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民生

“中国火箭残骸威胁论”灰溜溜收场,专家点出关于火箭残骸的几个普遍事实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05-1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环球时报记者 郭媛丹 马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5月9日宣布,当天10时24分,长征五号B(简称长五B)遥二运载火箭末级残骸已再入大气层,“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该声明让西方媒体持续炒作近一周的“中国火箭残骸威胁论”灰溜溜地收场了。这场炒作中散布的那些谣言到底是怎么回事?《环球时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多名专家。

美欧为何预测长五B残骸落点

在长五B重返大气层之前,美军和欧盟等机构都已经提前展开监测并发布了落点预告。路透社称,美国太空司令部估计该火箭残骸重返大气层约在北京时间“9日10时11分的前后一小时”。欧盟空间监视与跟踪系统的预测是北京时间“10时32分前后139分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的火箭残骸再入预测时间为“10时12分前后15分钟”。显然,中国方面的预测最准。

空气动力学家、航天技术专家黄志澄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对火箭再入大气层的时间和落点进行估算,需要掌握航天器总体和测量控制、航天器轨道预测技术、再入大气层技术等。考虑到长五B火箭是中国发射的,中国掌握火箭的精确末级质量、几何尺寸以及发射入轨的精确参数,因此中国对于落点估算有着先天优势。

但美国军方及其他机构对长五B火箭残骸坠入大气层的时间和落点进行预测是否具有一定军事意义?黄志澄表示,“虽然这次火箭残骸不是真实的导弹,但相关机构对它的飞行轨迹和再入大气层性能参数的预测,也可作为对预测真实导弹弹头再入大气层的演习。这种针对飞行器再入大气层参数的预测,对以后精确反导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军事专家宋忠平也赞同“预测火箭残骸的时间和落点有一定军事意义”,对各国航天系统也是一种实战考验。不过宋忠平认为,“火箭残骸和飞行末段的弹道导弹弹头有所区别,这类导弹弹头具备一定的机动变轨能力和抗打击能力;而火箭残骸已失去控制能力,相当于一个高速坠入地球的人造天体。”

长五B火箭残骸“失控”了吗?

西方媒体此次重点炒作的话题之一就包括“失控的长五B火箭残骸在太空中翻滚”。但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火箭残骸失控”本身就是个伪命题。通常运载火箭完成载荷运送任务后,在大气层外运行的火箭残骸由于本身已经失去动力,甚至可能结构都出现损坏,因此不管是飘浮在太空的哪国火箭残骸,都不存在“可控”的概念。

西方媒体习惯拿美国SpaceX公司的“猎鹰9”火箭第一级“可控回收”进行比较。但专家表示,这和我们说的长五B火箭残骸不是同一回事。因为“猎鹰9”火箭第一级的分离高度还不到80公里,根本没出大气层。至于进入太空的“猎鹰9”火箭第二级,SpaceX公司早在2018年就明确表示因为技术难度和成本问题,“彻底放弃再利用的想法”。按照这次西方媒体的标准,“猎鹰9”火箭第二级也是太空中的“失控火箭残骸”。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还嘲讽“中国火箭技术落后,残骸掉落是常事”。专家对此介绍说,新闻上经常可以看到“火箭发射前,当地政府组织火箭残骸落区居民疏散”,其实这里掉落的残骸是指火箭第一级和助推器,它们通常在离开大气层之前就已经脱离火箭了。由于此前的中国几大航天发射场都位于内陆,因此掉落的火箭部件的确可能造成损害。

不过美国的火箭技术与中国并没有太大差别,只是因为美国的航天发射场位于海边,这些助推器和第一级分离后会掉在海里,砸到地面居民的可能性更小。但随着中国海南文昌发射场的投入使用,中国航天发射时面临的类似问题正在逐步得到缓解。

能否减少火箭残骸造成的损害

这次西方炒作的长五B火箭威胁,特指从太空中重返大气层的这类火箭残骸。专家介绍说,运载火箭通常采用多级结构,体积最大的第一级和助推器往往在大气层内就完成使命自动脱离,由火箭第二级乃至更上面级将载荷送入太空。而长五B火箭采用一级半构型,相当于用一级火箭将空间站核心舱这样的大家伙直接送入轨道,因此它留在太空中的体积的确相当大。但火箭本身结构是“皮薄馅多”,内部燃料在发射时消耗后,剩余的壳体质量并不大,而且以铝合金为主的壳体很容易在大气层中焚毁。

此外,地球表面70%都被海洋占据,其余陆地面积也分布着广阔的沙漠、高原、森林等人烟稀少的地区,因此从概率学上讲,人类被火箭残骸砸到的机会非常小。

事实上,美国火箭也不像美媒吹嘘的那么安全。例如今年3月,一枚美国“猎鹰9”火箭的第二级残骸掉落大气层时,就砸入美国华盛顿州的一个农场里。该部件由高强度碳纤维制成,即便是落入大气层的高温都没有将它烧掉,反而在地面上砸出一个大坑。

那么,能否减少火箭残骸造成的损害呢?专家表示,对于火箭第一级和助推器,除了在海边修建航天发射场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可控回收”。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中国在火箭的第一级可控回收方面已做出很多尝试。

而对于太空中的火箭残骸,处理难度就高得多了。为防止火箭残骸对地面或其他太空物体造成危害,目前国际通用的做法是钝化,也就是尽量让火箭内部的剩余燃料、高压气体、电池等危险物体释放或消耗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秋葵深夜视频app下载安卓版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