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热点

改名“蹭热点”只为爆炒 业绩增长才是真功夫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2-1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在A场投机风盛行的大环境下,不少别有用心的公司常跟随市场热点声言转型,紧接着给自己取个和热点接近的新名字。这个举动常常会引来资金的追捧、股价的蹿升。这种“转型是假,炒作是真”的情况甚至在一家公司多次发生。这种怪现状在最近几年有愈演愈烈之势,统计显示,2010年至2013年,主动改名的公司在50家以内,2014年达到了90家,2015年达到了135家,2016年达到139家。2016年9月,上交所发布了《上市公司变更证券简称业务指引》,来规范公司改名行为。该指引的出台,初步遏制了上市公司主动改名的热情,但弹性的监管能否遏制任性更名,仍有争议。其实,改名本身没什么错。如果是真实的资产重组、产业升级,最终形成公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真实业绩,这种改名是正能量的。但如果改名是为了炒作,甚至玩财务造假、内幕交易,那就应该被制裁。

  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上市公司主动更名的数量达到每年百余家,原因不外乎是主营业务变更、重大资产重组等,但其中也有不少上市公司试图通过变更证券简称去“蹭热点”,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即炒作自家股票。最典型的当属2015年多伦股份在未开展任何互联网金融相关业务,也没有配备任何相关人员的情况下,将证券简称变更为与英文P2P谐音的“匹凸匹”。在更名预期加牛市气氛的共同催化下,多伦股份连续拉出6个涨停。2015年年报显示,匹凸匹全年净利润亏损1.02亿元,同比下滑244.11%,“扣非”后净利润更是同比下滑了635.73%,公司转型7个多月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贡献率还是零。如此改名,只是坑了资本市场,坑了投资者。也要提醒投资者,企业名字固然重要,但经营成果更重要,管理水平更重要,特别要防范那些为牟取暴利而取的时髦名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