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民生

2022年这些民生领域将持续改善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8-2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 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

  冬日的阳光洒落,岁末将至。再过10多天,我们就要向2021年挥手告别,向2022年说声“你好”。新的一年,你有哪些新期待?你会更加关注什么?是就业、工资,还是住房、养老?

  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并围绕百姓关心的民生热点问题,释放了一系列重要信息: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

  2022年,我国将如何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怎样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如何帮助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转型发展?

  “我报考了公务员职位,年后出结果,说实话心里挺紧张的。”北京某高校2022年应届毕业生杨杰告诉记者,除了选择继续深造的同学外,他身边大多数同学都在积极投简历、找工作,其中有不少参加企业校招的同学已经被录用。“虽然竞争很激烈,但我们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他说。

  今年以来,我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好于预期。1至10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33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总体平稳,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基本稳定,脱贫劳动力务工总量持续增加。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全球经济复苏和新冠肺炎疫情发展仍然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国内经济稳定恢复的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较大。专家称,散发疫情导致部分接触性、聚集性服务行业恢复受限,用工需求偏弱;劳动力市场高技能人才短缺,企业“招工难”与劳动者“求职难”矛盾交织;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仍然突出。

  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此外,受海外疫情影响,大学生留学意愿降低,更多将目光投向国内职场。

  正如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所说,稳就业,特别是做好大学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仍然是明年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抓好重点群体就业,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

  广大市场主体为稳就业提供了重要保障。“落实稳岗扩就业是中央企业一项重要的任务。”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党委、总经理张振高表示,明年保利集团将继续扩大招聘规模,深挖岗位需求,带头吸纳就业。此外,适当向特殊群体予以政策倾斜,积极帮扶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士兵等特殊群体,优先保障脱贫地区、民族地区特殊群体就业。

  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宋鑫表示,今后将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精准发力,确保就业大局总体稳定。要全力稳岗位,抓好延续实施的减负稳岗扩就业等政策落实,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鼓励引导各类群体投身创业、带动就业,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就业服务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全面实施未就业毕业生实名服务,拓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就近就业增收渠道,加强对困难群体就业援助;推进金秋招聘月等服务活动,促进市场供需匹配。

  “上个月,我刚和朋友合租了一套新房子,平摊下来,每月要交3000块钱左右的房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在北京一家企业上班的90后顾玲说,她最近正在关注共有产权房等项目,打算明年买一套。“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窝,是我的‘小目标’,这几年我一直在努力,相信会实现的。”她说。

  怎样更好满足老百姓的住房需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在王昌林看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与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并不矛盾。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就是要“稳”字当头,在发展中解决房地产市场面临的一些问题。

  “‘房住不炒’既包括抑制‘炒’,也包括支持‘住’,这个定位有利于夯实房地产长期平稳健康发展的根基。当前形势下,这对于提振市场信心、稳定市场预期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说,相关政策措施有利于满足居民更高质量、更多样化的合理居住需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要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专家认为,优化生育政策的核心在于释放家庭生育意愿,这需要社会各界通力协作,提升社会化服务的支撑能力,缓解家庭生育、抚育压力。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宏伟表示,提升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有利于养老保险制度健康运行、推进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

  “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全国人民长期艰苦奋斗。”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说,要发挥好第三次分配作用,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但不能搞道德绑架式“逼捐”。

  日前,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发布公告称,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2021年第四季度部分税费。“国家出台的缓税政策很及时,我估算了一下,预计能帮助我们公司缓缴税款15万元。这样一下子就盘活了流动资金,大大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重庆市一家制造业小微企业的财务负责人说。

  据统计,目前,我国市场主体已达1.5亿户。其中,企业4600万户,99%以上的企业是中小企业。

  当前,受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影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特别是近期受原材料价格高企、融资难、回款慢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主要经营指标增速放缓,生产经营面临多重考验。此外,专家分析称,明年我国小微企业困难会更大,要为实体经济让利,为小微企业让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面向市场主体实施新的减税降费,帮助他们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恢复发展。加大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

  “微观主体对宏观经济稳定具有基础性作用,是政策效果的受益者和‘阅卷人’。”韩文秀说,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比如加大增值税留抵退度,实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还要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有效治理恶意拖欠账款和恶意逃废债等行为,为企业竞相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规划所创新部主任李耀华认为,推动政策落实落地落细,要加强精准“滴灌”。在细化措施、做好服务、优化环境方面下功夫,广泛集聚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和社会化公益服务资源向更多中小企业倾斜。比如,针对小微企业,更多考虑“保护生存”;针对中型企业,更多思考“促进发展”。同时,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压茬推进专项督查与面上检查,持续开展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估。发挥地方探索实践的主动性和创新性,鼓励地方抓紧出台配套政策,力促各项“助企惠企活企”政策措施办得实、落得下。

  “要滚动制定办实事清单。”李耀华说,着重关注生产经营成本攀高、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创新资源结构性错配等各类新问题新挑战,及时做好风险应对的政策储备清单,稳定和提振企业发展预期与信心。进一步扩大减税降费惠及范围,确保直达更多市场主体;尊重企业家精神,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规范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自然人保证担保行为,让中小企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今年我国就业基本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但就业结构性矛盾分化趋势有所加重,重点就业群体就业心态呈现新变化,中小微企业等就业主要创造者仍受到疫情影响,就业形势依然面临一定挑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围绕保市场主体,做了三个方面的重要安排:一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大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力度,为市场主体提供一个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二是持续实施惠企助企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解困;三是深入推进实施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政策,进一步破除制约市场主体发展的不合理因素,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产权和合法权益,建立一个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当前,重点需要解决的是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加快长租房、保障性住房建设。房地产业要探讨多渠道供应的新模式,不仅要提供增量租赁住房,更重要的是把存量住房利用好,把低效利用的厂房、商办类等允许改建的存量房屋利用好。同时,在制定租赁住房供应规划时,一定要与产权住房供应结合起来通盘考虑。(姚亚奇、刘坤整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