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民生之基 增进人民福祉
民生连着民心 民生凝聚人心。习总强调,越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无论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还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都要托好民生之底,筑牢民生之基,织好民生保障网。只有民心稳、人心齐了,我们才能全心地投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因此,各级政府必须要稳定和扩大社会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保持民生温度,增进人民福祉。
聚焦多方力量,破解就业难题,保障就业创业。就业是财富之源。民生之本,它不仅连着企业运营、宏观经济,还连着千家万户、民生冷暖。因此,保就业就是稳经济、稳社会,也是稳民生、稳人心。政府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应主动承担起营造公平就业大环境的责任;要加强就业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各类歧视,规范就业市场。同时,出台支持大学毕业生及返乡人才自主创业的相关制度和扶持中小微企业的政策,为其创业创新和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政策、资金、税收等各方面的支持,增强就业创业及运营能力。中小微企业要勇于开拓创新,提升运营管理水平,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贡献力量。社会培训机构要积极做好培训引导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为社会发展提供适应社会需求和优质的人才资源。
打好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实现全民奔小康。民生无小事,这些年来,民生始终是习总心心念念的大事,他总强调“脱贫攻坚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改进脱贫攻坚动员和帮扶方式,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这需要坚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仔细研磨施策。另一方面,扶贫要少搞些盆景,多搞些实事,要把人民所关心的住房、教育和医疗等切身利益的事放在心上。多做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使民众真真切切地搭上“全民奔小康”的列车,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坚决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推进改革惠民,共享发展红利,增进人民获得感。中国坚定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就是要不断深化“放管服”的惠民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的现代化水平,让人民群众共享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带来的高效便捷。同时,积极提倡和鼓励“公众参与”、群众的事同群众多商量。改革归根到底是为了服务公众、为人民谋福祉。公众在政府改革惠民、公共服务上最熟知、具有发言权,因而坚持倾听基层民众的“声音”有利于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再上新台阶,有利于增强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保障民生,是职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底线;改善民生,是目标,也是实现人民福祉的一个动态过程。政府对改善和保障民生作出的承诺力透纸背,字里行间的民生情怀处处彰显着党和政府不畏艰难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意志。使命呼唤担当,梦想照亮未来,以民生为底色,不断书写美好生活的时代答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标签:本站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