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人民日报那十年(之四)——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001年新年伊始,分社决定将我派到粤北韶关、清远两市筹建记者站,担任站长。这一干就是6年整,我在粤北山区,翻山越岭,沐雨栉风,艰辛备尝,奋力拼搏,开创了新闻职业生涯的新局面。
到粤北组建新的记者站,完成分社赋予的报道等工作任务,自然困难要比发达地区的佛山大得多,因为粤北两市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当时韶关还没有一条高速公路,粤北韶关、清远市的石灰岩山区群众连吃水、燃料问题都没有解决,当时有一句话:“全国最富的地方在广东,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而广东最穷的地方就在粤北石灰岩山区。从新闻采访的角度而言,粤北山区新闻源也自然比珠三角核心地区少,出稿件量会少很多,这一切的一切,沉甸甸的重担压在我的肩上。
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观点来分析,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既要看到粤北记者站工作有不利的一面,也要分析自身具体实际情况,也要看到有利的一面。我在粤北两市工作时达12年,在市委核心机关长达10年整,人熟地熟,工作容易展开,工作任务相对也轻一些,关键的是事在人为,在工作中正确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尊重客观现实,从实际出发,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过去两年在粤中(佛山)记者站筹建,经过艰辛努力已经打开局面,建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现在分社决定要我“另起炉灶”,作为党员干部,只有服从组织安排,进行角色调整,以尽快适应从珠三角核心区向粤北山区的工作环境转变。
组建新的记者站办公、住宿之地如何解决?新闻工作如何与当地对接?等等,千头万绪,我认为关键的事还是要找关键的人来解决,抓住这个切入口来解决全局性问题。
党报找党委,天经又地义,就是抓问题的关键。对粤北记者站工作最关键的人,就是两市市委。我抓住他们年初来广州参加全省“”的时机,安排分社两位领导分别到会议讨论地点广东大厦座谈,通报人民日报社华南分社在粤北两市组建记者站的意图,请他们支持有关筹建工作。
韶关市委汤维英、市长覃卫东(不久接任市委),清远市委梁戈文与我们进行了座谈,以及我的老领导、时任清远市会主任骆雁秋均表态十分欢迎。两市领导当即批示,就建站有关事宜作了具体安排(附韶关批件图)。
当时《韶关日报》、《清远日报》在头版报眼分别报道市主要领导与人民日报社华南分社领导座谈的消息,对到粤北建立记者站的情况进行报道,可以说起到“鸣锣开道”的作用,扩大了影响力。
2001年4月清远市委办公室以“清办函[2001]1号文”复函分社:“经市委研究,同意邀请李时平同志列席我市党政班子有关重要工作会议,同时由各县(市、区)新闻秘书担任贵社特约通报员。”(见上图)。
3月4日,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兼华南分社社长李仁臣(图中),以及分社副总编辑陈镇宏(图右一)等领导还亲临清远,支持指导记者站的筹建工作(见下图)。
作者(左一)与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兼华南分社社长李仁臣等领导在清远广播电视中心合影。图从左至右:汤金洪(清远市广播电视局局长)、李仁臣、骆雁秋、陈镇宏
在雁秋同志(上图左四)的关心下,由市广电局在广电中心大楼安排一套房子作为办公用房。与此同时,韶关市委不仅转发分社的文件,而且在市委大院安排了一间办公室作为记者站的办公用房,记者站员工在韶住宿先是在市委大院邻近租房,再后来市委宣传部统一安排中央、省新闻机构的办公、住宿用房,我站分了一套,大大改善了工作生活条件。
2001年6月,因为粤北两市区域面积大,工作任务重,设了韶关、清远两个办公地点。经分社办公室同意,正式聘任了梁敏、樊沃夫两位同志作为记者站的工作人员,分别驻韶关、清远(见附图)。
梁敏同志原是韶关驻军的,在韶关一家国企干过,在粤北记者站创建之际,发挥了他人熟地熟的优势迅速开拓了工作局面,为记者站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第二年春,韶关市公开招考副处级干部,他报名参加选拔,经过笔试、面试等一系列程序,成绩优秀,再加上记者站具函向市里大力推荐,同时还认真专门向市里的主要领导介绍了他在记者站工作的情况,又接受市里有关部门来记者站考察等相关程序。不久他终于如愿以偿,被安排到市文化局任副局长,这也是记者站向地方输送的第一个优秀人才(见下图)。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1988年初,我从韶关调清远参加新市建设到1996年底,我在清远工作生活共9年后调往广州,想不到离开韶关13年、离开清远4年又要重回粤北工作。虽然此次重回粤北肩负重任,身份已是党中央机关报的记者站站长,当年在此工作时也有刘禹锡所云的“种桃道士”,但我此时全然没有“前度刘郎今又来”的意气风发,只有肩负重任的沉甸甸的责任感,带着还有如何开拓新闻工作新局面的深沉思考,奔波在粤北的山山水水之间,为党中央机关报的事业真是“为伊消得人憔悴”。
韶关市“亮点”主要是抓了各级党委、政府大办蓄水池、沼气池这“两池”的宣传报道,突出我们党和政府当时努力解决石灰岩缺水地区“饮水难”和山区群众“燃料难”的问题,关注民生,解民所忧所盼,以人民为中心,扎扎实实地在解决这些群众亟待解决的生存问题。
2002年新春佳节刚过,我在市县有关部门陪同下,不顾身体染恙,深入到韶关石灰岩山村去,采访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支持下筹资建设蓄水池,解决当地群众“饮水难”的情况。我掌握了生动翔实的第一手资料,饱含对山区缺水群众的感情,撰写了《留住天上水,敲开富裕门》这篇长达5000字的通讯,在《人民日报·华南新闻》第一版刊发,《韶关日报》在头版头条转载,稿件得到韶关市委和报社编辑部的肯定,获得分社特稿奖励。
当年8月又随时任省委同志到韶关,参加召开全省解决严重缺水地区群众用水难问题现场会(见省委办公厅通知函件影印件)。
8月26日《人民日报·华南新闻》一版头条刊发《广东现场推广韶关经验,强调攻克用水难》的报道(见图),又续写了现场通讯《新风吹进粤北小山村》,刊发在第二天的《人民日报·华南新闻》一版头条。
2005年元宵节期间,我了解到韶关市大建沼气池,已解决山区群众“燃料难”的问题,认为这是一个“富民工程,民心工程”。为此,我深入韶关山村采访,还专访省的主管领导、省农业厅和韶关市委领导,获得大量生动的第一手鲜活材料。在当年“”期间以《燃料改换粤北山区容颜》为题在《人民日报·华南新闻》(见附2005年3月14日头版报眼)见报后,在社会引起较大反响。
广东省农业厅、韶关市委宣传部给分社寄来感谢信,给予高度评价。年近九十的慕君老同志,1936年参加,曾先后任过湛江市委、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农委副主任要职。他通过省农业厅约见记者,当面感谢记者撰写长篇报道,宣传广东生态农业和韶关大建沼气池,还一定要请记者陪同他老人家到韶关山村考察沼气池的建设情况。
清远市的“亮点”主要是报道实施“三化一园”(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珠三角后花园)战略,而新型工业化是龙头,时任广东省委张德江在清远考察时一语中的地指出:“清远市欠发达就是欠在工业不发达,推进工业化是清远乃至粤北山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佳选择和突破”。
因为清远大抓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从而快速实现新型工业化,踏上腾飞之路,我邀请同事韩建清(现任广东省纪委驻省发改委纪检组长)合作撰写这一过程的追踪报道,在2003年7月22日《人民日报·华南新闻》头版头条报道(见报图),取得较大的反响。当时广东省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在清远举行,我们将订好的150份报纸送至迎宾馆代表房间,当天佛山市市长梁绍棠、韶关市市长徐建华等领导读到报道,当面向我表示肯定和赞赏。市委陈用志当时因陪同省领导与与会代表来不及细看,但他告诉记者,开头看小标题提炼不错,谢谢报社对清远的支持!
这一时期的“亮点”报道值得一提的有2004年6月30日刊发在《人民日报》一版报眼位置的“广东清远技校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报道。当时,广东省委张德江批示:“清远技校办得好” ,还要求人民日报等新闻单位进行宣传。我接到这一报道任务后,就向清远市委老骆雁秋了解到该校从奠基到壮大的许多发展细节,如曾得到三任局委员、广东省委的关怀。令人欣喜的是,此时,时任局也向该校致信,祝贺其成为国家级高级技校。于是我与同事“一箭双雕”,既将通讯报道在《人民日报·华南新闻》头版头条刊发,又向《人民日报》全国版发消息稿。令我意外的是,此稿竟于2004年6月30日刊发在一版报眼,据了解,这是清远1988年2月建市以来,《人民日报》一版报眼位置第一次刊发清远报道。清远技校成为全国明星技校,各地纷纷前来学习。
吾也有幸,在粤北这几年,这正是大发展的时期,到处是热气腾腾、如火如荼的火热发展场面。2002年广东大力推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粤北开通第一条高速公路北通湖南,南接珠三角,时任省委提出建设“京珠高速公路经济带”的要求,我走马新开通的这条粤北“希望之路”,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从韶关到广州“行路难”,翻山越岭要走一整天,不禁心潮澎湃,放声讴歌,撰写了长篇报道《一路通、百业兴》,阐释了:无路不富,大路大富,快速路才能快富,山区高速公路和经济带的建设是发展的生命线。
还有一组令我颇有成就感的报道,即当时的广东省委张德江首倡“泛珠三角经济区”。广东可谓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包括周边8省区及港澳地区“9+2”经济合作区正式形成,每年由一省(区)轮流坐庄承办交流活动。我们奔赴韶关和湖南省郴州、衡阳、长沙等地专访党政主官,发表专访报道。
“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宣传报道是这一时期的重头戏,我作为党中央机关报驻地方记者,不仅走出了本辖区,还走出广东到湖南家乡专访省委两位负责同志(其中一位兼长沙市委)和其他地级市的一把手,这是我人民日报记者生涯第一次到广东省外采访。我相继撰写了《“泛珠三角”提供粤湘合作新平台》(见附图)、《长沙:“泛珠三角”地区通向内地的桥头堡》等一系列重要稿件在全国“”召开前后发表。
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4月我还驱专车跟随张德江同志率领广东党政、经贸代表团访问长沙,此行不仅完成采访报道发行任务,还在家乡广交朋友,宣传了家乡建设成就,令人难忘。
2004年3月11日,在《人民日报•华南新闻》和人民网刊发专访全国代表、湖南省常务副省长的报道。
这一时期还有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跨国采访活动,是在2004年底到东盟的印尼、菲律宾采访。这次活动是在广东省政府支持下,由分社编辑部主要负责同志带队,采访中心主任刘泰山精心谋划此次行程,我和采访中心记者邓圩以及总社外事局翻译沈韬全程参加。此外,特别要感谢时任南航营业部于修道帮忙解決往返机票,感谢广东省侨办出面联络当地华侨组织,还有惠州TCL驻印尼公司接待我们这次活动。
我们一行途经新加坡飞转印尼的北苏门答腊省棉兰市访问,访问了北苏门答腊省的省长(见下图左)、棉北大学等地。
第二站是从棉兰市飞往印尼首都雅加达市,在雅加达访问了东盟秘书处、印尼中华总商会,东盟王景荣秘书长(见下图右)以及总商会的陈大热情接待了我们一行。
熊先生是广东梅州籍客家华人夫妇收养的。座谈之中他无比浓烈的报恩之心和拳拳爱国爱乡之情,溢于言表,令人感动,难以忘怀。
从雅加达我们飞去举世闻名的印尼旅游胜地——巴厘岛,这是一个妙不可言的去处,也是我此生游览过的景点为数不多的去了还想去的地方(见图)。
从雅加达到巴厘岛的航程,舷舱下蔚蓝色的大海,镶嵌着一个个小岛屿,有似古人描绘洞庭湖中君山岛的“白银盘里一青螺”。航行经过时从舷窗瞭望,有的海岛火山还正在喷发,蔚为壮观,大饱眼福。
到巴厘岛后,我们被安排沿着岛上盘山公路走了一圈,还去著名景点海神庙参观,还到乌布王宫穿上特色围裙留影。十八年过去了,令我记忆深刻的是岛上森林茂密,万花烂漫,植被丰富,还有满岛的木雕艺术品,充满浓郁的艺术氛围,以及海滩的烛光晚餐。夜暮降临,天空繁星闪烁,海面一片沉静,在沙滩一排排、一行行餐桌上,点了烛光,一眼望不到头,十分壮观,情调浪漫。巴厘岛约地处南纬10°左右,是我至今到达南半球最南处。
离开巴厘岛,我们乘飞机转道途经雅加达,飞抵菲律宾的马尼拉,又是一位当地侨领关辉兴先生接待安排。在马尼拉除了访问相关政府部门、驻菲的大使馆,还有马尼拉的华侨华人社团——菲华各界联合会(合影图为该会负责人(左))。
记得他们视我们为祖国来的亲人,集合了众多乡亲,在自己的酒楼宴请我们一行,十分热情。晚上请我们唱卡拉ok,大家都唱起了全世界华人都喜欢的邓丽君歌曲,颇为尽兴,也深感驻菲同胞的深情厚意。
此次东盟采访活动,是我十年党中央机关报记者生涯当中唯一的一次跨国采访公务活动,此次途径新加坡采访跨了2个国家。行程丰富,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这是一次难忘的跨国新闻之旅。
此行还有一个题外线月中旬返国后没过多久,即到12月26日我们采访的第一站北苏门答腊岛,就遭受著名的“印尼海啸”,造成23.6万人死亡或失踪。这是世界近200多年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我们躲过一劫,真令人庆幸。因为当时行程安排还有个文莱国,要等签证,幸亏没等文莱签证下来就成行,打了个时间差,万一遇上后来的“印尼海啸”,那就惨了。
人民日报记者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记者,在反映社情上有一件锐利有效的“武器”——就是写的内参报道,内参报道可以直达中央决策层面,经过中央领导的批示,可以促进所反映问题的解决,似可比之古代给朝廷送“奏章”。2001年起,我除公开见报外,还积极撰写内参报道,写好的内参报给分社,再经分社内参部编辑,以专报形式报给华南三省区的主要领导。或是由分社报给总社内参部,编进《人民日报·情况汇编》等内参刊物,再呈中央有关领导参阅。
谈起分社内参,我对它还真有特殊的感情。本人原在分社总编室工作期间负责过内参、通联工作,参与策划编辑过原分社内参刊物《华南动态》和《读者来信》。
岁月如流,我到地方记者站工作后,在这期间,分社编辑部重视内参工作,安排专职领导主抓,成立专门内参编辑室。分社内参工作有声有色地运转起来,向中央和华南三省(区)领导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内部材料,得到中央、省领导的批示,推动了华南三省(区)实际工作的开展。
在新闻工作实践中,本人深深地体会到,在宣传报道一个地方、一家单位过程中,对有些地方和单位来说,公开报道其业绩、亮点固然重要,但是如果能雪中送炭,帮他们分忧解难,反映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后又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批示,促使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得到解决,甚至导致一项政策法规的出台,推动了全局工作,这是他们更为看重的。
广东“珠江桥”牌酱油等调味品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广东国有外贸企业打造的一个著名品牌。产品驰名中外,行销欧美、东南亚等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时占全国酱油出口量40%以上,位居全国第一。“世界上有炊烟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珠江桥酱油”,在全球华人圈知名度高,有口皆碑。我到西欧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华人酒楼、商场访问,都有使用、销售这一名牌产品。多年来,“珠江桥”牌酱油在国际市场上屡遭侵权,品牌拥有者广东省食品进出口集团公司耗时费资在国外打假。但省工商局的同志认为:问题出在国外,根子在国内。
2001年5月,该集团总经理施逸伦向我反映了这一情况,我了解这一信息后,一方面配合该集团在国内打假,曝光那些非法造假的企业;另一方面,根据其建议将打击假货的关口前移,海关、商检与工商等有关部门建立一种联动机制,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内参刊发后得到时任中央局委员、广东省委批示。上述单位根据批示,专门与该集团召开联席会议,邀请记者参加,研究出台全省有关保护著名品牌的强力措施,有力遏制广东猖獗一时造假侵犯著名品牌的歪风邪气。
2003年6月,通过湖南湘阴家乡乡友提供线索,获悉家乡青年王敏在广州海珠区街头见义勇为,被歹徒杀害的信息后,即赶赴现场,经过深入细致的现场调查,撰写了内参报道《一青年见义勇为,死后遭遇凄凉》,报道“一箭双雕”,既在人民网头部位置公开刊发,又通过分社内参送时任广东省委张德江,得到重视批示。他在广州街头的鲜血没有白流,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有关部门肯定王敏见义勇为的义举,并隆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发放慰问金(详见黄福高撰写的《济世豪情汇笔端》一文)。湖南湘阴县委赵岳平(现任岳阳市会副主任)带队专程到广州慰问家属,并进行善后。不久,湖南省团委追授王敏为全省“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2004年3月,撰写的呼吁将王敏评为烈士的内参载《人民日报•情况汇编》第358期,又获得张德江和分管省领导李容根的重视批示,虽然最后省有关部门以杀害王敏的凶手未抓获,此案未破为由,未能给王敏评上烈士,作为一名记者,也尽了最大的努力伸张正义,此事也过去近20年了,但现在回首过往,对此仍心存遗憾。
2004年4月,我到北京出差时,中国农业大学张崇礼教授向我反映,建议我国大力发展油橄榄生产,开辟使用新油源,改善人民营养状况。经了解,油橄榄是1964年经周恩来总理倡导从阿尔及尼亚引种于我国,并在昆明的林场亲自种植示范,经40年的努力,引种成功,达到原产地“集约经营”的高产水平。为此我撰写的内参2004年6月载于《人民日报•情况汇编》第984期,获得时任国家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副部长张宝文等领导重视批示。8月国家农业部科教司主持召开专家论证会,中国林科院、中国农大的专家出席。这篇内参积极推动国家主管部门层面,在这一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进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通过人民日报内参采写工作的实践,我深深体会到,一是搞好内参报道是和公开报道一样的重要,好比一架飞机的两翼,不可偏废,是辩证统一的,只有两翼齐飞,才能全面地推动记者站工作的发展。二是当时分社重视内参工作,出台加强内参报道的举措。我认为这是利国利民利报社的一件大好事,也是提高人民日报记者权威性的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我积极践行落实。当时在分社主管领导和内参编辑室的指导下,我一直注意加强内参报道采写工作,还把人民日报华南分社内参作为人民日报媒体矩阵的一个品牌,工作采访到哪个地方,就宣传到哪里,也把开展内参工作作为开拓工作局面,联系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来抓,坚持不懈,一抓到底。
前文已述,对于记者站而言,关键人物就是粤北两市的市委,作为党中央机关报驻该地的记者,就是要关注两市抓的中心工作以及工作“亮点”,因为两市的是代表党组织,即执政党在这个地区的核心人物,记者站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基层采编机构,自然而言是要为党委中心工作和“亮点”工作摇旗呐喊,架起党委与当地群众联系的桥梁,为当地党组织和人民群众鼓与呼。
前文记述的支持建站工作、给予批示的两位市委之一韶关市委汤维英同志,2001年3月卸任回省里担任省副主任兼省总工会主席。记得当时我参加了他和覃卫东同志的交接工作会议,会后在韶关市委办公楼里,他一脸轻松地向我告别说:“已完成韶关的工作任务了”。
光阴荏苒,过了七年,即2007年“五一”前夕,他带队到省里一家大型国企集团指导工作,此时我刚调至该集团工作。当时集团领导接待他一行,我叨陪末座。他竟主动先来向我敬酒,令我颇感意外。他其意殷殷,言辞恳切道:“韶关一别,七年未见,难得一聚,先干一杯”。言语之间,满杯一饮而尽。领导这番话令我感动,他又主动敬酒,焉能不饮?我平时滴酒不沾,实无酒量,但此事至此,无可奈何,退无可退,只得硬着头皮干一杯,否则无法收场。喝了这杯酒后,他了犹未了,兴趣盎然,还鼓动要求我再敬集团主要领导敬一杯,无奈我喝完后支撑不住,当即在餐厅沙发倒下呼呼大睡,不醒人事,后来又吐得翻江倒海。
维英同志在韶关市任过党委、政府主官,之前是在广东省经委工作。他曾向我介绍《粤港信息报》是他推动创办的,也是与媒体界有缘分或是有媒体情结的领导。他酒量不小,又善于鼓动,这是我至今难以忘怀的醉酒经历之一。
还有一次醉酒经历亦是令人难忘。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坊间流传一句话:“广东饮酒看粤北,粤北饮酒看清远,清远饮酒看陈权。”陈权同志在清远建市以前任韶关乐昌县委,建市之际调任清远市副市长,1993年后任市长。他性格豪爽,体格魁梧,是个黑脸汉子,踏实肯干的他当时有 “工地市长”之称,而他的酒量之大同时也传遍全省。1988年初清远建市伊始,有次在市委饭堂聚餐,他就端杯先来向我敬酒,一如前者,敬酒词美妙动听,令人感动,我亦是醉得一塌糊涂。当时在粤北山区基层工作,我个人认为,不一定说得对,似可说能否饮酒、酒量大小,是一个很重要的、必备的工作沟通能力。不过我熟悉的当时市领导也有不善饮酒的,比如曾任韶关市委冯灼锋、清远市委蔡森林。
话又说回来,接任韶关市委的覃卫东同志,也是相识多年的老朋友。1985年8月,我到韶关市委办公室第一秘书科工作,卫东同志任团市委,就与他在同一栋小楼里办公,时常可打照面。他那时年仅33岁,就已官居团市委,年轻英俊,干练有为。至今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在办公楼南边广场,我听到韶关市委袁炳焕亲切称呼他为“小覃”。
我在建站伊始,就全力配合卫东同志的中心工作,宣传他的工作“亮点”。翻阅原版《独立思考》一书收入的重点报道有;如2001年3月14日刊发在《人民日报·华南新闻》一版的《让“红军路”变成“致富路”》,就是“广东韶关市市长覃卫东等36位全国代表向九届全国四次会议提交了一份《关于请求将赣韶铁路项目列入国铁“十五”建设规划议案》”。就此专题我在市计委同志陪同下专赴韶关和赣州采访时任市长的他,以及赣州市分管此项工作的钟祖恩副市长,报道希望南岭地区的“红军之路”,早日变成“致富之路”。
2001年10月10日刊发在《人民日报·华南新闻》版的《农电改革亮了农民心》,2002年3月9日刊发在第一版的《留住天上水,敲开富裕门——广东韶关市扶助石灰岩地区特困群众纪实》,到2002年4月10日在一版配发个人照片的专访报道《工贸旅相结合、山水城相辉映——广东韶关市委覃卫东谈“十五”发展新思路》一文,2002年8月刊发在一版的重头报道《一路通,百业兴——粤北建设京珠高速公路经济带纪实》,卫东同志从市长转任市委头二年内,接二连三采写刊发了五篇对他的专题报道。
特别是卫东同志谈“十五”发展新思路这篇专访,他是韶关成长起来的本土领导,对全市情况了然于胸,他思路清晰,侃侃而谈。他对韶关“十五”发展思路,既有“工贸旅”产业发展的定位,又突出“山水城”城市特色,还一针见血指出“韶关经济存在差距不是地理位置的差距,而是思想观念的差距”,最后满怀信心展望韶关的“明天将更美好,山水城市会更灿烂”。20年过去了,重读这篇报道,我认为仍不失一篇领导谈工作思路的佳作。
之后,我在这一时期,不断撰写采访卫东同志,报道有关韶关的发展重头戏,如《粤北山区动起来——广东韶关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纪实》刊发在2002年8月20日《人民日报·华南新闻》头版。韶关日报头版头条大篇幅转载那天,恰逢带队在韶关召开解决全省缺水困难地区的现场会,报纸发至每个代表房间。李容根副省长后来告诉记者,读到报道后,当即将此报道推荐给长春阅读。
卫东同志去参加十六大返韶关后,又以《五个加大力度奔小康》专访文章,刊发在2003年1月26日《人民日报·华南新闻》一版,报道了他提出“韶关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就必须进一步加大国企改革力度,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旅游资源力度,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
翻读当年在粤北采访卫东同志,以及清远市委陈用志同志及其他县、市(区)领导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报道,到2021年下半年总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整整20年过去了,我们全党各级干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披荆斩棘、英勇奋斗而终有所成,真是令人感慨!为此我写了一篇专文刊发2021年第16期《南方》杂志,引起了广大反响,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转发后,阅读量高达37.5万+,点赞率1.7万+。
再之后到2004年12月20日,还在《人民日报》第18版刊发《五年再造一个新韶关》专访,2005年2月2日还在《人民日报·华南新闻》头版刊发的《提高执政能力促进山区富裕安康》专访。这一时期,还针对韶关大建沼气池,实行“燃料”撰写了重头报道,刊发在2005年3月4日《人民日报·华南新闻》头版,还有后来即2006年6月19日在人民日报一版头条刊发“民情日记”的报道。
与此同时,我也抓住全国“”的时机,对全国代表、广东韶关市长徐建华进行了多次采访,如刊登在2003年3月13日《人民日报·华南新闻》第一版《韶关打通“泛珠三角”南北轴线》,建华同志在此文提出:韶关成为连接珠三角与内地支点,努力成为“泛珠三角经济圈”南北轴线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建华同志思路敏捷、提法新颖,此报道令我至今印象深刻。2005年3月18日,在人民日报第20版头条还刊发了对他的专访,题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山区经济发展全局”。不久韶关日报在一版头条予以转发。
综上所述,对韶关的关键人物市委覃卫东同志的专访报道和中心工作以及工作“亮点”,我是不吝笔墨,从2001年至2005年上半年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浓墨重笔。我的体会是一个地方记者专访地方领导撰写专访报道,是熟悉这位执政者思路的“捷径”。在报社编辑部的支持下,在版面上几乎是有求必应,有稿必发,重点稿、大版面,回顾起来,要衷心感谢当年的好同事。因为我对韶关的报道频发以上重头报道,我们记者站工作也得到韶关市委的大力支持。
2002年4月,接任清远市委的陈用志同志,他是2001年3月由佛山市委兼顺德市委的职位上调来清远的。我在佛山工作期间,在我的记忆中,首次采访过他是1999年10月,顺德举办新闻发布会,时任顺德市委陈用志主持宣布,顺德在近期已被广东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试点市。在此次会上偶遇见原新华社广东分社记者老友江佐中,他在此任市委、纪委,他与用志同志一个班子同事,他不呼职务,而亲切称之为“志哥”。我的领导与用志同志又是中央党校1998年下学期至1999年上学期的一年期同班同学,于是自此始和他结缘。而人生之旅又是有许多机缘巧合,我又和用志同志又一道调到清远工作了。
2001年7月左右,我以粤北记者站站长的身份第一次到他的办公室专访他。这次专访主要谈“加快清远经济发展的思路”。当时他将在市委工作会议上的讲线多年了,我重读此份材料,深感他当时虽到清远仅50天,用了40天左右的时间作调研形成的材料,是符合清远发展实际的,也是颇有真知灼见的。比如他认为清远发展战略仅提建设“珠三角后花园”是不够全面的,是单一的。要调整战略,即从单一战略调整为系略。全市应提出一个更准确、更系统、更有指导性的战略。于是他提出“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后花园”这“三化一园”的清远发展战略。后来清远经济发展速度在全省实现“七连冠”,证明这一战略调整的预见性和正确性。
我采访陈用志同志的“工业立市再造清远”一文,刊发在2002年5月16日在《人民日报·华南新闻》头版,他时任市委兼市长,他谈了“八个创新”,即观念创新、思路创新、政策创新、体制创新、环境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发展创新、服务创新,围绕“工业立市”的发展目标,他预言:如当年2月28日投资48个项目,全新建成后,工业产值可达200亿元,等于再造一个新清远(见下图)。
用志同志是党的十六大代表,他参会回清远后,我围绕清远如何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又专访了他,在专访时他提出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清远要付出更多努力,迈出更快的步伐才能达到。为此要加快创新,实现大跨越发展:一是思想观念的跨越。二是基础设施建设的跨越。三是产业发展的跨越。在采访结束时,用志同志当时满怀信心而又深情的展望:“如果再过10年或20年,我们的思想观念能达到国际化水平,基础设施能超前发展,产业跨越实现三、二、一的调头,那么清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清远在全省山区中脱颖而出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时光一瞬而过,现在20年过去了,回头再读刊发在2002年12月4日《人民日报·华南新闻》一版的“以跨越式发展实现全面小康”一文,用志同志在此文中的预言已全部实现。诚哉斯言!
2004年12月21日刊发在人民日报第19版题为“建设和谐发展新清远”的专访,是在用志同志来清远工作数年后,带领清远人民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已成为广东经济发展板块中的一片热土的背景下进行的。但在文中,他很谦虚,一口气讲了几个“归功于”:“这些主要归功于清远贯彻落实‘’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归功于广东省委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归功于省有关部门及佛山市的大力支持,归功于清远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
正因为我那几年在站里同事配合下,努力抓住用志同志和清远快速发展的“亮点”予以宣传报道,引起了人民日报总社和分社领导的关注,2005年8月,人民日报社总编辑张研农率采访小组来广东采访,也特地安排来清远采访。
本段记述的“关键人物”,即两市的市委,虽然我早已离开人民日报社华南(广东)分社,但至今保持联系。覃卫东同志从韶关转任肇庆市委时,我和清远老骆雁秋还专程到肇庆探望相聚。
他到省政协任后,我专门去省政协办公室探望过他。我到羊城晚报社工作后,他已退休了,我还邀请他到报社和羊城创意园走一走,感谢他当年对记者站工作的支持。
徐建华同志亦是保持密切联系,他后来从东莞市委、市主任职位退下来,虽然在东莞常住,但我间或请他来报社聚聚。我去东莞也定要探望他,至今保持时常联系,在一起回忆韶关时代的峥嵘岁月和奋斗时光,保持兄弟般的友谊不变。
2007年3月22日上午,我即将调往省里一家大国企任职之前,专程赴清远向用志同志辞别,他肯定人民日报记者站在清远这几年,为清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采写了许多好稿件,尤其是“清远现象”的提出,鼓舞了全市人民的信心。他希望我到省里国企集团工作后,“要努力支持、协助、配合好领导,也希望能坚定董事会的信心,推动企业到清远发展。” 言语之间,其情殷殷,15年过去了,记忆犹新!
后来,陈用志同志履任省会副主任,我专程登门拜访,到他办公室去探望(见上图)。我在省广股份工作时期,也常组织一些老领导来指导工作,也邀请用志同志参加(见下图)
图从左到右:朱正祥(省办公厅处长)、作者、宋文汉(原广州军区副司令,中将)黎子流(广州市原市长)、高祀仁(广东省委原、香港中联办原主任)、陈用志、杨桐(广东省委副秘书长)、杨清报(广东省委老干局处长)
因他退休后常住顺德,2019年11月,我邀好友张宇航、杨清报一同专赴顺德看望他。他十分高兴,热情接待我们一行,座中还有顺德籍的原省会主任欧广源同志。
一是除了加强与韶关、清远市委领导联系外,我平时主动去走访两市所属市县(区)一级的主要领导,密切与他们的联系,包括党委宣传部门和新闻秘书,帮助他们报道其中心工作和“亮点”。
比如始兴县建设广东首个生态县,乐昌建设广东“北大门”,英德村干部吃“皇粮”,南雄打开山门融入珠三角,连州建设区域经济文化中心,等等,遇上他们有重大节庆活动,如连南立县50周年大庆活动,还引领该县县委和办公室主任李建华(下图二排右二)专门赴京到国家民委,向李晋有副主任(下图前排右二,曾任人民日报社副社长)汇报,请其指导连南县庆活动。对粤北这些地方活动,还帮忙做些专版宣传,扩大其社会影响力,提升其当地知名度。
2002年10月,记者站组织去四川成都召开两市主管领导和新闻秘书座谈会,作者邀请了分社分管领导易凯(右二)副总编辑,清远市委原骆雁秋(右三),市委、宣传部长邓光荣(右四)等领导参加(见合影)。
会议形式多样化,除了交流座谈外,安排了平时难得出门的这些粤北山区工作同志,到四川省内文化胜地和有关企业走访,还走访了四川航空公司,时任副总经理于修道热情接待我们一行,令人难忘。我们一行还在四川开会期间,广州传来消息由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于宁接任华南分社社长,从李仁臣老社长处分管华南分社全面工作。记得2003年7月30日上午,于宁社长在全分社职工大会要求:“学习、团结、创新、抓实”4条,继往开来,开拓创新。他是忠厚长者,提携后辈,我此次再版《独立思考》他专致函祝贺。
时任省委老干局处长的杨清报同志是我的大学同学,2004年4月在他的安排下,到从化温泉广东省干部疗养院组织新闻座谈会,粤北两市所属各县(市、区)的新闻秘书、市委宣传部分管副部长参加,还请分社编辑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还特邀清远骆雁秋老,省纪委、秘书长张宇航等到会指导,这次会议有利沟通分社与粤北各地的联系。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与粤北记者站全体同事经过四年的艰苦奋斗,凝心聚力,在粤北地区和分社都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也标志着记者站工作从“人间词话”第二阶段转入第三阶段。
此外,因为粤北记者站与韶关市及所属各县市(区)良好的工作关系。2005年7月,我还邀请分社华南三省(区)记者站负责人会议在韶关举行,受到时任韶关市委覃卫东和各有关县区的领导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
- 标签:本站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
-
我在人民日报那十年(之四)——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001年新年伊始,分社决定将我派到粤北韶关、清远两市筹建记者站,担任站长
-
支持刚性需求和合理改善坚持“房住不炒”和保民生
预计下半年,在因城施策框架下,各地继续优化行业和市场纾困政策,将“三保”和“三稳”(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结合起来…
- 最高检:开展反垄断领域公益诉讼 重点关注民生保障领域
- 华媒:民生成问题意义深 多方面巩固民心
- 全国首例!民生信托940万资金池产品违约控股股东中国泛海被判承担连带赔偿局外人
- 民生是最好的试金石
- 便利蜂为上海市民提供民生紧缺品 已累计服务近百个社区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