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民生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回应当前6大民生热点问题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10-2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专家称明年粮油价格不会大幅上涨。图为10月16日,南京市民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粮食行业成就展会参观。新华社资料图片

  近期,粮食、食用油、猪肉等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通胀预期开始升温。对此,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就当前价格形势、重要商品价格走势和价格改革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国内粮食价格不会出现持续大幅度上涨,食用油价格也将在目前价位小幅波动,判断明年出现明显通货膨胀依据不足。

  针对今后一段时期粮食价格还会不会继续上涨的问题,该负责人表示,国内粮食价格不会出现持续大幅度上涨,国家将继续加强粮食市场调控,引导市场粮价温和上升。

  他指出,我国粮食连续六年丰收,库存充裕。目前国有粮食企业原粮总库存超过4500亿斤,库存消费比达40%以上,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17%~18%的安全线水平,库存结构也很合理,分布比较均衡,粮食市场供应是完全有保障的,国内粮食价格不会出现持续大幅度上涨的情况。

  同时对于有媒体称,近几年粮食价格上涨,加工企业等中间环节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农民却没有得到太多好处的观点,他认为,近几年来,国家逐步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加强粮食市场调控,在粮食连年丰收的情况下,粮食价格始终保持了温和上升的良好态势,避免了谷贱伤农情况的发生,农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粮食价格上涨带来的实惠。

  据国家发改委监测,2007年、2008年和2009年1~11月,成品粮涨价幅度小于原粮收购价格上涨幅度。他说,这说明加工等中间环节加价不仅没增加,而是减少了。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大米、面粉加工销售是一个竞争性市场,原粮涨价增加的成本难以通过成品粮涨价完全转移,也就是说粮食加工企业自行消化了一部分粮食收购价格上涨因素。

  他指出,粮食价格一头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另一头关系到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因此,国家调控粮食市场的目标,是使市场粮价温和上升,以补偿农民种粮成本增加,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同时又不对居民生活和物价总水平造成太大影响。

  谈到近期国内食用油价格上涨及其原因,该负责人指出,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60%依靠进口,国内食用油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预计后期国内食用油价格将在目前的价位上波动,波动的幅度不会太大。

  他分析指出,2009年国内市场食用油价格走势与国际市场基本一致,但波动幅度要小于国际市场。近两个月,国际市场大豆、豆油价格上涨较多。12月上旬芝加哥大豆、豆油期货价格分别比9月下旬上涨13%、16%。由于国际市场大豆、豆油价格上升,国内食用油加工成本增加,影响近期国内食用油价格上涨,目前价格水平总体上仍比上年下降较多。

  据国家发改委监测,12月上旬36个大中城市大豆调和油价格平均为每桶(5L)52元,比去年12月份的56.7元低8.3%,比去年3月份最高价71.3元低37%。今年1~11月平均来看,36个大中城市豆油和菜籽油零售价格仍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28%和23%。

  这位负责人表示,从国际市场看,2008/09年度全球油料市场供大于求,价格下跌较多,2009/10年度世界大豆产量预计增产近4000万吨,增幅达19%,将创历史新高。全球油料市场将继续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后期国际市场油料油脂价格上涨空间有限。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国际市场油料油脂价格受石油价格变化、美元币值升降、投机资金炒作等因素影响较大,也不排除某一时期价格出现较大幅度波动的可能性。

  从国内市场看,今年以来我国大豆进口总量增加较多,1~10月累计进口大豆348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3.2%,12月我国大豆单月进口量将创历史新高,目前油脂加工企业原料和成品库存均比较充裕,国内油料油脂市场供应是有保障的。

  他表示,国家发改委将继续加强食用油市场价格监管,加强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散布涨价信息、串通涨价、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等不正当价格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利益。

  最近,水、电、油、菜、肉等价格相继上涨,有业内人士预测明年会出现明显通胀。对此,该负责人指出,近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部分地方粮食、蔬菜、猪肉等食品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水、电、成品油等政府管理价格也有一定幅度调整,但据此断言明年会出现明显通货膨胀依据不足。

  他分析指出,在总需求相对不足的情况下,特别是某些行业存在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情况下,单纯的货币供应快速增加引发实体经济通胀的可能性较小。

  同时,近期粮食价格上涨主要是国家适当提高最低收购价、实行临时收储政策等综合措施作用的结果,猪肉、食用植物油等商品价格上涨主要是前期价格下降过多后的恢复性上涨,蔬菜价格上涨主要是季节性波动以及前段时间恶劣天气的影响。应该说,农产品价格适度上涨,有利于缓解农民生产效益偏低的状况,有利于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目前,我国粮食、猪肉、食用油都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储备体系,库存和供应都是充足的,继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另外,政府管理价格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较小,且在出台调价措施时政府注意采取多种方式缓解价格上涨对物价水平、居民生活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影响政府管理价格的调整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不大。

  “综合上述因素,今后一段时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将继续保持基本稳定的态势,出现明显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他说。

  近期部分城市调整了城市供水价格,幅度较大。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时指出,供水价格调整的原因重点是解决污水处理费偏低的问题。

  他指出,目前我国仍有约四分之一的设市城市和71%的县城未建成污水处理厂,相当一部分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负荷率不足30%,其中70%是由于资金不到位、污水收集管网不配套造成的。目前仍有很多地区污水处理费不足以弥补治理成本。按照我国多数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标准1级B计算,污水处理的平均成本约1.1元/吨(不包括管网建设和污泥处置成本),而截至2008年底,全国36个大中城市对居民收取的污水处理费平均只有0.7元/每吨,尚未达到国务院2007年《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中规定的“污水处理费吨水原则上不低于0.8元”的要求。同时,随着排放标准的提高和污泥处置费用的增加,污水处理成本仍有可能上升,现行污水处理费标准总体依然偏低,这是近期部分城市调整水价的主要原因。

  此外,他也指出,近些年来,我国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有所提高,水资源的稀缺程度有所体现,也是水价调整的一个重要因素。

  到12月9日,距离上次国内油价调整的时间已经有22个工作日。对于近期油价会否调整的问题,该负责人明确指出,国内油价不具备调整需要的条件,暂不调整。

  该负责人指出,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才可能调整。11月10日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以来,国际市场油价高位震荡后出现回落,但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参考的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仍有所上涨,与11月10日调价时相比,涨幅为1.85%。因此,国内油价不具备调整需要的条件。

  他同时表示,今年4月份以来,国家对成品油价格进行了适当调控,压缩了成品油价格上涨的幅度,11月10日上调后的成品油价格对应的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仅为67美元左右,比同期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7~8美元。

  我国天然气资源相对匮乏,近年来国内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多个城市出现天然气供应紧张现象。对此,该负责人表示,国家正着手研究,拟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国内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缓解天然气市场矛盾。

  他说,目前国内天然气价格存在几个突出矛盾。一是国产气价格与可替代能源价格相比偏低,各地纷纷进行煤改气、油改气,争上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加工项目,导致部分地区天然气供求矛盾较突出。二是随着进口气量的增加,进口高气价与国产低气价的矛盾日益显现,即使价格较低的中亚进口气价格也比现行西气东输一线门站价高出一倍左右。三是价格体系不尽合理,部分气田还存在价格“双轨制”现象,对用户按类别分别定价,不能体现公平的原则等。四是为适应管道快速发展形成多气源、多路径网络供气的形势要求,天然气价格机制急需完善。

  近期国内食用油价格上涨,被认为是人为操纵的结果,食用油企业所称的进口大豆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增加的理由不成立。有关人士透露,4家跨国公司掌握着全球粮食运销,国内70%以上的榨油企业都被跨国粮商控股或参股。

  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副司长周冠华介绍,目前掌握全球粮食运销的是4家跨国公司,分别是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ADM公司与新加坡丰益集团共同投资组建了益海嘉里集团,在国内控股的工厂和贸易公司已经高达38家,还参股了鲁花等国内著名的粮油加工企业,堪称全国最大的粮油加工集团。

  目前,国内70%以上的榨油企业被跨国粮商或控股或参股,已经形成了四大粮商控股或参股金龙鱼、福临门、鲁花等主要品牌的局面。此次涨价幅度较高也是最早开始涨价的金龙鱼等品种,正是四大粮商旗下或者是控股的品牌。

  生产商支持涨价最主要的理由,就是进口大豆主产区南美今年遭遇到了旱灾,国际大豆交易量跌价升,带动了国内大豆价格上涨。

  黑龙江龙江福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宋胜斌认为,油价上涨与进口大豆价格的上涨并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人为利益因素成为本轮涨价最主要的原因。

  社科院经济专家李国祥认为,“价格上涨应该是缺乏支撑的。”根据美国农业部的估计,今年世界大豆供给增长16%,是大幅度增长。

  由此可以推断,推动这轮食用油价格上涨的并不是成本上升,而是一些企业人为操纵的结果。它们只不过是拿成本上升做幌子,获取更大的利润。(北京晚报)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