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复 民生企业需“减压” 看政策如何“体恤”扶持
两年前,疫情来势汹汹,中国作为第一个举全国之力抗击疫情的国家,面对人口众多难防难控、疫情突袭没有他国前例可鉴等问题,党中央旗帜鲜明,迎难而上,尽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完成了一项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充分展现了中国出色的领导能力、应对能力、组织动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中国奇迹、中国力量、中国速度又一次让世界瞩目。
经过了2年半的抗疫,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常态化,党中央的目光重心开始转移到国内大型企业发展、中小企业生存的问题上,两年来,国内大多数企业都经历过停工、复工,生产和经营暂停时有发生,收入和现金流中断,但仍要支付房租、工资、利息等刚性支出。同时,经营中断可能导致企业订单合同违约、资金周转困难,特别是对部分体量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而言。
面对这种情况,从国家到省、市、区地方政府都在竭力出台政策帮扶企业共克时艰,助力中小企业走出困境。中央部委方面金融支持一马当先,地方榜样苏州率先发布“苏惠十条”,北京、上海、深圳、山东、江西等地相继出台扶持政策纾困中小企业,并对各项措施的责任单位进行了详细部署。
各省市扶持政策的内容,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出发,瞄准了中小企业在疫情困境下面临的资金、税负、房租、用工、用能等主要痛点,真正落到实处为中小企业解决生存问题。
一是最现实资金问题,各地市政纷纷出台金融支持政策,通过政府贴息补助、加大中小企业融资增信力度、降低企业首贷门槛、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等金融手段,确保小微企业融资“量增价降”减轻的压力、降低融资成本。
二是企业日渐增加的经营成本,各地市政通过延期缴纳或减免部分税款、引导降低房租成本、缓解企业用能成本、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增设创业孵化基地或园区运营补贴等举措帮助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有更充裕的流动资金投入生存和经营。
三是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由于生产和收入的锐减,多数大企业出现用人锐减的问题,为了让更多人才可以迅速重新调整、重新就业,出台了多项线上职业培训政策。同时对企业援予缓缴社会保险、返还失业险、给予补贴奖金等稳岗政策,降低用人成本。
四是从服务本身做出提升和优化,为企业设立绿色通道和专用窗口、法律援助服务、一对一复工复产帮扶机制、提高资金拨付汇划效率、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等机制措施,让中小企业在困难重重的路上可以迅速找到求助的路径,解决问题。
围绕这四个角度,每个城市地区因地制宜出台企业帮扶政策,毋庸置疑背后是国家强大的财政支持。近日,国新办举行困难群众帮扶有关工作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会上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介绍,仅是缓缴社会保险政策中,预计缓缴资金规模约1500亿元,在创新医保经办服务方面,国家医保局“跨省通办”加快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截至5月底已经惠及3479万人次。。。充分体现了国家医保基金强大的承受能力。在我们一边享受着政府的关怀和扶持的同时,一边不由得由衷的庆幸我们生在中国活在中国。
疫情就像一面镜子,映出了政府强大的执行力和对企业发展的关切,同时也反映出了社会和经济运行中潜藏的短板。只有我们敏锐地发现问题,并在后续加强常态化的保障,我们也不再将疫情视为一场灾难,而把它当作是一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考验。
在这长达两年半的疫情期间,党带领我们立足当下,切实长期地关注企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总结经验,把疫情常态化并确与之共存的企业服务机制。疫情虽残酷,却让政府和企业更为紧密,更加坚定政企信心、共同博疫,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我们坚信,党企一心,着眼长远,定能一步步完善经济社会系统各项基础设施和机制制度建设,不再惧怕疫情影响,大步向前。(作者:柳佳莹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标签:本站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
-
疫情反复 民生企业需“减压” 看政策如何“体恤”扶持
两年前,疫情来势汹汹,中国作为第一个举全国之力抗击疫情的国家,面对人口众多难防难控、疫情突袭没有他国前例可鉴等问题,党中央旗…
-
【沪深股通】民生银行4月28日获外资卖出18087万股
同花顺300033)数据显示,2022年4月28日,民生银行600016)获外资卖出180.87万股
- 生态文明建设|利津县:聚焦民生改善 提升城市品质
- 这16个“冷成语”若能认识一半算你厉害
- 我省基本民生保障基础不断巩固
- 潍坊推动基本民生向品质民生转变
- 民生银行上海分行着力多元化金融服务增强新市民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