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智库 深刻理解和把握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日益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新时代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坚持以习总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把握和落实“因地制宜”“融合农文旅”“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等关键,不断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近日,习总在广西考察期间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在这一重要论述中,习总鲜明提出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因地制宜”“融合农文旅”“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这些关键词多次出现或蕴含在党的以来习总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系列重要论述之中,体现了习总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持续关注和悉心指导,蕴含着深刻的理论思考和现实考量,对新时代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因地制宜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根本之策。2019年9月,习总在河南考察期间强调,“发展乡村旅游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此次在广西考察期间,习总再次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对乡村旅游而言,因地制宜就是要立足当地基础条件、资源禀赋、市场需求等实际,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项目,不是简单的“涂脂抹粉”,也不是一味的“照搬照抄”,更不是粗暴的“大拆大建”。因地制宜是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正确的打开方式,也是解决部分地区乡村旅游同质化、简单化、无特色等问题的根本之策。只有坚持因地制宜,乡村旅游发展才能获得持续的生命力。
融合农文旅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方向。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农业是乡村旅游的“本源”所在。乡村旅游本质上就是农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催生的产物,多产业的融合共育必然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今年3月,习总参加十三届全国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品牌化,并同发展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增加农牧民收入。”此次提出“融合农文旅”,表述更加简洁,内涵更加丰富。从“农旅”到“农文旅”,凸显了文化要素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有利于解决乡村旅游“乡土味”不足、文化内涵不高的问题;从“结合”到“融合”,力度更大、程度更深、范围更广,对于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出现的规划设计与管理运营、项目建设与产业发展等“两张皮”现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增加农民收入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目标。2018年4月,习总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要鼓励和扶持农民群众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庭院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2020年6月,习总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视察时强调,“要探索建立更加有效、更加长效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乡亲们持续获益。”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从认识层面肯定了乡村旅游作为增加农民收入重要渠道的地位和作用,从方法层面对乡村旅游如何帮助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提出了明确指导。
特别是此次提出“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对于保障农民群众在获得土地流转及闲置房屋出租租金、参与旅游服务劳务酬金等收入基础上,持续获得乡村旅游品牌化运作、规模化经营带来的各类“分红”具有重大意义。这样既稳住了“存量”,又开辟了“增量”,最终提高了“总量”,让乡村旅游产业效益能够持续流进农民群众的钱包,从而有效避免“富了老板、丢了老乡”现象。这蕴含着乡村旅游发展“为了谁”的根本价值追求,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对于正确把握乡村旅游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总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日益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新时代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坚持以习总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把握和落实“因地制宜”“融合农文旅”“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等关键,不断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 标签:本站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
-
民生智库 深刻理解和把握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日益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
关于公开征集2022年度拟办民生实事的公告
为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拓宽集中民智、反映、凝聚民力的深度和广度,切实把民生实事办成顺应、贴近民情、排解民…
- 如何理解新时代“强起来”的深刻内涵
- 代表对民生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更加关注
- 如何正确理解促进人民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
- “就业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低线级地区展现活力为就业增长提供广阔空间
- 【聚焦】划重点!这些民生大事与您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