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法制

信息形式主义的四种典型表现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5-0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日新月异的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党务政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为基层减负、利民便民提供了新的科技手段。与此同时,形式主义这一顽瘴痼疾也披上了信息化的新型隐形外衣。治理信息形式主义,需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深化执纪问责制度,健全科学的考核体系;推进靶向治理举措,确保良好的执行效果,从而推动党员干部进一步提升工作实效,更好为人民服务。

  网上填表、微信群通知、手机拍照打卡随着信息技术在党务政务中的广泛应用,信息形式主义作风也逐渐出现并不断蔓延。只有充分认识形式主义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坚持从讲的高度力戒形式主义作风,才能让信息技术手段正确发挥出科技减负、数据赋能的作用,达到持续为基层减负,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的目的。

  近年来,由于各级持续加大推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整治力度,使得困扰基层多年的“文山会海”少了许多,服务群众的举措多了一些。然而各类视频会议、微信群通知却悄然增多。视频会议原本因为其简洁、便利、高效而备受推崇,却在形式主义的加持下悄然无息成为了“文山会海”输出的便捷通道。此外,多媒体的使用技术日趋完善,使用频率逐渐提高,但是很多单位和部门为了追求所谓展示效果,吸引眼球,热衷于制作宣传海报和视频,重形式轻内容,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工作负担。

  网络化办公是大势所趋,微信成为重要的工作软件,上传下达即时完成。然而工作群增多成了每个基层干部的苦恼,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暗自滋生。有的领导干部只顾拉群建组,原本的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变成了“以微信落实工作”;有的干部只顾跟风回复收到,却连文件内容都没有仔细查看;大量的微信工作群令人眼花缭乱,模糊了工作与生活的界限;甚至在官僚主义作风影响下,一些单位的微信工作群变成了“夸夸群”“红包群”“加班秀场群”“溜须拍马群”,甚至朋友圈也要强制转发相关工作内容并及时点赞等。这些换汤不换药的形式主义作风披上了信息化的外衣,成为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严重挤压时间、耗费精力,非但没有提高党员干部的工作效率,反而使得原本先进的办公工具成为了异化人的绳索。

  近年来自媒体盛行,各级单位创设微信公众号,便于各类通知发文、宣传通报,方便广大群众及时了解方针政策,也利于政府宣传工作的开展。公众号的内容讲求图文结合,因此拍照成了每次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使得原本适当的拍照发文沦为“注重拍照”的形式主义新变种。除此之外,为了应对上级单位检查,专门带多件衣服前往指定位置拍照、准备多条横幅或者会标进行拍照、甚至用电脑技术伪造领导视察的“拍照留痕”;通宵达旦、弄虚作假地完善系统资料、系统台账的“造假留痕”;各种工作检查截图实时上传微信工作群的“检查留痕”,都在以形式主义应付形式主义,原本的大数据留档存储却滋生了处处留痕、事事留痕、过度留痕,导致“痕迹主义”泛滥,形式主义之风大肆盛行。

  为了加强学习,各类线上线下主题教育活动、手机学习客户端等纷纷涌现。自学习强国客户端上线以来,以其权威性、多方位、便携化的优势迅速成为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加强理论学习的“加油站”。然而,部分党员干部对于学习强国的学习却是应付了事、只求刷分,为了确保完成学习任务,甚至出现他人代看视频、快速刷分攻略等形式主义典型表现,背离了理论学习初衷。部分同志存在“打卡”心理,在理论学习时“只让身到,不求心到”,只过耳朵不过脑。

  “互联网+政务”无疑是便民服务的新型服务手段,政策查询、社情沟通、网上事务办理,力争让群众最多只跑一次。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大量“僵尸网站”“僵尸客户端”等,这些前期通过大量人力、财力设计的网站和客户端,花费不菲却徒有空架,出现“门难找”“脸不见”“话不说”“事不成”等新情况。披着“信息化”外衣,但内里仍旧长着形式主义的骨骼,相较于传统形式主义更具有隐蔽性、变异性,更应当加强警惕,持续改进。

  一是割裂政府与人民的血肉联系,破坏政府公信力。在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畅通,信息获取更加便捷,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强烈,因此政府的一言一行更加受到人们关注,呈现出一种透明化的隐形监督的特点,稍有不慎便会引发舆情危机。信息形式主义作为形式主义的新变种,究其本质还是脱离实践、脱离群众,不做事、做虚事。这些作风在群众面前暴露无疑,引起人民群众的反感,加之新闻“放大镜”、新闻失真等现象出现,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信任和形象。

  二是影响党的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严重危害党内生态。信息形式主义蒙上信息技术的面纱,换汤不换药,由线下形式主义转至线上形式主义,严重影响党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一对连体婴,信息形式主义出现的同时,也迅速滋生了以电子技术为本而非以民为本的电子官僚主义。数字化政府建设是我国政府治理的重大创新表现,有利于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然而电子官僚主义和信息形式主义的交互出现,使原本尚未解决的问题更是“网上加难”,人们只能“望网兴叹”。一味的将中央决策虚化、形式化、官僚化,只会助长行事作风的“推拖绕、等靠要”,执行效果大打折扣,同时易诱发破窗效应,引得众人纷纷仿效,相互推诿、流于形式,助长歪风邪气,诱发理想信念缺失的“软骨病”,严重影响党内营造风清气正的生态环境。

  三是增加基层干部的工作负担,耗费人力物力精力,容易造成优秀人才流失。基层形式主义由来已久,各类数据的反复填报、各级各类检查、资料台账的整理等等,使得基层干部往往超负荷运转。而信息形式主义更加让基层干部疲于应对、因不堪重负而渐生退意。“手机不离手、打卡不能停、消息不间断”成了众多基层干部的常态,各类形式化的微信群通知、微信公众号宣传、学习软件签到等,将线上与线下无缝对接,将工作与生活深度,占用了基层干部大量时间和心力,效率低下且形式主义作风浓厚,长此以往造成身体疲惫、精神紧张,严重危害了基层干部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不少基层干部直言压力过大、畏难厌战,甚至主动请辞、不愿久留。这种信息化的指尖形式主义,不仅给基层干部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工作负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精力,造成优秀人才“出逃式”流失,也在无形中倒逼干部不得不采取形式主义的做法,助长“以形式主义应对形式主义”之风,无形中束缚了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严重影响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治理信息形式主义是一场硬仗。要从加强思想教育、制度建设、制度执行力建设等方面着手,重拳出击,加大信息形式主义的治理强度和力度。

  第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信息形式主义作为形式主义的新变种,其实质仍是形式主义旧习。对信息形式主义的治理,要重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自觉警惕防范各类形式主义的新发展、新变化,正确处理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实事求是;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懂弄通做实,增强自我党性修养,提高站位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觉悟,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念,“始终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贴近实际、扎根群众,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始终把为人民服务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以“绣花精神”深入一线,扑下身子深入群众,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切实做好关乎人民群众“冷暖”的每一件事情,为百姓做实事,为人民谋实利。

  第二,深化执纪问责制度,健全科学的考核体系。治理信息形式主义,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深化执纪问责制度机制,健全科学的考核体系,从源头把好关、从开篇立好意。完善执纪问责制度,要从对基层工作的实际考虑出发,既要解决共性问题,也要解决特殊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聚焦重点难点,建立健全科学化、人性化的考核体系,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灵活变通,进一步改进检查考核的方式方法,不拘泥于表面形式,营造尚简尚效的氛围;坚持问责与激励并行,加大对广大干部的正向激励力度,不断完善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部勇于担当,分层级做好压力传导,大力激发广大党员干部锐意进取、敢作为、敢担当的精气神,促使党务政务工作“自有源头活水来”。

  第三,推进靶向治理举措,确保良好的执行效果。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没有执行力的制度就像一只“没有牙齿的老虎”,没有任何的震慑力和作用。治理信息形式主义,必须通过有效的靶向治理举措,重拳出击、狠抓落实,确保良好的执行效果。坚持以上率下,层层引导,摒弃华而不实的工作汇报,警惕形式主义苗头,严格防止形式主义“灯下黑”;发挥“关键少数”的带头作用,抓典型、树典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斗争精神,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敢于自我“刮骨疗毒”,以实际行动力戒形式主义作风。针对当下严重的指尖形式主义,不断围绕“网络减负”灵活变通,精简各类微信工作群、公众号、学习软件等,不强制“晒照片”“发定位”,防止以形式主义做法解决形式主义问题,力求做到真减负、减真负,让技术工具正确发挥出提高效率、便民利群的作用,将广大党员干部从“手机奴”的牢笼中解放出来,从而将精力放在如何更好地为民服务、如何进一步提升工作实效等对社会治理效能有积极意义的思考上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作风保证和有力的人才支撑。

  【本文作者为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首席专家,苏州大学特聘教授;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李娜对本文亦有贡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