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民生

2020社会民生新闻回顾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11-1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2019年12月27日,云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针对市民关心的“中考招生制度怎么改”问题,记者采访了玉溪市教育体育局相关专家,并于1月8日刊发《中考招生制度怎么改?专家进行解读》一文,及时回应了市民关切。

  创建市级“放心肉菜示范超市”是2019年玉溪市政府10件惠民实事“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截至2019年11月底,我市共有19家超市通过评审验收,为市民“舌尖安全”提供更进一步保障。1月15日,本报刊发消息《全市19家市级“放心肉菜示范超市”挂牌》,受到市民关注。

  1月12日,在广州举行的2019―2020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全明星周末扣篮大赛中,来自玉溪的彝族小伙矣进宏技惊四座,勇夺冠军。本报1月16日刊发《玉溪小伙勇夺CBA全明星周末扣篮大赛冠军 系首个获得该赛事冠军的草根选手》,让玉溪的彝族小伙矣进宏“火”了一把。

  3月1日上午,在玉溪市公安局支队车辆管理所春和便民服务站举办的云南省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电子凭证首发式上,玉溪车主廖伟宏领到了我市首张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电子凭证。本报于3月3日刊发《本月起玉溪实行机动车检验标志电子化 系全国首批16个试点城市之一,为云南省唯一一个试点城市》一文。

  2018年全国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有序推进‘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完善配套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加装电梯。”首次将加装电梯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那老旧小区是不是都能安装电梯?要满足哪些条件?怎样安装?本报4月15日刊发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让住户上楼不再难》一文,解答了市民的困惑。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不少市民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公筷公勺慢慢走上市民的家庭餐桌,我市部分餐馆也开始推行公筷公勺。8月14日,玉溪市文明办发出《玉溪市“文明节俭用餐 反对餐饮浪费”倡议书》。本报自5月18日起连续刊发《公筷公勺上餐桌 文明新风渐吹来》《玉溪: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等文,大力倡导餐桌文明新风。

  孝老爱亲、敬业奉献、勤奋学习、向善向上……他们,是广大市民和学生见贤思齐的榜样。从年初起,本报就持续聚焦那些受到表彰的道德模范和新时代好少年的先进事迹,让广大市民从他们各自不同的经历中,读出他们对孝敬、友善、节俭、诚信等传统美德的坚守,弘扬和传递民族精神和时代正能量。

  小小“菜篮子”,关系百姓大民生。随着市场肉蛋价格双降,玉溪市民减轻了不少经济负担。6月10日,本报刊发《农副产品应有尽有 水果蔬菜价格平稳 肉蛋价格双降为市民“菜篮子”减负》一文,对此进行了采访报道,让广大市民及时了解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走势。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停车难”“停车乱”成为困扰城市交通发展难题。停车难如何破解?本报6月22日刊发的《智慧停车为市民出行赋能》给出了答案:玉溪正积极探索智慧停车管理机制——地磁传感器、高位视频、手持PDA及道闸等停车方式的上线,让车主开车出门更加方便。

  今年5月,十三届全国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这部关系百姓民事权利的法律宝典成为当务之急。本报从6月22日起推出《聚焦民法典·以案说法》专栏,陆续刊发《孩子校园活动受伤谁来赔?》《遭遇侵权,民法典如何定分止争?》《居住权入法:以房养老有了法律支撑》等文,让民法典更好地走进广大市民心里。

  去年10月以来,支付宝哈啰、青桔、阿拉丁等三个品牌的共享单车进驻玉溪,为市民带来骑行便利。本报2020年6月24日刊发的《共享单车:规范管理才能“骑”得更远》一文,就共享单车运行现状、管理难点和痛点、如何出台政策进行规范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采访报道。

  7月1日起,玉溪在全市推广发行智慧车牌,玉溪成为汽车电子标识社会化发行全国首发城市。针对市民关心的什么是智慧车牌、它有什么好处、怎样办理等问题,本报7月1日刊发了《智慧车牌全市推广 九大功能方便市民》《一张图教你办理智慧车牌》《智慧车牌便利初体验》《哪些车辆需要安装智慧车牌?》等稿件,以体验、图表等形式和内容一一进行解答,让诸多答案一目了然。

  6月19日,在团市委、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及峨山县相关部门的安排下,87岁的杨庆生老人来到峨山县大龙潭乡大龙潭小学、甸中镇大寨小学,为自己捐赠的爱心书屋揭牌。本报于7月20日刊发了《捐款20万元建爱心书屋 耄耋老人圆了助学梦》一文,讲述了杨庆生老人捐赠爱心书屋的前因后果和感人故事。

  7月29日上午,玉溪高山国际健身中心出现感人一幕:一位老人突然昏倒在地,正在健身的马骞见状连忙跪地用嘴将老人嘴中的口痰吸出,并给老人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将老人从死亡边缘抢救了回来。本报8月5日刊发《六旬老人昏倒在地 热心市民跪地抢救》一文,对这一见义勇为的好人好事进行了报道。

  “点点手机,废品收购人员即上门服务。”9月以来,一种废旧物品回收新方式进入广大玉溪市民的视野,较之从前沿街吆喝收废品的个体行为,玉溪新出现了三家回收平台。9月14日,本报刊发了《玉溪开启“互联网+废品回收”新时代》《“互联网+废品回收”模式受欢迎》等文,对这三个平台的服务质量、便捷性、公平性、专业度等进行了采访报道。

  2019年,上海市开始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随之垃圾分类的浪潮席卷全国。生活垃圾怎么分类?怎么扔?扔在哪儿?11月16日,本报集中刊发《红塔区:生活垃圾分类进行时》《“智能”力量推进垃圾分类》《200余个烟头收集器亮相街头》等稿件,聚焦今年5月红塔区启动的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12月1日起,在红塔区辖区内的医院、车站、旅游景区、学校、体育场馆、文化场馆等配套建设的停车设施,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收费标准的出台凸显了公益服务性,也能更好地对全区的公共停车位进行管理。12月2日,本报刊发《红塔区制定公共服务单位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标准》一文,对具体价格调整情况进行了报道。

  残疾人是特殊群体,也是备受关注的群体。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道上,他们绝对不能少。本报自12月9日起连续推出关心救助残疾人系列报道《助残脱贫,我们共奔小康》《教育助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医疗助残:扬起特殊群体的生活之帆》等,充分展示了助残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和广大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现在玉溪怎么样?将来应该怎样发展?就这些问题,记者深入采访,自7月29日起连续推出了《在外地的玉溪人:期待家乡成为宜居宜业之城》《在玉溪的外地人:期待玉溪明天更美好》《规划与管理并重 建人民满意的城市》等文,让广大市民畅谈对玉溪的期盼和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建议。

  自今年7月以来,我市与全省同步开展以“清垃圾、扫厕所、勤洗手、净餐馆、常消毒、管集市、众参与”为主题的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本报连续推出不同体裁的报道,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进行集中宣传、解读,全面宣传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推进该项工作的成效亮点、典型经验做法,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新风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