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民生

民生新闻:社会新闻的骄子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2-0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内容摘要:中国新闻(单指社会新闻一类)的发展经历了时政新闻——社会新闻——民生新闻——公共新闻的成长道路,因此,从其由诞生到完善这样一条发展之路来考查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成为可能。事实上,他们正是基于前者的缺失应时而生的,民生新闻是针对社会新闻的缺失而产生,公共新闻是针对民生新闻的偏颇而发韧的。但它们绝不仅是对前者简单的补充,而是内容与形式上的突破与创新,并成为当时一种崭新的新闻生态标志,日渐得到人们的认可与青睐。

  在中国新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远在西周的“消息”、唐宋的“新闻”一词开始出现,还是现在时髦的“民生新闻”、“公共新闻”的盛行,新闻这种文学体裁的发展变化都与时代相呼应,不仅是新闻媒介和传播理念的发展进步,更是新闻体裁自身在继承发扬中的突破和改革。就像人类的子嗣传承关系一样,新的生命总是源于母体并脱离母体而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个体自立门户的。社会新闻、民生新闻、公共新闻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正是存在着这种关系而在生生不息的更替变换中创新发展,逐步成为新的新闻语体而流行于世,贡献于社会与人类。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快,人类社会的改革发展步伐也正以加速度的方式向前迈进。中国的新闻事业也同样搭载着这辆历史快车经历着同样的时代际遇,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由萌芽走向成熟。据著名新闻传播学家、复旦大学已故教授王中先生考证,在我国,“社会新闻”作为一个新闻学术语和相对独立的新闻类别,大约始于1920年代前后。当然,社会新闻早在有了自己明确的“身份”之前,即几乎从人类新闻传播事业一开始,就成了新闻报道的一部分。而且,新闻媒体越是更多地面向普通大众,社会新闻在所有新闻报道中占的比例就越大。

  我国的大众传媒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起到“党和人民的喉舌”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同志在南巡谈话中后,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社会新闻不仅是对“打开电视尽是会议”的一种拨乱反正,逐渐在电视及至平面媒体上崭露头角,而且形式上采用了现场采访的方式,立刻吸引了很多的观众。一直高高在上的媒体终于屈尊纡贵地放低了姿态,报道的内容涉及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尤其是记者的采访开始倾听百姓的说法,老百姓在媒体上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使老百姓有了很大的文化认同感。90年代初期的广电城市台和中期都市报纸的急剧发展,更是推动了这股“社会新闻”热。

  随着城市化进程,整个社会结构进入了转型期,市民阶层的发展刺激了对“社会新闻”的需求。市场环境下,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又使这一需求放大,“受众本位”的观念被提出,强调收视率,重视受众调查。但是,新闻媒体越是以“市场”为导向,越是以“眼球经济”为驱动力,新闻传播业的竞争越是趋向于激烈,社会新闻也就越有可能滑向诲淫诲盗、“污染餐桌”的泥沼——虽然这两者并不一定天然地划等号。

  就我国近20年来的新闻传播实践来看,社会新闻的名声、形象越来越差,越来越为人所诟病,也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我国(),媒体为什么不早不晚,偏偏在20世纪末和新世纪之初鲜明地打出“民生新闻”的旗号?恐怕不能简单地说它仅仅是对一种“学术语”的借用,事实上与中国当代新闻人要极力避免社会新闻的“恶名”有着重要关系。

  2002年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推出了《南京零距离》,两年后,成都等地的《第一现场》、《成都全接触》、《直播60分》、《今晚8:00》、《绝对贴近》等栏目的兴起,引发了社会新闻发展的第二波。这次社会新闻的复兴高举着“民生新闻”的旗号,为大众传媒的发展开拓了新思路。关键的是无论业界和学界对“民生新闻”的认识,都对传统的新闻概念和媒体自身认识有了突破和发展。

  遗撼的是在媒体一哄而上的“民生新闻”热后,同质化竞争和低层次的简单重复,使一些名牌栏目受视率和影响大减。民生新闻栏目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就会面临一个难以逾越的困惑:一个小区停水停电是民生新闻,另一个小区停水停电还是民生新闻吗?因此一些新闻界同行指出,很多民生新闻新闻性不强。要在众多的“民生事件”中寻找新闻性,有时会陷入尴尬的境地而且媒介的职能也受到了质疑?。

  一些业界人士对“民生”和“新闻”的关系进行了反思,对媒体自身进行了重新审视。认为大众媒体需要一种新的形态来完成转型,“公共新闻”也就应运而生了。2005年底江苏卫视在《1860新闻眼》栏目开播一周年之际,公然打出“公共新闻”的旗号,宣称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比“民生新闻”更为宽广的道路——“公共新闻”。认为与“民生新闻”不同,它是在国家公共意识日益强化的大背景下对党和政府执政理念的新的阐释和传播,强调的是媒体力量在公共生活领域的导向与介入,意在通过媒体搭建的公共平台,塑造人民的公识以及公民的公共意识,协调公共生活,提高公众应对社会问题的行为能力,缓解矛盾,化解冲突。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中国新闻(单指社会新闻)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这样一条道路:社会新闻(1920年前后)——民生新闻(2002年)——公共新闻(2005年)。“公共新闻”形式在当下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的是中国新闻改革的未来走向。

  要寻找事物之间的关系,就要寻找一条合理的标准。现在,业界对民生新闻有着不同的说法,综合起来不外乎这样一些观点:一是对民生新闻的界定有分歧;二是对社会新闻、民生新闻、公共新闻两两之间的关系众说纷纭。要正确地认识彼此之间的联系,只有找到一种合理的分类方法才能得出较为科学的结论。从上面的论述中,笔者认为借鉴这种类似于人类的子嗣传承关系来分析它们是可行的。《新华汉语小词典》这样解释“子嗣:儿子,继承人”,“传承:传递继承”。子嗣传承,也就是指后代一辈一辈地不断繁衍继承,不断向前发展,其最大的特点是同源同宗,但是不同的个体。

  按传统的新闻分类方法来区分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已经不能理清人们的思路了,正如周炯在《意识形态梳理与主流媒体构建》一文中对此的评说的那样,民生新闻“几乎涵盖了所有新闻报道形式”。

  自深圳报业集团的子报《晶报》在2001年创刊不久打出“以民生新闻为特色”的宣传口号之后,随后南京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也靠打“民生”牌受到广大市民的追捧,“民生新闻”因此遍地开花。然而笔者不能苟同的是,“民生新闻”被演绎成一种新的新闻品种,滥觞者开始把这一名词和传统的社会新闻、时政新闻对立、割裂开来。“民生”是与“国计”相对应的名词,“国计”是指国家经济,“民生”则指人民生活。关于“人民生活”的新闻,仅从词义上判断,就不能概括成“既有社会新闻、也有监督、还有生活资讯,甚至时政新闻”的新闻结构。如果将民生新闻概括为:“就是反映民众生活的新闻”。那么让人疑惑的是,社会新闻、时政新闻、经济新闻难道不反映民众生活吗?

  如果简单的把“民生”和“新闻”这两个词联系在一起,“民生新闻”就可以理解成“反映民众生计的新闻”。而“从广义上说,所有新闻都是为了民众和民众关心的,因此,应该都是民生新闻”。也就是说,无论是时政新闻、社会新闻、法治新闻,还是财经新闻、娱乐新闻、科教新闻,只要它是为了民众和民众关心的,并且反映民众的生活,就都可以被称作“民生新闻”。从这个层面上讲,民生新闻涵盖了被赋予“民生精神”与“民生情怀”的所有新闻。

  单就字面定义而言,它在新闻中的分类应该是属于题材的范畴,但在实践过程中,它又不是一个简单的题材概念,而成为一种特定的新闻报道方式。它既具有题材内容上的共同性,同时也包括一些外在形式上的共同点。实际上,民生新闻包涵了传统新闻体裁所能涵盖的方方面面的内容,除了日常社会新闻外,还可以涵盖于地方百姓最直接相关的政策服务资讯,有与时政新闻、社教新闻的交叉,还可涵盖一部分消费、经济信息;就传播者和传播形式来说,它又深蕴着传播者的人文关怀、人本思想,含有浓厚的俗文化及本土特征,为地方百姓平民所喜闻乐见。

  我国近代报刊上的社会新闻出现很早,据查现有资料,明朝的“邸报”上曾报道过万历戊戌年间两个盗窃国章的贼摔死在阴沟里的事情。嘉宗天高年间出版的一份《京报》上,报道北京一个库爆炸的新闻,到1861年的《上海新报》,社会新闻已占有不少篇幅。

  在旧中国报纸上的社会新闻,较多篇幅是宣扬、抢劫、凶杀,甚至利用新闻报道,揭人隐私,人身攻击,用曲折、离奇、噱头等手法,迎合一部分小市民的低级趣味,填补那个病态社会空虚的精神生活,滋长一些人的幸灾乐祸的奇特心理。

  在我国无产阶级报纸上,社会新闻的发展曾经几起几落,经历过颇为复杂的历程。特别是近些年来,社会新闻得到长足发展。社会生活类报纸如雨后春笋,许多大报大刊也相继办了“双休版”、“星期天版”、“休闲版”等,加大社会新闻的宣传报道力度。

  但是,就我国近20年来的新闻传播实践来看,社会新闻的名声、形象越来越差,越来越为人所诟病,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民生新闻鲜明的价值指向--关爱民生,显然比那些诲淫诲盗、“污染餐桌”的社会新闻前进了一大步。

  这说明民生新闻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受众对社会新闻的不满,是社会新闻的发展变化并以自身为基础催生了民生新闻的诞生。

  民生新闻也是近年电视业内的一个概念,就共时性的概念定义来说,这个概念是从报业横向移植而来。但就历时性的演进来看,仍然可以从电视新闻内部找到其源流关系。它最早应该说是从电视动态新闻中的社会新闻发展演变而来,在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演变成为都市新闻,之后又与都市新闻中的经济、财经、法制、娱乐等新闻题材相分离,独立成一种新闻形式。它的题材主要包括原有的社会新闻中的多数关系到市民微观生活的各个方面,衣食住行、水电煤气、交通天气等各种与市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内容。

  面对风起云涌的民生新闻,人们狂热的心在逐渐冷漠,尤其是广大农民朋友。正如复旦大学新闻学教授李良荣认为,地方电视台处理这一类新闻(民生新闻)时更多的只是一种“市井新闻”,因此“民生新闻”称为“市民新闻”比较妥当。2003年“苏州十大民生新闻评选”备选的20条新闻全部是关于城市或城市居民的,而没有一条是关注农民的。

  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应该归为民生新闻的范畴,但是最近被拿掉了,同时段出现了一个大家想不到的《大家》。有资料介绍说,许多部长以上的领导见到中央台台长赵化勇,说你那《大家》节目好啊,真好。

  这无疑都说明民生新闻在理念和实务中已经暴露出许多不足,需要得到补充和修正。而公共新闻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应时而生的。

  “因为民生新闻的可消费性可能会局限在更倾向于报道社会新闻。” “民生新闻是把受众定位为老百姓或者大众,而公共新闻是公众,公众本身的内涵比大众应该说更具有某种社会含义,特别是公共新闻突出一些民权的问题,突出公众的权益的问题,这种理念是对民生新闻的一种提升。”

  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改革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1978年1月中央电视台开播的《新闻联播》,各地方电视台也相继响应推出“时政新闻”群或“国家新闻”群。199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创办早间新闻杂志《》、1994年4月1日开播《焦点访谈》、1999年5月17日播出《新闻调查》,“调查新闻”群或“深度新闻”群成为当时地方台借鉴与模仿的方向。而第三次改革浪潮被认为是“民生新闻”(或“百姓新闻”)的出现。一些专家因此认为,这三次改革其实可统一归结为中国电视的第一次新闻。

  把三次新闻改革的浪潮归结为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一次,表明了三次改革的某种同质性,三次改革基本上是在同一种层面上发生发展,强调的是新闻的“信息属性”。公共新闻使我们对新闻信息的物质性和事实性的关注转移到了对信息相关性和公共性的关注。传统信息属性的新闻理念突出的是单一事实和话语的精彩呈现;但是,公共新闻更加重视具有相关性信息的全面报道和阐释,试图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建立社会的公共话语平台,将人们汇聚到一个能够互相了解、认识和理解的空间,从而增进对现实社会整体的观照和建构。

  因此,我们可以清醒而准确地认识到,中国电视新闻第二次期待着话语主体的由“缺席”到“在场”的根本性转换,而完成这个转换的关键在于,是将新闻话语空间看成是“我们”通过“事实”说话的渠道,还是将其看作是“通”“情”“达”“理”的声音的广场;是将新闻话语空间看成由单一的话语主体主宰,还是将其看作是有多种话语主体的共同在场。新闻的话语空间从“”向“公论”的转化,新闻节目成为多种话语力量互动、对话、交锋和谈判的公共平台,从而从还原新闻的信息属性进而转向还原新闻的公共属性,这就是公共新闻所引发的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二次。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民生新闻无法按传统的单一的新闻分类标准来划分,在题材和内容上与社会新闻更接近些,而且其本身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由于社会新闻的发展变化所引起的。公共新闻是由传统的关注新闻的“信息属性”转向“公共属性”,是对以民生新闻为代表的传统的新闻语体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因而,应该说社会新闻、民生新闻、公共新闻两两者之间存在先后继承关系,有一种类似于人类的“子嗣传承”关系。

  正是由于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之间存在这种传承关系,使得两者在许多方面存在着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题材内容和写作方式上。

  从内容上看,民生新闻涉及的范畴与社会新闻大致相当,通常,社会新闻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角度出发,报道类似社会学所研究的范围及人与自然界中的奇异现象;而民生新闻一般就是“与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形态紧密相关的社会新闻”,像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日常的七零八碎、家长里短,都能在民生新闻中找到踪影。所以,对百姓生活中“小事”的关注,就决定了民生新闻节目的内容构成——即以地域新闻为主,同时还包括一些生活服务资讯,以及少量的与百姓关系密切或是影响力较大的国内、国际要闻。从这个意义上说“民生新闻是广义的社会新闻”。

  “民生新闻”的“民生”涵义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1)“民生”中的“生”可被视作民生新闻的内容层面,大众传媒对“生”的理解是统一的,基本可以概括为四点:生活(衣食住行),生存(生存权利),生计(国计民生),生命(尊重生命,人文关怀);2)“民生”中的“民”应该是民生新闻的主体,所有具有公民权利的自然人都可以被称为“民”,包括城市市民和农村的农民。尽管当前大众传媒对民生新闻“民”的内涵误解,导致了相关新闻报道的局限。民生新闻的内容优势在于它对准了一个以往在媒介呈现中屡被忽略的领域——日常生活领域。《南京零距离》制作总监景志刚认为“确认民生新闻,就是确认一种新闻生态的存在。”这种特别的新闻生态就是指民生新闻的独特内容:由一向专注于记录国家大事和国家行为开始转向深入挖掘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领域,民生新闻记录着百姓的生活状态、生活矛盾、情感困惑,在新闻报道中勾勒百姓生活全景图。

  毫无疑问,新闻资源已经成为目前媒体围绕收视市场进行激烈竞争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时政新闻由于受到“规则”的限制,承载的“导向责任”更为重大,因此新闻媒体利用此类新闻资源的空间有限。而社会新闻千变万化,记者采编的灵活度非常高,正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为民生新闻提供了丰厚的内容资源,民众在生活中种种遭遇都可以成为新闻:像交通事故、房产纠纷、家庭矛盾、管理部门的乱收费、弱势人群的无助际遇等等都成为了民生新闻的主要内容。而民生新闻正是通过报道他们的日常生活,力图呈现这些普通而真实的人们充满质感的生存状态和心灵体验,让新闻变得既好看管用又具有生活所赋予的厚度。

  民生新闻,仅从词义上判断,就不能概括“既有社会新闻、也有监督、还有生活资讯,甚至时政新闻”的新闻结构。其实,它只是“扩张”了的社会新闻,某些涉及经济领域的时政新闻经“软化”处理,也可以视为“民生”题材。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社会新闻的概念中找到答案。社会新闻是着重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反映社会生活、社会风气、社会问题发展变化的新闻报道。它要求以典型事例为主,注重人物活动和情节、细节,写作上讲究人情味和趣味性。目的在于布新除旧、扶正祛邪,净化社会风气,形成健康积极的社会。民生新闻的基调和具体表现手法与一般意义上的市民新闻或西方新闻界的“软新闻”类似,多采用一些符合普通百姓接受心理和能力的“软性”表达,在作品结构和语言上,新闻体裁和文学体裁的特点发生了融合,常常不严格按照新闻的结构来表达,语言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或更加口语化。

  这显然与传统意义上的时政新闻不同,它们都不再采用传统新闻中的经典写作方式。而代之以故事化、煽情化和悬念化的新闻叙述。它的导语常常并非清楚地交待五个W的问题,而是如讲故事一样地交待出一种悬念。虽然具体的报道形式具有很多变化,但都更加注重所叙述的新闻的故事性、戏剧性和新奇性。在评论性文字方面,不再流连于挖掘新闻背后的意义,并对观众提出指导性的意见,而是注意以幽默、调侃的形式进行一家之言式的评论,点到为止,寓庄于谐。尽力表现主持人的个性,不再代表客观真理对观众进行教化。

  什么是“民生新闻”呢?有人说:“就是反映民众生活的新闻”,即反映百姓生计、市民生活的新闻,把它称为在传统新闻领域之外发现的一块新。其实,它只是社会新闻中的一部分,而不能单独成为一个严谨的科学命题。这一点,从它包容的题材,比如社会公德、邻里家风、购物看病,就业上学等等就可看出。但是,冷静分析,民生新闻的始作俑者提出的一些独特理念,与传统的社会新闻相比,又有鲜明的差别。它强调民众视角,站在城市普通百姓的立场上看问题,倾听他们的诉说,反映他们的呼声;注重民生内容,关注平民百姓的生存状态、生活细节和现实困惑;关怀价值,通过反映百姓的愿望和要求,培育公识,鼓励群众参与改革进程,行使权利。从这个层面上讲,“民生新闻”的提出是有进步意义的,它是社会转型期部分新闻栏目发生重心偏移后诞生的一个新的语境,意在强调这类新闻栏目对普通百姓生活内容的反映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加强。它虽然不具备新闻生态学上的意义,但仍可视为社会新闻在新语境下的一种演绎,是对转型期社会新闻栏目一种临时性代称。

  与社会新闻相比,民生新闻更强调了人文关怀和平民视角,新闻的选择是从人出发而非从事或从物出发;体现在它的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民生的情怀。更有甚者则干脆认为:民生新闻摆脱了传统新闻手法中的全知全能的假定立场,它使新闻对于叙述者而言获得了一种解放。

  社会新闻更多地从传播(媒体中心)的角度播报,而民生新闻更多地从老百姓(受众中心)的角度播报,更可能多的体现了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和民生的情怀。湖南经济电视台台长吕焕斌对“民生新闻”所下定义为:“媒体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从最广大普通百姓的需求出发,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播报、评说百姓关心的人和事,在反映百姓、情感、意志的同时,积极为百姓排忧解难。”

  民生新闻这种理念与节目发展方向已经在指导媒体改革新闻,这其中尤以为数众多的非主流媒体,特别是地方电视媒体为多。“民生视角、本色表达、人文关怀、关爱都市、关注民生”是民生新闻贯彻的节目宗旨。一大批内容、风格、形式新,贴近性、人情味、亲和力强的民生节目,以及其较好市场经济效益,令受众和业界人士刮目相看。江苏台的《南京零距离》节目,“该节目开播36周后长期占有第一位置,曾拍得年度广告1亿零88万元”。湖南都市频道《都市一时间》“它的火爆已经激活了它所在都市频道的整个播出平台的收视率,其15秒广告单价在众多知名品牌的争夺下已经上扬到9200元,创下了除中央电视台外内陆电视15秒广告价格的最高纪录。”(《吕焕斌“民生视角,本色表达,人文关怀,整合营销”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6,第30页)。

  首先,选题内容不同。民生新闻区别于传统的、时政性的选题,既有严肃、大政方针、国家大事等与关联民众的题材,更多反映的是小事,琐碎事、平凡事、烦恼事,民生新闻由于反映民众所想、所为的杂碎式生活情景的特点,题材范围扩展了,内容丰富了,报道对象也呈多层次性。民生新闻媒体采取了“你所关心的,我来表达”(湖南经视都市频道宣传用语)这种互动式新闻合作姿态,因此,媒体在表现形式上寻找和构建了较为有利的和恰当表现形式。

  李舒和胡正荣发表的《“民生新闻”现象探析》在区分两者内容时也认为,“社会新闻就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角度出发,报道类似社会学所研究的范围以及人与自然界中奇异现象的新闻。民生新闻主要表现的是日常状态下平民百姓的衣食住行及其所想、所感。”平民姿态说百姓事、让百姓说话,附以恰当的表达,实现对传统新闻报道对象的转型,报道内容的调整、表现形式的变化。打破了传统的、严肃的、联播式的新闻“一统江山”的格局,新闻的结构不再是一花独放,放大和强化民众,强化民生与民愿是复合型新闻类别的又是一枝新花。正因为民生新闻的独树一帜,使得民生新闻内容与传统新闻内容发生了变化,报道的对象表达方式、语言、语气等等也发生变化。

  其次,报道对象的改变。民生新闻确立的对象不再以“官”为主,表达方式也就不再援引“说教”、“灌输”的呆板格式。报道百姓民众的人和事真实而具体,多而杂,采访对象对新闻人物和事件的观点与看法各持己见。媒体民生新闻节目在确定其传播的内容时,民众的地位与价值取向始终处于主要地位。如湖南经视都市频道2005年6月8日《抢鲜看法》的一组编排:

  再者,故事和人物的变化,使民生新闻在时间、讲述、情节描写等的表达上得到增强。民生新闻不但强调时效性,还出现了时空上的伸缩,新闻事件情节,讲述新闻的拓展,以及新闻现场的描绘等。传统新闻类别中不但有现场短新闻,而且强调在有限的时间传达最重要和尽可能多的信息。民生新闻则在结构、情节、讲述与描写等方面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分别被真实记录、现场模拟、人物串接式讲述,主持人现场采访评说等形式加以综合运用,突破了以往新闻对时间长短固定的框框,甚至跨越了历史、资料运用上的一些界定。这样做的效果是更多满足观众对新闻深度与广度的要求。最后,表达方式不同。针对民生新闻的题材、内容的丰富性,民生新闻稿件的导语、人称、口语、语气、语调,记者现场采访姿态,主持人亲和的播报风格在实际运用中发生了较大变化,表现出多样性,因题材内容的需要而选取灵活的方式表现。江苏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子栏目《小璐说天气》把每天程序式、单调、科学的预报用趣味性、轻松语气、结合知识性和生活参谋,演绎显得自然贴切。主持人孟非随和、真诚的主持态度,不仅形成了另一种民生问题节目的形式,而且“游刃”的风格较好地使民众反映的各种“小事”与政府和职能部门有利结合起来,真实地体现了栏目真实于“民生”的创意。《南京零距离》的各个子栏目内容和不同的表现形式都各显特色。

  由于民生新闻始终把民众的地位与价值放在重要位置,因此,报道方式上许多媒体则采用了“平铺直叙”“白描”的方式。《人行道整修,摔伤老奶奶》,一条多年来的坑洼路面,引来民众对问题的各种看法,大篇幅的众多民众采访中,表达出各种看法有说出行不便的,有说严重后果的,有的政府职能部门失职的,有提建议十几种说法集中在这一条信息当中了,表达形式的恰当运用突出了事件的内容。平铺直叙,不加修饰的表达既实用又真实。

  再譬如叙述,它与传统动态新闻报道相比,有两方面的重要变化。一个是叙述角度的不同。传统的动态新闻报道都是以客观化的第三人称的角度进行叙述。注重的是以报道对象为一个客观真实的发生客体。电视作为一个全能全知的叙述主体在进行讲述,它自身就代表着客观真实与认识上的真实。其叙述的语境前提是“到我这里来看发生了什么”。而民生新闻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则是第二人称式的。它以记者作为受众自身的代表,由记者带领观众来经历事件的发生过程。在这里,记者不再代表全景式的客观世界本身,他不再是一个由景区派出的景区导游,而成为了一个旅游团自身领队或者只是游客中的一个活跃分子。这样,他的视角不再是宏观的,而是微观的。

  ③、民生新闻体现了新的媒体技术环境下受众自我意识的觉醒,它充分鼓励了受众与媒体间的低成本互动。

  城市化为民生新闻提供了新闻源和业余记者群。“新闻源的专业化与单一性正逐步被公民化与多元性的方式所取代”。这些问题发生在市民身边,事关每个市民的切身利益,受众的参与意识和公共意识空前高涨,传统的“传者--受者”模式被打破。市民站在自己立场维护其所代表的群体利益,纷纷主动参与到民生新闻节目的制作、讨论和传播过程中,媒体出于提高收视率的需要也为受众表达自己的心声大开方便之门。例如湖南经视《都市一时间》曾经推出“call in到你家”活动,首创双向互动讲述都市人们的家庭故事;《都市一时间》还在节目中开创“DV状态”环节广泛征集民间拍摄的DV新闻作品,有力弥补了突发事件不易抓住现场镜头的遗憾;利用短信媒体展开调查,实现新闻与的实时互动。市民与媒体的积极传授互动实现了栏目操作的良性循环,催生了一批为媒体提供素材、稿件、照片、录像或DV的业余记者群。

  受众在新闻传播中更深层次的参与是提供新闻线索,一些拥有DV机的受众则可以自己拿起摄像机,拍摄下身边的新闻,提供给电视台播出。电视台一定要重视用好这些线索和素材,有的电视台已经开出专门栏目,播出受众提供线索或图像素材的新闻,如上海台的《观众中来》和苏州台生活资讯频道的《市民DV》。上文提到的《常熟零距离》栏目3个月中就通过自己的网站以电子邮件形式征集到新闻线幅受众通过互联网上传的照片可用作图片新闻,采用的市民DV就有50多条,其中《冰雹袭来,有心人记录精彩瞬间》、《目击——一个亲历者的现场记录》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新闻。

  从《南京零距离》所在的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看,“2001年,城市频道广告额只有0.28亿元,2002年达到了0.67亿元,2003年为1.1亿,而2004年这一数据将被刷新为1.6亿。《南京零距离》成为中国“身价最高的电视栏目” 2004年年初该栏目经过招投标,获得了1亿零88万的独家广告代理费用。”(成平《南京零距离两岁了》2004年第03期《广告大观》)

  民生新闻的优势体现在以上叙述的几个方面,使之成为前所未有的一种新闻样式,它诞生于社会新闻,同时又在理念、内容、地域、表达等方面超越了社会新闻。与此同时,民生新闻不仅使“新闻立台”成为现实,而且又催生公共新闻在中国大地上萌生。应该说,民生新闻是社会新闻的一名骄子,伟岸地屹立在中国新闻这块神圣的土地上,放射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事物往往有着天然的巧合,民生新闻的产生是基于人们对社会新闻的不满,而国人对公共新闻的借鉴也源于民生新闻的缺失。公共新闻在中国大地上的发展是业界尤其是新闻从业人员对民生新闻的改革而产生的,民生新闻的改革为公共新闻理念的诞生提供了机遇。从这个意义上讲,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是一对亲“兄弟”。不过,作为“弟弟”的公共新闻力图比“哥哥”民生新闻更加规范和完美。这也是人们共同的企盼。

  在中国,公共新闻是“泊来品”。20世纪初,美国新闻界中以杂志为主体,掀起了一股揭露丑闻、谴责、呼唤正义与良知的掏粪运动。《美国大骗局》、《屠场》等一批有影响的新闻报道,引起了公众的大震惊,同时也促使了食品与药物纯洁法案等一系列法案的出台。掏粪运动,随着一战的临近而衰落,但它在影响和引导社会方面起到的巨大作用,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新闻报道的功能,可以说是美国公共新闻事业的鼻祖。而在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公众对于兴趣逐渐丧失,对新闻界不信任感增强,以及技术进步引起的新闻媒体生存环境的改变等因素导致了“媒体与大众分离”的新传播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新闻界出现了一种名为“公共新闻”的实践活动。

  中国率先打出公共新闻牌是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之前,《1860新闻眼》和,《南京零距离》、《直播南京》等六档节目统称为南京“民生新闻”版块。2003年,民生新闻在收视率上大获成功,各地方电视台纷纷效仿,2003年10月28日,《1860新闻眼》在南京诞生,初期定位是民生新闻。但是,要在多档内容形式相似的新闻节目中突围出来实不是易事,迫于收视率的压力,2005年,《1860新闻眼》突然变脸。

  在《1860新闻眼》中,有一个观众参与的环节——好新闻评选。栏目制片人李建勋说,“你会发现观众选出的好新闻,并不是什么凶杀案啊、边缘化的报道,他们更关心和他们有关的公共事务,比如‘生猪注水’、医药回扣、假石灰流向高速公路。我们就有意识地根据观众意愿加重这方面的报道。”而该栏目电视直播江苏公推公选22名副厅级以上干部,催生1860新闻眼“公共新闻”概念走向成熟。《1860新闻眼》推出了“投我一票--关注公推公选”的连续报道,除了部分直播外,所有参选者的演说都做了录播,并在每天的节目中摘要播出,同时在观众中展开调查,由观众对其现场表现和演说内容进行评判,专家评价。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公共新闻”,因为它将国家的声音、竞选者的声音和民众的声音放到了同一个平台上予以表现,既宣传了江苏推进的新举措,又增加了“公推公选”在人民心目中的透明度和公正性。节目播出后,不仅得到了中组部和江苏省委的肯定,也赢得了群众的称赞。

  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专家认为:这个概念的提出,与“民生新闻”并不冲突。“民生新闻”是关怀民众,情为民所系,“公共新闻”则是尊重公民作用,想办法提高公众在应对社会问题、解决公共事务中的能力。两者定位不同,因而表现的主体也就各有侧重。 “原来民生新闻是把受众定位为老百姓或者大众,而公共新闻是公众,公众本身的内涵比大众应该说更具有某种社会含义,特别是公共新闻突出一些民权的问题,突出公众的权益的问题,这种理念是对民生新闻的一种提升。”

  笔者认为,从业务角度,公共新闻是以新的理念重新认识新闻的本质,它重构了消息来源,不再过分依靠专家、学者,转而依靠普通的公众,以协商、交流的而非冲突的方式叙述事实,媒介记者、编辑为稿件采集者、统筹者,公众为稿件撰写者或消息来源提供者,以“交流”的版面或节目形态同步呈现记者与公众互动之中构成的一段历程的写作形式。因此,与其说,“公共新闻”是一种新理念,不如说是一种新的运作形式更为贴切。这种形式并没有破坏新闻报道的真实原则,而是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建构新闻线、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的相同点

  首先,两者都是一场新闻。对于尘封已久的中国新闻来说,虽然几经改革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民生新闻和公共新闻的出现都是中国新闻史上的。如果说传统的新闻是过多地“居庙堂之高”的话,生新闻却是过多地“处江湖之远”,而公共新闻则兼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两者结合的完美无缺。

  说民生新闻是一场新闻,不仅在于“以人为本”理念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而且是中国新闻传播理念的更新和突破。它在传播观念上定位于“平民视角”,在内容选择上定位于“民本内容”,在表达方式定位于“民本取向”。这些特点是传统新闻所不具备的,被有关人士称为中国新闻史上的一次。

  公共新闻的出现也和民生新闻有着类似的经历,对中国新闻有着相同的冲击。从新闻属性的角度来看,强调新闻的“公共属性”的“公共新闻理念”对“传统新闻理念”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甚至可以说公共新闻是中国电视新闻的一次新启蒙。而这,也正是江苏电视台卫视频道的《1860新闻眼》的隆重出场的全部理由之所在。

  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开启了中国电视新闻的--从还原新闻的信息本性到还原新闻的公共本性的一场,也推动了江苏卫视在当下惨烈的电视新闻同质化竞争中的突围,提高了它们的核心竞争力。公共新闻为我们树立了电视新闻改革的新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的是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未来走向。

  “公共新闻”是对新闻本质的重新认识,在某种程度上,它重构了媒体、政府、受众的关系,是把新闻当作一场化运动来制作,更加强调公众的参与。新闻传媒制作“公共新闻”可引导公众议程,配合议程;培育公众的公共意识,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提高传媒影响力、公信力,吸引读者、视听众;提升质量,引导走向。在中国,“公共新闻”是激烈传媒竞争环境内引进借鉴的产物。在某种意义上,它代表了中国电视新闻发展的未来走向。

  新闻媒体是党政的喉舌,在目前的情况下,如何积极稳妥的推进新闻改革,使新闻报道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更好的发挥媒体的喉舌作用,是我们各级新闻宣传部门和从业人员应该思索的大问题,公共新闻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

  此外,两者在媒体角色的转换,打破专家、社会名流、官方新闻来源占主导地位的藩篱,大量报道发生在百姓身边的新闻故事,满足和实现公民权利方面,具有共通性。

  从公众、媒体、政府三者的动态关系上,民生新闻也好,公共新闻也罢,无疑都是处理这三者动态平衡的良性机制,值得深度开掘。在“谁控制了新闻、新闻制作理念”这一点上,民生新闻、公共新闻都是一种超越。虽然,民生新闻、公共新闻理论概括还欠深入、完整,导致民生新闻的理论、实践发展走向成熟尚需时日,但其操作方式、运作理念、专业人员的素养,以及所倚重的意识、公民的媒介素养,还有诸多领域值得借鉴和思考。由于其根基根植于民众,其理念根植于民众,无疑是“星星之火,必将成“燎原之势”。

  尽管两者对于传统新闻是发展创新,但不同之处在于公共新闻运动是在媒体变成了一种的力量,商业媒体的垄断已将反对意见挤压在社会的边缘地带的一种自救性、反省和解决之道,而民生新闻的侧重点在于将报道视阈下移,是对新闻化进程的一种建设性发展,是对弱势群体的更深层关怀。

  民生新闻的选题主要是城市平民的衣食住行相关的问题,而公共新闻关心的不仅是城市平民,还有广大农村的农民,甚至政府官员。宜纳入“公共新闻”选题类型大致有:1;公众关心、政府关注、有条件解决的或可望解决的社会问题;2;被遗忘的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儿童教育、家庭、城市边缘人员等社会“冰点”,3,儿童节、劳动节、植树节、艾滋病日等节日的常规性报道,4,社区文明建设、社区公民素质建设等有助于提高社区精神文明的事件。

  策划在“公共新闻”制作中占据关键位置。这种策划不是记者的策划,而是编辑部、主编的对某个事件报道整体策划,编辑、记者只是策划的执行者。正是这种充满强烈主观色彩的策划使公共新闻遭到了客观报道原则的强烈。与传统的新闻策划的最大不同是:它以公众参与为主体。记者的职责除了采集新闻事实,就是发动公众,让公众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电话、网络论坛、信件等方式参与到话题中。

  “公共新闻”的写作除了遵循传统新闻写作的“真实、准确、简洁”外,需去掉传统新闻写作中行文的枯燥乏味、语气的霸道,气质的“贵族”,增加文章的平民态度、亲民色彩。用朴实的话语“引诱”读者、视听众参与是“公共新闻”写作的核心。这是由公共新闻的理念决定的。在“公共新闻”的连续报道中,新闻作品不仅是向读者传播信息,更重要的是把问题留给公众,让公众参与进来,发表意见,提供真知灼见,形成、促使问题解决。除了记者的报道写作,评论在“公共新闻”运作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它起到引导话题方向、提升公众认识、把握公众走向的作用。如果说记者的报道只是起到了上、下“情”互相沟通的“引子”,评论则引领整个“公共新闻”的走向,推动着问题的解决。

  “公共新闻”不是一篇报道,而是一系列的报道。它的策划性、强影响力对制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策划者(主编和部门编辑)要有敏锐的敏感,抓住话题;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解决社会问题的;很强的驾驭事件的能力,策划话题;开阔的胸怀,能容纳多种声音;很强的沟通能力,保证策划的贯彻,与政府、学者、公众中精英保持沟通,促使问题解决,深厚的理底,辨析各种声音,提炼公众意见碰撞的精华,保证理论的制高点,引导;浓郁的人文关怀,保证报道的平民色彩;除此之外,他或她还应是一个冷静的观察者、思索者。编辑、记者是“公共新闻”的执行者。以对策划者的素质要求他们是过于苛刻。但是,他们也应该

  具有较高的素质。除了对一般编辑、记者的素质要求外,应特别强调以下素质:(1)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具有社会学的视野;(2)平民视角的写作技巧;(3)严格的职业操守;(3)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5)强列的社会责任感,浓郁的人文关怀等。

  社会新闻、民生新闻、公共新闻三者之间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还将不断变化,也会着人们在实践中对其认识的深广而逐步明晰。浅薄之言仅为抛砖引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