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本书里的底层生活助你看见真实的社会模样
很难想象,如果世人都只看高处的流光溢彩,那么这个世界又会变得多么荒唐、魔幻。底层的集体缄默,注定让很多人都无法做那个会哭的孩子。
毫无声量的底层社会往往是悄无声息的,苦难就像一座大山死死地压下来,他们只能独自默默艰难前行着,除非的聚光灯会打向他们。
各类信息推送的精准算法,让我们每个人都极其容易陷入偏见之中,理所应当地认为月薪一万没法活、毕业三年就要十万存款、30岁没车没房太丢脸……可实际上,全国73%的人,工作10年月薪还没有过万,也还有6亿人的月收入不足一千元。
上世纪90年代初,法国思想家布尔迪厄与其他22位合作者一起,以细腻的情感和认线年,访谈数百人写就了一部田野调查著作——《世界的苦难:布尔迪厄的社会调查》。
书中通过一个个以访谈形式出现的生活个案,展示了法国社会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苦难。这部著作大多数篇幅的主人公都来自移民、失业工人、无家可归者、公司女职员、失业的经理人、农民、中学生、老人、临时工、工头、街头混混、右翼分子及支持者,也包括那些基层的管理者、社会工作者、、法官等各式人等。
所谓“世界的苦难”是指布尔迪厄选取的这些调查者具有普遍的代表性,他们都代表了底层生活的艰辛。对他们生活的深入调查揭开了知识分子普遍忽略的问题。本书展示出当代法国社会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痛苦,并通过社会学来解释这种痛苦背后的社会和根源。
用布尔迪厄的话说,这样的底层调查起到的作用不容否认:“使受苦的人看到把痛苦归咎于社会,从而免于自责的可能性;使公众了解从群体方面被掩盖的一切形式的不幸的社会根源,即使这些不幸是最私密和隐而不宣的。”
失业必然导致贫穷,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努力工作就一定能改善生活吗?在美国,数百万的底层劳工终日工作,却只能赚得每小时6—7美元的最低时薪,他们要如何生存,又是否能够走向成功?
为了寻找底层贫穷的,《我在底层的生活》作者芭芭拉·艾伦瑞克隐藏起自己畅销书作家、博士的身份,以近60十岁的年纪潜入美国的底层社会,去体验底薪阶层是如何挣扎求生的。
芭芭拉·艾伦瑞克为了体验底薪阶层的生活,制定了严苛的执行标准,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做出相应调整,力求贴近低薪阶层的生存实态。
在化身底层劳工的这段期间,她流转于不同城市、不同行业,先后当过服务员、旅馆服务员、清洁女工、看护之家助手以及沃尔玛的售货员,也遇到了许多拥有不同背景、个性迥异的上司与同事。
她将自己在基本生活线上挣扎的经历描述得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又出乎意料地幽默,展现了底层劳工在薪资、住房、医疗、雇佣关系等各方面的生存实态。
在繁华喧闹的世界里,总有底层的劳力者在默默苦作。他们一样有自己的梦想和欢乐,尽管更多的可能是辛劳、失落、无奈和哀伤。
一栋大楼的建成,人们关注的焦点往往在于投资者、设计师的理念,独特的外形,造价的咋舌云云,很少有人会关心“施工危险、闲人勿进”的铁皮围墙里面把建筑物从无到有,一点点建筑起来的工人。这些工地上的水泥匠、焊接师傅、外劳、女工,以及工地大嫂,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故事。围绕工地而生的小吃店、冷饮店、槟榔西施、陪唱的阿姐,每个人的故事都令人感到无奈和动容。
《做工的人》的作者林立青是一位爱好文学的工地监工。他对工地世界充满好奇,有热血与世故,有温暖与义愤,有持续的反思与行动。
这部纪实随笔作品,从“工地人间”“爱拼”“活着”三个分类的视角,勾勒工地工人生活与劳作的日常细节,让这些沉默在社会底层的影像和声音浮现出来。
文中有对工地环境、工人的休闲娱乐、生存方式、面临的职业伤害、家境等大框架的轮廓书写,也有对个别工人形象的细致的书写,通过具体的事件或个人生命史的展现,将他们的无奈、无力、情谊、温暖、坚韧、流转、困境、挣扎一一呈现。书中图片,看似朴素无华,但在文字的相映下自显出比较强烈的冲击力。
作家梁鸿阅读完此书后评价称:“你必须用心倾听,把他们作为一个个体,而不是笼统的群体,才能够体会到他们的痛苦与幸福所在。不同的工地现场,共时的空间,同是那些做工的人。”
不知不觉,我们的国家成为了“世界工厂”,我们的城市面临着“人类历史上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我们也不能忘了留意倾听中国打工者的声音。
“出去”,农民工用这个简单的词定义他们的流动生活。“在家没事做,所以我出去了”,出去打工的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
如今,中国有一亿五千万农民工。在南部工厂林立的城市,农民工在拉动国家出口经济的流水线上全力以赴。他们代表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是一百年来欧洲移民到美国总人数的三倍。
新一代农民工出现的时候,大多数人都认为,迁徙是一条追求更好生活的路。他们比上一辈更年轻,受过更好的教育,外出的动机也更多是因为对城市机会的追求,而不是受农村贫困所迫。是自尊,而不是恐惧,让他们留在城市。出去,就是改变你的命运。
美籍华裔作家张彤禾称:“当我想写本关于中国的书时,这个国家的农民工吸引了我——几百万人,离开村庄,去城市工作。直到后来,我才发觉,原来我跟我写到的那些女孩有着那么深的联系。我也离开了家,了解生活在举目无亲的地方那种孤独漂浮的感觉;我亲身感受到人轻易就会消失不见。我也更能理解那种全新开始生活的快乐和自由。”
在《打工女孩》这本书中,这些中国女工们跋山涉水地从遥远的乡村来到了东莞,每天生活很辛苦,赚钱很不容易,生活各方面有困难,但是她们无论如何还是很灵活、很努力地工作,往上爬、向上挣扎,就为了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
打工女孩的故事有某些共性。在工厂里,你很容易迷失自我,那里有成百上千个背景相似的姑娘:在农村出生,没念过什么书,穷。工厂是做什么的从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份工作带来的艰难或机遇。打工女孩的命运转折点永远是她向老板发难的时候。那一刻她冒着失去一切的风险,从人群中脱颖而出,迫使这个世界将她视为一个个体。
在科技正在飞速变革的当代,劳动关系发生着变化,而劳动者在其中获得的究竟是新的机会亦或者面临着新的挑战,则需要我们进一步地进行了解与分析。
《失去合约的人》是一本关于 21 世纪工人阶级的非虚构作品,被认为是对乔治·奥威尔《通往码头之路》这类书写传统的延续。
作者詹姆斯·布拉德沃斯在 2016 年历时半年先后从事了亚马逊拣货员、电话客服、居家照护员、优步司机等职业,揭示出这些零工劳动者所面临的困境。彼时针对零工经济的考察还并不多见。零工平台将这种“新型用工模型”包装为个体实现经济自主的理想方式。
但实际上,这些零工不被承认为受雇佣者,需要长时间和高强度工作才能赚到足够的钱来生存,休息和娱乐的时间被挤占,遇到生病或工作事故时没有足以应对的储蓄,也没有钱购房或建立养老金。
《失去合约的人》中,作者通过对真实劳工人物的描写,质疑了对低收入群体进行道德污名化的媒体指责。尽管零工经济帮助英国在 2008 年经济危机的10年后提升了就业率,但零工经济毁掉了英国工人阶级过去引以为豪的生活品质,从而使一部分人失去健康,甚至酒精和毒品上瘾。
在作者看来,零工的大规模增长与去组织化的现状不仅与危机后的公共开支削减有关,也与英国 1980 年以来的去工业化经济政策以及保守党政府对工会策略性的打压有关。因而,解决之道在于重建团结的工人社区。
书中令我们看到零工经济中的灵活就业人员不为人知的一面,也提醒我们在当前AI即将取代人工的时代,需要好好地思索自己的未来。
- 标签:本站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
-
五本书里的底层生活助你看见真实的社会模样
很难想象,如果世人都只看高处的流光溢彩,那么这个世界又会变得多么荒唐、魔幻
-
近期疫情形势极为严峻复杂 广州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最新情况 建议市民尽量少出行
原标题:近期疫情形势极为严峻复杂 广州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最新情况 建议市民尽量少出行不聚集 昨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
- 城事 “点将”10大板块苏州要建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
- 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近期将在南宁举办
- 混当今社会必须记住这10句话!
- 【“三大体系”建设】我国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学科
- 深圳近期严厉打击走私违法犯罪行为情况请看7月21日新闻发布会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