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学生在社会课堂中上好“大思政课”
今年暑假,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按照“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和“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围绕党史学习实践、理论宣讲实践、社会考察实践、乡村振兴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志愿服务实践六大专题,组建16支暑期社会实践校级团队。
此次社会实践以保证师生健康安全为首要前提,将工作开展与疫情防控相结合,严格遵循实践地主管部门的指示和相关防疫要求,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社会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践行青春使命,以实际行动庆祝建党百年。
依托各地红色资源,学校组织青年学生开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多种形式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展示新时代青年的良好风貌。
服装设计学院团队在山东和江苏两地进行红色足迹寻访,聆听老同志的军旅故事,走访红色历史遗址,观摩满载时代记忆的物件,通过视频记录的形式,让更多人重温传统,追忆烽火岁月。
数字艺术学院团队分别前往河北狼牙山五壮士纪念馆、江苏南通博物苑、山西刘胡兰纪念馆、新四军苏浙沪军区纪念馆、西昌知青博物馆学习,并与老党员进行深入访谈,多方考证,参考诸多真实史料,一起梳理完成老党员历史回忆录。此外,他们与老党员们一起共同制作建党100周年黏土画,用精湛的艺术展现党的百年风华与薪火相传。
依托学校专业特长,让艺术赋能乡村文化振兴,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通过艺术手段深度挖掘乡村艺术文化资源,丰富艺术载体,实现乡土文化的自我创造、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实现艺术专业赋能乡村振兴战略。
视觉传达学院和环境艺术学院等团队,在多地社区、古村落开展古建筑修复以及手绘美丽乡村实践活动,对古建筑实地考察调研、进行量化分析、保护设计再创作,累计完成墙绘作品250余幅,同时还完成创作海报、系列文创产品40余件。
美术学院团队采用“实地调研+云调研”相结合方式,分别对西双版纳自治州景洪市和南通市开展草木染彰施工艺实践调研,以地方文化、生态文明为切入点,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地方产业发展现状,并针对这种现状分析其可研究性和地方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工业设计学院团队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调研方式,完成博物馆文化、“非遗”文化、特殊公共设施等调研工作,并以此为切入点,围绕以红色景点为载体、培育非遗技艺为目的文旅融合项目,满足百姓旅游需求,以便更快更好地推进文化产品创新开发,推动地方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
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基层社区、乡镇,开展支教、敬老、助残、公益劳动、科普宣传等活动,大力弘扬青年志愿者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弘扬雷锋精神,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
手工艺术学院关注聋哑人弱势群体,志愿者通过学习手语等专业沟通技巧,为聋哑人传授色彩搭配、图形结构等设计知识,3天时间共同努力绘制出一幅20米长画卷,并在姑苏区聋哑人活动中心展出,通过文字与图像向大家展示他们积极正能量的内心世界。
服装设计学院团队针对艺术专业大学生“慢就业”等现象进行研究,通过发放问卷和访问谈线多份有效问卷,深入洞察、寻找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探索创新创业新模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学校积极引导美院青年学子在做好自身安全防护的前提下,主动参与家乡地方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暑期南京疫情暴发期间,学校南京籍美院青年学子积极响应地方号召,主动担当作为,自愿主动有序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中去,协助各级地方宣传防护知识并查验“三码”,配合社区、乡村全员核酸检测,做到“时有所需,必有所为,一呼百应,绝不退缩”,用实际行动践行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青春的力量。
视觉传达学院和美术学院共计5个专业,近百位美院青年学子用手中的画笔,以“艺术抗疫,勇担使命”为主题,采用海报、插画、漫画、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开展了一次非常特别的暑期实践课程,为“最美逆行者”画像,用艺术的形式讲述志愿者们的故事,向医务工作者们致敬。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青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今年暑假,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按照“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和“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围绕党史学习实践、理论宣讲实践、社会考察实践、乡村振兴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志愿服务实践六大专题,组建16支暑期社会实践校级团队。
此次社会实践以保证师生健康安全为首要前提,将工作开展与疫情防控相结合,严格遵循实践地主管部门的指示和相关防疫要求,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社会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践行青春使命,以实际行动庆祝建党百年。
依托各地红色资源,学校组织青年学生开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多种形式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展示新时代青年的良好风貌。
服装设计学院团队在山东和江苏两地进行红色足迹寻访,聆听老同志的军旅故事,走访红色历史遗址,观摩满载时代记忆的物件,通过视频记录的形式,让更多人重温传统,追忆烽火岁月。
数字艺术学院团队分别前往河北狼牙山五壮士纪念馆、江苏南通博物苑、山西刘胡兰纪念馆、新四军苏浙沪军区纪念馆、西昌知青博物馆学习,并与老党员进行深入访谈,多方考证,参考诸多真实史料,一起梳理完成老党员历史回忆录。此外,他们与老党员们一起共同制作建党100周年黏土画,用精湛的艺术展现党的百年风华与薪火相传。
依托学校专业特长,让艺术赋能乡村文化振兴,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通过艺术手段深度挖掘乡村艺术文化资源,丰富艺术载体,实现乡土文化的自我创造、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实现艺术专业赋能乡村振兴战略。
视觉传达学院和环境艺术学院等团队,在多地社区、古村落开展古建筑修复以及手绘美丽乡村实践活动,对古建筑实地考察调研、进行量化分析、保护设计再创作,累计完成墙绘作品250余幅,同时还完成创作海报、系列文创产品40余件。
美术学院团队采用“实地调研+云调研”相结合方式,分别对西双版纳自治州景洪市和南通市开展草木染彰施工艺实践调研,以地方文化、生态文明为切入点,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地方产业发展现状,并针对这种现状分析其可研究性和地方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工业设计学院团队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调研方式,完成博物馆文化、“非遗”文化、特殊公共设施等调研工作,并以此为切入点,围绕以红色景点为载体、培育非遗技艺为目的文旅融合项目,满足百姓旅游需求,以便更快更好地推进文化产品创新开发,推动地方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
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基层社区、乡镇,开展支教、敬老、助残、公益劳动、科普宣传等活动,大力弘扬青年志愿者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弘扬雷锋精神,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
手工艺术学院关注聋哑人弱势群体,志愿者通过学习手语等专业沟通技巧,为聋哑人传授色彩搭配、图形结构等设计知识,3天时间共同努力绘制出一幅20米长画卷,并在姑苏区聋哑人活动中心展出,通过文字与图像向大家展示他们积极正能量的内心世界。
服装设计学院团队针对艺术专业大学生“慢就业”等现象进行研究,通过发放问卷和访问谈线多份有效问卷,深入洞察、寻找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探索创新创业新模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学校积极引导美院青年学子在做好自身安全防护的前提下,主动参与家乡地方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暑期南京疫情暴发期间,学校南京籍美院青年学子积极响应地方号召,主动担当作为,自愿主动有序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中去,协助各级地方宣传防护知识并查验“三码”,配合社区、乡村全员核酸检测,做到“时有所需,必有所为,一呼百应,绝不退缩”,用实际行动践行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青春的力量。
视觉传达学院和美术学院共计5个专业,近百位美院青年学子用手中的画笔,以“艺术抗疫,勇担使命”为主题,采用海报、插画、漫画、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开展了一次非常特别的暑期实践课程,为“最美逆行者”画像,用艺术的形式讲述志愿者们的故事,向医务工作者们致敬。
- 标签:本站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
-
让大学生在社会课堂中上好“大思政课”
今年暑假,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按照“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和“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
-
大学生关注社会事务也是一种“学习”
你是否还记得,上大学时,自己和身边的朋友都在忙些什么?有人老老实实,过着上课听讲、下课看剧的平淡生活;也有人热衷社交,在学生社团…
- 社评:扶贫工作社会意义远大于金钱
- 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 全力以赴维护和社会大局稳定
- 社科院研究员:延迟退休自欺欺人 社会总成本不低
- 【“三大体系”建设】我国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