包括三种情况:假消息、情绪化新闻和过多的碎片化信息导致寻找的困难。其中的情绪化表达是关键,或者说连接所有人的情绪,就是“后”。在“后”时代,对于受众来说,不重要,关键在于什么信息看上去像真的,什么信息符合自己的期待和想象,加之大数据、算法推送、视频传播等技术手段,形成了排除社会价值、新闻专业性而强调爆款、网红、流量的“新”新闻标准,推动了“后”的出现。其实“后”不是没有,只是少数人控制,形成了不利于传播的环境,最终形成社会操控和迷失。情感是价值观的体现,价值观是行为背后的驱动力和规则。罗素认为,所有人的行为都来自驱动,就是价值观。但价值观有善恶之分,需要引导;尽管难寻,社会也还是需要,要形成新的传播规范,防治“后”的弊端。

  理解当代世界媒体,从媒体生态学的角度看,关键是看媒介的生态位。我们可以说,传统媒体中报刊是空间生态(忽略时间的空间传播),广电是时间生态(强调共时性),而网络媒体就是时空的生态位,出现了不同生态位的重叠。而且,在营养生态位上,网络媒体占据全部基础生态要素,不仅有宽度,而且有厚度,受众广泛,可以实现二次、多次销售,长尾理论盛行,从电商到社群经济,资源丰富但竞争激烈。从生态位宽度,即生物体在其环境中现有资源谱上利用资源的能力看,网络媒体也占有优势,其多样化程度和竞争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而且我们看到,媒体系统生态与社会的其他生态系统互为依存的程度,也在提高。从媒介生态学的概念延伸,我们还可以提出“媒介人学”的概念。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人的延伸”,其实从根本上讲:人即媒体,人就是媒体的终端,人本身就是信息的特殊载体,是“活载体”。人和媒体不是二元结构,媒体不是人的外在物,不是结构的二元论。结构的二重性并非是彼此分开决然对立的,其实人的主观性就镶嵌在社会媒体中。人本身决定着主观和客观的认定,在内与在外的认定,人与媒体的认定。

  媒介融合,就是媒体主导的媒介内容与形式在新的形势下完成的新统一,是开始于媒介形式变革、内容与作用变革,结束于内容与形式变革结合的正反合过程。现在的区别不是新、旧媒体区分,而是形成内容原创、内容聚合、智能分发的新和谐系统。媒介融合的路径有相同也有不同,关键是是否找到了规律、适应规律。成功的企业没有一样的,媒介融合的路径也一样。腾讯、阿里成功,MySpace、雅虎失败,规律有,但并不适用所有企业。不过,内容为王不能改变,谁能从帽子里抓出兔子?只有大量的二手信息,没有人去现场,不是媒介融合。如果大家都不种粮食、找事实,都去炒菜而不种菜,只喊口号出观点,不做实际调查,只是新闻的搬运工,新闻就变味了。

  从短期看,互联网媒介形式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严重,从长期看,人类的发展生生不息,只有功能变换,没有颠覆这回事儿。全球传播2.0的标准就是网民过半、移动优先、视频传播,形成时时、处处、人人、点对点的网状开放体系,形成了的传播空间。这对全球发展影响巨大,具体有三个层面:一是对民众个人,在自我赋权中参与全球体系;二是对国家、社会治理提出了新要求;三是对人类社会整体,在国际关系中出现了需要解决的新领域,全球治理也包括全球信息治理。

  首先,在算法推送中也存在伦理问题。有人说“负面情绪+成瘾性=公司收割”。例如,有一亿多用户的“抖音”在印度被禁,其主要原因就是导致青少年成瘾,所以需要政府管控;其次,信息时代,人们必须学会独立思考、理性思考、相信事实,但事实难觅,也让人不舒服,而心灵鸡汤好找又舒服,因此事实和理性往往被淹没,也需要政府的引导、积极发声;最后,社交媒体时代也是不断自我赋权的时代,但所赋权力不是特权,权力变现也不是变为私利,最终权力将归于良善、归于民众向往的社会,而这也需要政府监督,也是政府的责任和治理的目标。不过,管控是观念体系、法制、行政、经济、社会多重渠道的改进过程,其目的也是保证传播正能量时留下一定的弹性、张力和容量,使得公众也能成为社会活力、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自我实现的一部分。这也需要政府提高管理水平,最终目的是不断增强社会弹性、扩大社会信息容量,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