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都市生活  社会

服饰品牌BL唐山塌房,商标纠纷多年实难翻盘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6-2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最近,随着唐山事件的发酵,有网友注意到,其中涉事男子身穿 Boy London 短袖,随后网友将愤怒情绪直接嫁接到品牌上,并纷纷涌入这家线上店铺、官方直播间,直呼:“穿上BOY,武力值暴增”,一时间BOY被贴上了“黑社会工作服”的标签。

这也酝酿出另一个乌龙事件 —— 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的一张 “远离这类穿搭人群”的图中,Boy London 的大 logo T 恤被 “点名”,来自英国的朋克品牌BOY LONDON无辜躺枪。

Boy London 的已故创始人 Stephane Raynor 可能怎么都想不到,自己一手创立的英伦朋克摇滚品牌,会有一天在中国发生品牌形象的大面积崩塌。这次事件对在中国市场饱受侵权纠纷之苦,关店风波的BOY LONDON可谓再迎来当头一喝。

这年头,被明星坑的品牌有很多,被客户坑的品牌还是第一个。

但是BOY LONDON落得今天这局面,和它自己也有很大关系。事实上,老潮牌BOY的翻车绝非偶然,被中国消费者抵制也并非简单的墙倒众人推,是有迹可循。那么一个老潮牌是如何走到穷途末路的?

最早发源于英国伦敦,是1976年由Stephane Raynor创立的英伦街头潮牌,门店一开就迅速成为风靡伦敦的朋克风潮胜地,挤满了穿着考究、极具风格的叛逆青年。它曾是让无数80后、90后仰望的亚文化领军,是80年代叛逆和潮流的代名词。

上世纪90年代,BOY LONDON曾在中国香港掀起过一时热潮。它曾出现在《重庆森林》《引郎入室》等电影中,也在黑豹乐队的《Don't Break My Heart》MV中一闪而过。那时候,BOY LONDON带着自由反叛的标签,深受文娱圈人士所爱。

虽然有着纯正的英伦朋克摇滚血统,但中国消费者关于 Boy London 的品牌认知则是由韩国人一手建立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早在20世纪90年代,BOYLONDON母公司安格洛联营公司将商标转让给韩国宝成国际株式会社10年,并且在合同中约定,2004年到期后将商标无偿转还给原转让人安格洛联营公司。不曾想,韩国公司到期后却不肯归还,双方的商标纠纷官司一打就是10多年。

事实上,安格洛联营公司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十分重视。在韩国注册商标后第二年,安格洛联营公司也意识到了中国这个潜在的商业市场,并提早进行了商标布局。

1995年7月10日,安格洛联营公司在中国进行了14类珠宝钟表、18类皮革皮具、25类服装这三个大类上的商标注册申请。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安格洛联营公司在14类珠宝钟表、18类皮革皮具上注册的商标为“鹰+BOY”,而25类服装上仅申请注册了第973732号“鹰”图形商标。

1997年,BOY LONDON母公司英国安格洛联营公司已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并注册了商标,2001年在广州中华广场「流行前线」开设了中国首家门店。

2001年,韩国人金甲琪在中国申请注册「韩国BOY LONDON」商标,扩展中国市场。其于青岛设立了代理公司立宝爱贸易(青岛)有限公司,打着「1976年成立的英伦品牌」旗号在中国市场畅行无阻,其代理公司及金甲琪曾在2014年前后多次提出申请,要求撤销BOY LONDON母公司安格洛联营公司在华商标。

与英版相比,韩版衣服的版型更适合亚洲人,在中国三、四线城市采取低价策略,进一步令品牌形象逐渐同 “小镇青年” 和 “社会人” 等形象捆绑在了一起。

其设计也更着重于突出金鹰的LOGO,努力将其做得夸张显眼,以及泛滥在电商平台上的假货或者高仿产品,与韩国潮流之间的紧密联系,都让 Boy London 成为了一个有一定时尚潮流追求、想要彰显某种品味和身份的中国低线城市男青年的不二选择。

而这个设计也成了后来很多人对这个牌子的第一印象——巨大的LOGO虽然令人印象深刻,但品牌本身的叛逆气质却因此折损了大半,失去了之前的潮流感。

韩版BOY LONDON做的风生水起,销量也更好,这也让“韩版” Boy London 同 Boy London 母公司英国安格洛之间的矛盾也在日益激化,双方的商标之争在中国市场不断发酵。这场激烈的混战或许也间接导致品牌忽略了当时中国消费者对 Boy London 的品牌定位认知,已经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

直到 2017 年,英国安格洛联营公司才正式赢回 Boy London 在中国的商标权。2018 年 1 月 18 日,英国安格洛公司与当时中国品牌授权方上海梵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上海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告同 “韩国 Boy London” 长达十几年之久的拉锯战最终维权成功。

随着这场旷日持久的商标大战落下帷幕,安格洛联营公司在中国商标纠纷的胜利似乎预示着品牌终于迎来了辉煌的前景,然而唐山打人事件又再次将该品牌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良好的知识产权布局与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是确立市场的前提,而如何提升提升品牌的价值和口碑,不仅需要法律的保护,更需要良好的品牌运作。BOY LONDON在中国的未来究竟何去何从,前路仍然迷雾茫茫。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证券开户网上,足球直播室,洪荒神话故事,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