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民生

民心所指就是民生所向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8-1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民生是中国党执政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民心所指就是民生所向。无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程度,无论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都要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巩固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民生事事事关心,枝叶情紧紧相连。广大党员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真心服务群众、耐心引导群众、团结带领群众,将思想自觉上升为行动自觉,持之以恒地做、坚持不懈地干,把每项民生工作落到实处,擘画群众美好未来的幸福画卷。要努力提升为民服务的本领,勤学书籍成为“理论通”,实践磨炼做个“多面手”,谦虚求学当好“小学生”,汲取群众智慧、凝聚群众力量,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路径,凝聚团结奋斗未来的磅礴力量。

  广大党员干部要走出办公室,到基层一线了解实情、体察民情,把察民情访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第一步,打通基层“最后一公里”。多坐坐百姓的“热板凳”,多钻钻百姓的“矛盾窝”,多听听百姓的“心里话”,多算算百姓的“生活账”,才能知晓群众安危冷暖、感受群众所思所忧、洞悉群众急难愁盼,找准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诉求最集中的突出问题,建立“需求清单”。弄清楚群众最关心的难心事、烦心事,才能精准办好为民实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利益再小的事也是大事。党员干部必须主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管理发展变化,坚决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正当权益。我们要切实把握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现阶段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以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多办一些顺、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特别是认真研究解决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切实帮助他们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切实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党员干部要善于收集群众反映的焦点问题,通过真查找、细分析,将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难题,列入整改任务清单。从关系群众切实利益的这些“小事”入手,不放过与群众有关的任何细枝末节,对群众反映的这些“小事”一个个分析、一件件解决、一点点累积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当群众看在了眼里,自然就会记在心里。(尹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