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热点

看流行语榜单 识2019中国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2-0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近日,各类年度流行语榜单频繁推出。其中12月2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19年十大网络用语”。3日,上海《语言文字周报》编辑部发布了“2019年十大网络流行语”。此外,以语言文字记录时代特征的知名语文刊物《咬文嚼字》,2日也公布了“2019年度十大流行语”。

  通过这些“流行语”,人们可以管中窥豹般地回顾2019年的中国。但不同机构公布的流行语不尽相同,这背后又受到何种因素影响?它们为何喜欢扎堆出榜单呢?

  时值年底,各种年度盘点拉开帷幕,其中年度流行语也是总结一年网络文化生活的重要窗口。近日,多家单位分别公布年度网络词汇。

  依据大数据进行的网络流行语的评选是怎样进行的呢?商务印书馆汉语编辑中心主任、中国辞书学会副秘书长余桂林向北京青年报记者介绍说,基本的原理是基于语料库的大数据进行智能信息处理,语料库中存放的是在网络语言的实际使用中真实出现过的语言材料,其中包括新闻网站、社交媒体的语言材料。

  谈及近期公布的网络用语内容有相同也有差异,余桂林表示,这是很正常的结果,“这些语料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是广大网民网络语言生活的海量数据,肯定有很多相同的部分,但是在统计量的大小、技术手段、技术参数等方面又各有选择,所以出现不完全一致的结果,这是正常的状态。如果完全一样,或者完全不一样就可能不太对了。”

  《语言文字周报》执行主编成称,社交媒体最大的特征,就是它的社群性。相比部落,同一社群中的人趋同性更强,不同社群之间差异化相对明显。

  在他看来,2019年的三个流行语榜单,共计30条,而三榜一致的只有三条:“X千万条,Y第一条”“柠檬精/我酸了”“996”。这一结果,固然有各自不同的观察角度、选条标准的影响,但他认为更深刻的原因在于社群传播的特点。

  据成观察,2019年的流行语,大都只在一定的网络社群中流行,全网性流行的、主流纸媒与新媒体(包括各种自媒体、社交媒体)发生共振的少,在全年龄段人群中皆热的则更少。这一现象,在近几年的年度流行语盘点活动中不少机构已经意识到了;2019年这一特征更加显著,普遍觉得流行语中的爆款较少,个别入围的条目甚至比较小众。

  至于多家单位分别公布年度网络词汇,业内专家如何看待“网语”盘点成为热点?作为语言文字从业者,余桂林表示,从语言文字研究的角度来讲是一个大好事,“说明一整年下来,大家都很重视通过语言来总结个人、单位、集体,甚至国家、世界所发生的事情,使之记录并传播下去,体现了语言和人们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

  《语言文字周报》执行主编成表示,在趣味性原则方面,入选的条目必须具有一定的语文智慧语文创造力,包含一定的辞趣。辞趣,就是语言文字的意思、声音、形体上附着的风致、情韵。入选的条目,除了概念意义,往往还有一定的附着色彩,携带着一定的情感、情绪,在风格上应该是轻松活泼、幽默诙谐、自嘲解嘲……让人会心一笑,比如“我太难(南)了”。

  在规范性原则方面,流行语评选不能只考虑流行度,入选的条目要有利于健康的语文生态的建设。有几种情况不收录。第一,源于谐音的热词不收。虽然有一定的辞趣,有一定的语用价值,但完全是戏谑性质的,不利于汉语的规范、健康发展。 第二,缩写拼音的字母词一般不收。第三,没有必要的音译词也不收。第四,方言词不收。

  在正面性原则方面,入选的条目在内涵上应该能反映当年民众(某一群体)的某种心态,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镜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