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党“人民幸福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总指出“中国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回望百年征程,“人民幸福观”是党人不懈奋进的价值追求,是贯穿党人奋斗实践历程的鲜明主线,其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理论基础上,饱含着深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幸福观是指人们对幸福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具体反映。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马克思的幸福观思想引导着马克思主义者对幸福观的深入探讨,为中国党“人民幸福观”提供了可能性。学透和悟透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我们中国党人克敌制胜的优良传统,揭示和阐发中国党“人民幸福观”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有利于为中国人民实现现实幸福提供理论指南,为促进全人类幸福贡献中国执政党智慧。
马克思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人民群众不仅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同时,在社会精神生产活动和变革社会中的作用也至关重要。中国党“人民幸福观”彻底扬弃了脱离人民大众的抽象幸福观,使幸福的价值立场奠基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之上。实现人民的幸福是党始终坚守的鲜明价值立场,将“人民”作为幸福的唯一现实享受主体。
马克思主义者的全部著作都是以人和人的实践为前提的,离开劳动实践,一切的幸福都是空谈,都是抽象的。中国党“人民幸福观”不同于宗教里的虚幻幸福和资本主义社会标榜出来的虚伪幸福,中国党在对人民幸福的理解和阐释中,从根本上把握了实现人民幸福的必要路径,将实践认定是幸福的前提和根基。中国党“人民幸福观”摆脱了抽象的、神秘主义的幸福观,认定唯有通过实践才得以让幸福观真正成为现实,只有奋斗才能幸福,要幸福就要奋斗,越奋斗越幸福。
中国党“人民幸福观”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深入批判了虚伪的幸福理论,真实地超越了各种幸福观的狭隘视阈。整个人类社会都是、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者的有机统一,缺一不可。中国党“人民幸福观”是全社会和谐的幸福观,不仅追求人们某一方面的幸福,还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达到全面的幸福。中国党还将个人幸福统一到全人类幸福中,致力实现最高境界的幸福,即为每个人谋幸福。习总指出:“中国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中国党“人民幸福观”历经了理论直觉的过程,并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进行积极回应从而上升到理论自觉。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党结合时代特征和我国的具体实际,将“人民幸福观”与中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了“人民幸福观”与中国党治国理政的内在深度关联性,指导人民走向独立和奔向幸福。每一个党员都应继承并发扬“建党精神”,深信并践行“人民幸福观”,使人民幸福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去,为实现每一个人的幸福而奋斗终身!
- 标签:本站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
-
中国党“人民幸福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总指出“中国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
-
好民生就是让人民有更强的幸福感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 民生之本_发展
- 什么是人民的幸福
- 民生乃幸福之基
- 网友热议民生是幸福之基
- 从两件小事看民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