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民生

201501:民生指数研究比较分析与科学设计(赵彦云等)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7-2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内容摘要:民生指数研究是评价民生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本文对民生指数研究现状进行评述,认为现有民生概念内涵和外延需要调整,多数民生指数研究人为割裂了经济社会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指数结构、具体指标选择及计算方法的不一致使评价结果普遍存在差异。本文提出根据民生系统运行机制建立民生发展竞争力指数结构,参照理想版民生发展竞争力指数建立分析基础以提高研究科学性和可比性,采用多种标准化和加权方法得到稳健结果。

  现有民生指数的研究目的不同,各部委和地方政府主要在于构建具备可操作性的政府评价体系,包括由全国财经委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牵头成立的中国民生指数课题组[1]、中国统计学会“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研究”课题组[2]、北京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民生统计研究课题组”[3]、IUD领导决策数据分析中心[4]对民生指数进行的研究,还有上海市[5]、江苏淮安市[3]、广东省深圳市[3]等根据当地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开展监测和评价工作。同时,高校课题组和科研人员从科学研究角度、根据研究对象特点构建出不同的民生指数,包括北京师范大学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课题组[6]、华中农业大学的湖北民生福利指标体系[7]、武汉大学的民生指数[8]、对外经贸大学的纳入民生改善的特大城市发展指数[9],以及烟台大学的乡村民生评量体系[10]等。已有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不同。

  民生概念至今没有统一表述,主要有代表性的有两种。党的报告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是从国家管理和政策制定角度提出我国民生问题的核心,以及我国改善民生最亟须解决的方面,这一说法被相当数量文章直接引述为民生概念。吴忠民[11]认为“广义上的民生概念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狭义上的民生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

  已有民生指数的结构不同反映了各研究者对民生问题的理解不同,将民生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维度和要素。如全国财经委的民生指数将民生分成民生水平、民生改进和民生主观感受3个维度,各维度下再分别包括居民生活、公共服务、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等要素;北师大民生发展报告则是从民生质量、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3个角度来构建民生发展指数;华中农业大学的湖北省民生福利测算指标体系将民生要素分为直接消费和间接消费两部分,前者指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生态产品,后者考虑消费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民生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12]从生态学的视角由社会、环境、民生和经济子系统组成评价体系。

  各民生指数所包含指标有较大差异。以就业指标为例,各指标体系对就业比重、职业介绍机构作用、失业保险比率指标的覆盖程度不同,个别指标又区分出城乡的不同情况。就业指标数量从0~4条不等,占指标总数比重最小为0,最大10.34%。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研究者对于哪些就业指标更能反映民生水平的理解和认识不同,也有指标数据可得性受统计工作思路约束的影响因素,使得不同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不同,可比性较差。

  现有民生指数大多采用客观指标,这一方法默认保障民生的硬件设施和客观条件更为重要。也有民生指数包括了部分主观指标,如全国财经委民生指数的主观指标体系选取了生活满意度指数、教育满意度、社会治安满意度和生态环境满意度等初级指标;上海民生问题调查报告考察居民对10大类、51项具体民生问题的关注程度,筛选出关注率最高的前10大民生问题等,是对民生主观满意度可测量化的有益探索,但会存在指标之间可比性、抽样方案科学性的问题。

  合理选择加权方法有助于提高民生评价结果准确性和科学性。北师大民生发展指数使用了德尔菲法,是根据专家或研究人员的主观经验对各指标之间的重要程度进行比较。武汉大学的民生指数评价体系选择因子分析法进行赋权,对指标重要程度的衡量完全依靠数据统计特征,避免了主观定权重的人为因素干扰。民生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综合赋权法,是将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相结合,主要目的在于集专家拥有丰富经验和考虑数据统计特征之所长。不同民生指数所选用的加权方法不同,但赋权方法的选择也会影响评价结果。

  让生产力与民生发展形成内在协调的优化动态机制是解决经济社会突出矛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新模式的重要途径,这是民生研究最需要反映出的方面。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是建设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系统数据信息工具的软基础设施,无论是从引擎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还是作为建立政府与民众、民众与市场、市场与企业、企业市场与政府的大系统的有效机制和科学决策关系重要手段工具,民生发展指数都是一项重要的信息数据工程。为了突出民生发展指数的本质和特殊性,指数结构应取决于系统运行机制,科学设计民生发展指数各准则层及其相互关系。

  党的报告中划定就业、消费、文化教育等民生要素的方法为界定其外延提供思路,但无法反映出社会生产力是核心要素发展的力量来源和内在潜力。为强调社会经济大系统要素之间的互动协调作用,民生发展外延还应该涉及生产力、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自然资源环境、人口、收入和社会制度环境。吴忠民对狭义民生的理解更接近民生发展概念的内涵,但民生并不是经济社会发展较低阶段的专属概念,而是贯穿于社会经济发展各个阶段,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同样面临着民生问题,只是不同阶段的民生发展水平不同、民生问题不断递进。同时,已有民生指数采用不同的加权方法,加权系数代表了不同要素对民生发展的重要性。无论是从专家经验判断,还是从数据情况出发,或者等权都代表了研究者对民生各部分关系的认识和判断,都是试图对真实情况的逼近,其判断标准取决于评价结果与现实相符和以及波动幅度小等方面。

  目前民生数据的获得还依赖于政府统计数据或调查数据,而未来民生研究与大数据时代将形成互动发展。首先,对民生发展指数、民生问题的研究形成发展大数据方法的强力需求,促进大数据方法的不断优化。其次,大数据时代在数据搜集、分析精度以及定制政策的改变会对民生发展研究产生深刻影响。大数据时代,政府部门和企业掌握规模庞大的民生数据为民生研究由宏观转到微观层面提供了必要的数据保障。有效关联、统一管理并研究来自不同部门的数据有利于得到民生变量关系及驱动效应的更精确的分析。对不同特征样本进行分类研究能够对推进细分政策、提高政策实施效率和效果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持。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民生发展的内涵是民众的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发展机会、发展能力和权益保护的状况,民生发展的外延是经济社会大系统的要素。从统计的角度出发,人们的生存、生活和权益是民生系统的核心,包括就业、消费、文化教育、健康医疗、社会保障、安全和休闲,生产力发展和创新是民生系统的持续动力支持,环境和基础设施是民生发展保障的公共条件,收入、人口再生产和社会制度构成连接民生核心与生产力和基础力之间的纽带力,总体上形成一个大的竞争力系统循环,并由低级向高级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民生指数的构建要遵循以上结构(见图1)。

  在已有民生指数基础上,构建一套全面、系统、准确、协调的理想版民生发展指数评价体系是解决指标缺乏系统性、可比性差的有效方法。未来研究需要说明所使用指标占理想版指数的比重,以得到研究的代表性水平。对理想版指数有修改意见,或者根据研究对象的特殊性需要有侧重的选择指标,则需要给出有说服力的解释。在实际研究中,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前者为后者提供物质保障,而后者是前者的发展目标,实际研究中应将两者有机结合。

  综合已有民生指数及相关文献,从民生要素角度出发,构建理想版民生指数(见表1),分为民生发展核心、驱动力、基础和纽带力4个子系统,包括就业、消费、文化教育等14大项,共232个指标。设置每一大项内部结构都遵循着衡量水平、变化趋势、结构、设施、环境、资金和人员投入,以及所包含重要方面的逻辑思路。这一结构遵照对称性设计原理,使指标之间逻辑关系统一。不同的标准化法和权重法各有利弊。现实分析中可以同时运用几种标准化和加权方法并比较评价结果,通过对比评价结果与现实相符程度以及波动幅度大小来进行合理性判断,切忌使计算方法对结果的影响湮没民生实际水平及差异。

  R&D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人均R&D项目人员全时,人均R&D人员全时当量,R&D人员全时当量

  单位GDP用水量/能耗,生活用水量,生活污水排放,单位GDP废水/废气/二氧化碳/工业粉尘排放

  收入最高10%/最低10%人口收入比重,基尼系数,收入最高和最低行业平均工资差异,个人收入税比重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民生文本中国基本公共服务改善途径[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2:24-26.

  [2]中国统计学会“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研究”课题组.2011年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报告[J].调研世界,2013(3):3-5.

  [3]民生统计研究课题组.北京市民生统计指标体系建设研究[J].数据,2010(7):60-62.

  [4]IUD领导决策数据分析中心.2011省级区域民生指标体系——江浙沪民生指数排名全国前三[J].领导决策信息2011,17(5):30-31.

  [6]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2011中国民生发展报告[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5-36.

  [8]范如国,张宏娟.民生指数评价的理论模型及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3,378(6):4-7.

  [9]王慧英.纳入民生改善的我国特大城市发展指数研究—以北京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3,1:41-45.

  [10]杨金龙.中国乡村民生评量体系的设计与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8:116-122.

  [12]李志强.基于生态学思维方式的民生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理论探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72(6):5-9.

  [13]李林杰,齐娟,王杨,等.民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365(17):28-31.

  赵彦云,男,1957年生,天津武清人,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统计科学研究中心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