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社会

推动社会学两类研究融合发展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7-2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社会科学是当代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探寻与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而且在各个领域为维持运行和推动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应用性作用。由此,当代社会科学形成了以探索社会运行和发展规律为主要目标的基础性研究和以运用社会科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为主要目标的应用性研究。其中,基础理论研究以社会实践为基础,通过经验科学的方法探究社会运行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宏大的社会科学基础理论体系。而应用对策研究将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研究具体社会实践问题、指导实践行动,提出改进和优化人类行动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路线和具体方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社会学史视角下的两类研究融合发展。当代社会学学科的发展,是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互动交融中进行的。西方社会学起源于近代经验科学的发展潮流中。近代自然科学的经验理性与逻辑方法的勃兴,激励了社会学研究者跳出过去社会哲学的思维与方法局限,探索建立了以经验实证为基础的现代社会学理论与方法体系,并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社会学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体系。从孔德以来的社会学发展史,既可以看到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各自的发展脉络,也可以看到这两个方面的互动和交融。在社会学理论研究方面,以价值认识与理论逻辑为规范的理论分析和以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套路径为基础的经验科学方法,共同促进了社会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最终构建了当代理论社会学的学术体系。在此过程中,理论分析规范和引导着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宏观方向,而建立在经验科学基础上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则保证了社会学理论要通过科学的验证而建立在扎实的社会事实基础之上。在社会学应用研究方面,近代以来社会运行、社会变迁与发展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带动了社会学应用研究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各国政府和社会对社会运行、变迁与发展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干预,形成了宏大的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体系,既带动了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学应用研究的发展,形成了当代应用社会学的宏大领域。

  理论社会学与应用社会学也是在互动交融中发展的。一方面,理论社会学不断探索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运行与发展中的规律,不断向应用社会学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工具,使应用社会学的发展建立在明确的价值引导、丰富的理论滋养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等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应用社会学不断提出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及相关的知识需求,也极大地促进了理论社会学的发展,尤其是带动了在社会分层、组织、社区、家庭、群体等领域中层理论的发展,以及在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等方面微观理论的发展。不仅如此,理论社会学和应用社会学还超越社会学自身的知识范围,进入经济、、法律、文化、人口、生态环境等领域,进一步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丰富了对各个领域中社会因素的理论研究,并推动了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理论与应用研究的蓬勃发展。

  第二,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后的两类研究融合发展。我国在恢复重建社会学学科以来的40多年里,一直致力于发展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在宏观理论层面上,从最初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理论的研究,到后来对社会运行和中国社会转型等方面的理论研究,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层理论层面上,我国社会学界在家庭、社区、组织、社会分层、社会网络与社会关系等重要方面,以及农村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等分支领域都有大量的研究成果。这些社会学基础理论研究密切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对中国社会变迁中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并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基础理论体系,对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我国社会学研究者长期致力于将社会学应用到社会实践中,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40多年来,我国社会学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国有企业改革、农村扶贫开发与城市反贫困行动、城乡社区建设与社会治理、社会体制改革、维护社会稳定与促进社会公平、改善民生保障等行动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应用性研究,并且在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流动中的问题、犯罪问题、环境问题、社会不平等问题等社会问题方面为政府和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应用性研究成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此过程中,我国逐步发展了社会工作、社会政策等应用性的学科领域,为社会学应用性研究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上可以看出,我国社会学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一直在互动融合中发展。一方面,社会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积极探寻人类社会运行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以及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变迁与发展的规律和问题,为社会学的应用对策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价值、规律与方法等方面为应用对策研究提供了方向性指导和理论及方法工具,使应用社会学的发展建立在理性与科学的基础之上,从而有力支撑了应用社会学在各个实践领域积极发挥作用,有效解决了社会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学的应用对策研究深入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触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实际问题,也给社会学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研究议题和经验素材,推动着社会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

  第三,中国社会学两类研究融合发展的前景展望。首先,未来中国社会学应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不断完善学科体系、提升学术水平和丰富话语体系。其中,关键是要密切结合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宏观方向和焦点问题,从理论上探索和总结在新的科技和社会转型背景下,以及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下我国社会运行的新特点、新规律,从理论上回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出的各种社会学议题,重点包括新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未来我国高质量发展中的社会学议题、我国共同富裕道路上的社会平等与社会整合、社会公平与效率的理论问题,以及新时代我国婚姻与家庭、组织与社区、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会网络与群体、社会问题与社会治理、人口老龄化与人口流动、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社会发展等方面新的理论议题。

  其次,未来中国社会学应进一步加强应用对策研究,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各个领域的行动实践。社会学的应用对策研究应当加强对社会工作、社会政策、社会治理等重要领域的研究,在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风险社会治理、人口发展、应对人口老龄化等重大实践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并积极参与对经济建设、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相关领域中社会因素的研究。在各个领域中重点研究社会行动的主体与对象、制度与政策、体制与机制、计划与措施、资源与管理、效果与评估等方面运行情况及存在的不足,提出改革与完善的政策建议及行动方案,为各级党委和政府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并帮助社区、社会组织和其他各类组织更有效地完成各项任务和目标。

  最后,未来中国社会学应进一步推动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融合发展。从学科发展规律上看,理论社会学与应用社会学具有明确的分工、各自的重点议题、不同的选题和成果要求,但两个方面根本性的研究目标应该是一致的,都要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发展与社会和谐,并围绕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现实问题开展研究。同时,两类研究要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基础理论研究要回答应用对策研究中提出的各种基础理论问题,应用对策研究则要密切关注和积极应用社会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通过推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深入推进军民融合战略,着力提升国家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生物、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在数字经济时代,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能够为厚植我国发展新优势构筑最为广泛、最为持续、最为强大的微观新动能。

  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是能源转型的关键领域,电力行业实现结构性转型是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今后五年对于助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好在哪里”“难在哪里”“路在哪里”,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梳理。

  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要更加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完善科技治理体系,就是要围绕科技创新体系中企业和大学这两个基本主体的定位,为企业和大学创造好的环境。

  我们应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反对傲慢和偏见,倡导科技无国界、无障碍、无歧视的合作精神与合作理念,共同寻求科学的答案解答,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我国不断提高科技发展水平、提升综合国力的正确选择。只要全体中国人民咬定青山不放松,充分激活中国人的潜能,中国在创新上一定能够“再攀高峰”。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最重要的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财政、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要将就业目标置于更加优先的位置,根据就业目标进展情况,动态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力度。

  直播电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因此,当前市场迫切呼唤更加完善的制度规范和正面引导,为直播电商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无论范围如何扩大,学学科的核心本质没有变化,它是一门基于学的综合性、应用性的学科。当前在扩大学内涵的同时,应该特别注意明确其边界到底在什么地方。

  为保障委托代理实效,应对体制机制挑战,需要抓住机制设计的“牛鼻子”。只有做好权责区分、监管闭环的设计,才能解决委托代理面临“代理人道德风险”的问题。

  在增强主体性的过程中,我们要更多地实现本土化,但本土化并不意味着建构封闭的纯粹地方性知识,而是以民族性、本土化的形式体现出以全部人类文明成果为基础、面向未来的普遍性内容。

  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过程中,既要维护全国大市场的统一性,又要考虑到地方发展的差异性,平衡好两者的关键要素在于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和依法行政。

  在当前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制约主要在需求侧,因此“分好蛋糕”以保持消费的稳定和扩大,是“做大蛋糕”即经济增长的一个必要前提,不“分好蛋糕”也难以“做大蛋糕”。

  正确界定中国知网的相关市场,有利于社会各界包括中国知网、科研机构、高校师生乃至执法机关达成更多共识,在共识基础上回归理性,最终找到妥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发展日新月异,部分老年群体好似数字时代的一叶孤舟,积极推进老年群体融入数字时代,享受数字红利,需要全面考量老年群体数字融入的困境,挖掘背后的影响机制,从而找到弥合路径。

  社会主义协商是我国特有的形式,具有与西式截然不同的特征和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通过平等协商得以解决。

  数字化企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设施建设,因此企业必须主动拥抱数字化。换而言之,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企业适应数字经济、寻求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如何有效规划并探索路径,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关键课题,也是“”接续讨论的重要问题,“粮食”“社会保障”“安全”等热议话题都突出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从“真扶贫扶真贫”到“真脱贫不返贫”,新征程上我们更需要通过创新观念、激活动力、稳定收入来源等方式,降低脱贫群体的脆弱性,增强其发展能力,不断改善其生活水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