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热点

焦点追踪网游上瘾 爹亲娘亲不如手机亲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12-0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兴起,互联网触角无处不在。暑假期间,中小学生沉迷网络令很多家长头疼不已,游戏企业虽然提供了防未成年人沉迷系统,但不少学生通过使用成年人身份信息等方法,绕过了系统检测。有家长在孩子手机上装远程控制软件,被孩子找人直接破解了。“爹亲娘亲不如手机亲”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家长的语气里有气愤,也流露着无奈。/大公报记者 俞 昼

  “为了控制儿子玩手机的时间,家里除了厕所我都安装了摄像头,还在他的手机上下载了一个远程控制软件,但没过三天就被他网上找了个黄牛破解了。”谈及儿子吉吉与自己“斗智鬥勇”的过程,母亲李娜都是一副又好气又好笑的样子。吉吉今年11岁,在杭州某民办小学就读五年级。这样的“切磋”,两人已经斗了三年。

  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连续两年保持增长,2020年达到1.83亿人,超过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平时学习累死了,放假还不让我放松放松!”一进入暑假,回到爷爷奶奶老家的初二学生杨小龙就开启了“放飞自我”的模式。日上三竿,他赖在床上组队“推塔”,中午匆匆扒几口饭又去隔壁的奶茶店“吃鸡”,夜里两三点还在“鞍刀咆哮”……即便晚上困得手机要砸脸上的时候,也要“血战到底”。“爷爷奶奶才不管我呢,他们只要我在家不出去惹事就好。”

  “一开始我才不想去呢,小县城连个好点儿的奶茶店都没有,太土了。”让杨小龙改变主意的,是父母为了“弥补”欠缺的陪伴,送了他一台平板电脑。

  “在家我就用手机开热点,虽然网速慢了一点,但打打防御还是没问题的。”杨小龙扬了扬手里的iPad,颇为骄傲地说,一个半月以来,他已经从“黄金”练到了“钻石”,是小伙伴里升得最快的。

  8月3日,一篇题为《“精神鸦片”竟长成数千亿产业》的新闻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报道将网络游戏称为新型“毒品”,并直接点名批评了“王者荣耀”。一天后,“王者荣耀”发布健康系统升级公告──未成年用户每日22时至次日8时禁玩,国家法定节假日每日限玩2小时,其他时间每日限玩1小时。

  “真心想玩还是可以想办法的。”杨小龙告诉记者,他的同学里,有借用成年的亲戚账号玩的,也有直接上网买号的。记者打开某电商平台发现,虽然店舖标明了“不接受未成年人业务”,但卖家并不会询问年龄。

  虽然不少头部游戏企业强化了实名认证与防沉迷系统,但未成年人如果租用成年人账号进入游戏,监管难度便直线上升。“所以,我们认为要戒掉孩子的网络游戏瘾头,主要得靠老师和家长的疏导。”杨小龙的班主任方老师曾向家长们多次强调“沟通”的重要性。

  “有一位孩子在宿舍里偷偷拿手机玩游戏,被宿管发现后告诉我,我就通知了他的家长,结果家长说在外地做生意,过不来。孩子知道后,眼圈儿都红了,问了我两遍,爸爸是不是真的不会来。”方老师叹了口气,说,“其实孩子更想要的是父母的关心,或许他们沉迷游戏,也是希望家长哪怕能骂一骂自己,也比不管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