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社会

向史而新 奋进新时代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10-2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11月8日至11日,中国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全会重点研究了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审议通过了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在庆祝中国党百年华诞的热烈氛围中,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意义重大,振奋人心。

  向史而新,奋进新时代;鉴往知来,启航新征程。连日来,社科界围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展多种形式的深入学习,各地反响热烈,社科期刊人更以高度的责任感开展广泛研讨,学理智慧涌现。坚守马克思主义学术本位,当好学术中国繁荣发展异彩纷呈的时代记录人、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的积极传播者,学术期刊工作者深入研究和准确阐释好全会精神,责任重大,义不容辞。

  面对新时代中国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与真理同行,与时代同步。自觉学习贯彻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重要精神、研究阐释好全会决议重大科学要义,是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任务,学术期刊人肩负着高度责任和光荣学术使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总编辑第环宁深有感触,他认为,增强理论自觉与强化理论学习是做好期刊工作须臾不可忽视的站位要求。要把学习六中全会精神同学习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把《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同习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习总关于党的历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学。深刻理解精神实质,才能更好地指导期刊编辑工作。理解的深刻程度决定坚决贯彻的成效。将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同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总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的精神结合起来,必须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扎实做好深入阐释工作,才能真正担负起推进研究不断深化的学理责任。紧紧围绕习总重要讲话和《决议》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努力传播有深度、有力度、有高度的研究成果,学术期刊必须高质量引领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学理解读逻辑创新,更好地激发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活力。

  学术报国之志,百年如一。发扬百年优良传统,把学术情怀和家国情怀统一起来,把家办刊和学者办刊结合起来,学术薪火才能生生不息。《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科版)》常务副主编刘曙光表示,优秀学术传统的继承不仅要面向历史,更要面向现实。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融汇于历史经验总结和现实成就创造之中,讲清楚“中国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讲清楚“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讲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发挥文化强国、凝心聚力、培根铸魂作用,必然能够转化为广大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的精神力量。

  作为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学术期刊展示着时代的思想高度和学术水平。《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执行主编斯丽娟表示,学术期刊承担着学理传播功能,深入研究阐释六中全会精神,就要切实体现为充分发挥期刊引导学术研究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引领学术研究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国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功用,不断深化对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要认真学习和深入领会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提升自我解读能力,在把全会精神内化于心的同时自觉地外化于行,把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学术期刊界内在的自觉行动,真正地把研究阐释六中全会精神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李宗刚认为,应该在深入学习基础上,积极引领学术界研究阐释六中全会精神转化出的相关选题,以此彰显学术期刊的主体工作意识。同时,学术期刊人应该主动地走出去,积极建构起学术期刊与学术研究者共同组成的学术共同体,不断深化六中全会精神研究阐释的智慧逻辑,有力促进话语与学术话语的融通,投身学术报国的宏伟事业。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非常明确地强调了理论的重要性,明确指出“坚持理论创新”是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学术期刊应当结合自身优长,在理论研究特别是理论创新方面承担更多责任。对此,《社会科学研究》杂志社社长、常务副总编辑黄进认为,这个责任担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高认识,坚定正确导向。学术编辑人员要深刻领会六中全会的精神要旨,以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把好稿件的关,提高辨别力。二是激浊扬清,形成宣传合力。策划选题、开设专栏,组织学者对重大理论问题进行研究阐释,梳理理论逻辑,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观点。三是要着力从学理上研究论证“两个确立”的时代要求、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

  “学术期刊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特别是在深入阐释坚持中国道路,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构建方面发挥作用。”《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执行主编王浩斌表示,尤其在学科体系方面,需要突破西方式现代化进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影响,以中国问题研究为中心,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证明中国理论。刊发立足中国实际,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的跨学科研究成果,更加具有现实迫切性。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项宏伟事业、长期任务、重大工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学术期刊积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智慧工程特色,也体现了一种思想智慧的生产力,与宏大的科研队伍一起共担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责任。《当代中国史研究》编辑部主任郑珺表示,坚持以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准确把握党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本清源,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学术期刊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组织编辑部成员集中学习讨论,深刻领会《决议》的历史作用和意义,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和大历史观,在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中全面认识党领导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时代逻辑,并有效落实到编辑业务和学术生产工作中,是学术期刊国家队不断提升思想传播力的重大责任。

  学术期刊要创新理念方式,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和导向。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检验期刊理念与质量的试金石。在抓好自身学习贯彻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术期刊的理论阐释平台优势,积极策划,扎实做好对于全会精神的理论宣传、研究阐释工作,迅速形成规模、形成声势。《天津社会科学》主编时世平认为,在理论宣传阐释研究的选题策划中,要准确聚焦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从百年宏观的大历史着眼,观照历史、现在、未来的三维向度结合,既接续传统又映照现实、指引实践。在宏观把握的同时,要具体着眼于各个领域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的宣传阐释研究,科学阐释全会精神深刻的历史启示和现实内涵。在研究方法上,要全面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贯通百年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深化“两个确立”是人民的选择、历史与时代的选择的重大意义。

  作为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学术期刊是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促进理论创新的重要力量。《马克思主义研究》编辑部主任、执行副主编李建国表示,要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主题,加强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研究阐释,加强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发生历史性变革的研究阐释,加强对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的研究阐释,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研究阐释,加强对中国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等许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学理化研究阐释,进一步在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方面发挥坚强引领作用。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选题库。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副社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行政管理改革》主编焦利表示,要围绕全会决议提出的“十个坚持”,进一步分析阐释中国党百年奋斗的成功密码。对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概括和阐述,是全会决议的一个突出亮点,也是一个重大贡献。进一步阐释论证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此外,全会决议是一个汇聚、建设、改革事业成功经验的极为丰富的思想智慧宝库,进一步加强三大历史决议的系统化研究,有助于科学阐明我国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的“秘诀”,为推进重大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深入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继续深化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研究,是《哲学研究》的首位工作。”《哲学研究》编辑部主任周丹表示,2019年期刊改革以来,《哲学研究》一直坚持“以现实问题带动基础理论研究”办刊特色,更加突出时代性和问题意识,关注重大理论现实问题。当前,如何深入理解“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如何系统把握习总提出的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如何全面阐释党百年奋斗蕴含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如何深刻认识“两个大局”“两个结合”“两个创造”以及伟大建党精神等等,迫切需要哲学界思想理论研究者贡献富有思想含量与创新价值的学理智慧。

  深入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领域的期刊要积极发挥本学科研究优势,努力做好用学术讲,形成性、学学理融的成果。《学研究》编辑部副主任林立公表示,全会决议科学总结了中国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进一步明确了“党确立习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具有决定性意义,鲜明指出了习同志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些重大研究论域决定了学研究必须强化基础理论研究力度,有力引领学期刊选题策划的学理前沿性提升。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专业化开展社会主义研究类别的学术期刊,不仅成为国内重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发表平台,而且是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宣传阵地。《社会主义研究》副主编王建国对记者说,将进一步突出办刊特色,重点推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研究阐释成果的学术生产工作,同时进一步推进对以来党治国理政伟大成就和经验的全面系统总结研究,推进对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及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创性贡献的研究,推进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以全会精神研究阐释为基点不断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与传播力。

  理论创新是社科学术期刊永恒的追求,社科学术期刊又是基于理论创新促进社会实践进步的重要传播力量。扎实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重要精神和全会决议的宣传阐释工作,需要充分发挥期刊类型与风格各具特色的资源优势,有效推动这项重大任务的落地落实。

  为了切实做好六中全会精神的研究阐释工作,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杂志社副总编、《甘肃社会科学》主编巨虹表示,将结合办刊方向,及时推进重大选题策划,积极刊发有亮点、有特色、有质量、能产生重要影响的专题理论文章。同时,要在全面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基础上,全面加强责任编辑的学术训练,积极参加国内相关学科领域线上线下的学术会议,密切关注学术动向和学术前沿。

  《学术月刊》总编辑姜佑福表示,将继续用好“特稿”形式,重点围绕全会决议关于“十个坚持”和“十个明确”中的重大理论命题开展卓有成效的学术选题策划,进一步提升重点选题稿件的学术原创质量。同时,通过学科前沿论坛和学术专题论文,将“十个坚持”的重大历史经验和“十个明确”的核心思想内容,与哲学社会科学主干学科前沿议题的探索和基础理论的构建紧密结合起来。

  作为学术期刊把关人,我们有光荣的使命、更有强烈的责任,将六中全会精神广泛传播好、宣传好、阐释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杜敏表示,不仅要将已开设的“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栏越办越好,使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并使之转化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行动智慧,还将开设“百年党史”专栏,进一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断扩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影响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工作提供坚实有力的学理支撑。

  学术期刊是人文社科学者发出专业声音、表达专业见解的最重要平台,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系统性解读着力引领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创新意义重大。《世界经济与》编辑部主任徐进表示,强化六中全会精神的学理研究阐释,迫切需要学术期刊与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各类传播媒介打好主动仗,形成既分工又合作的有机联动态势,协同提升学术生产质量与传播实效。

  为认真组织策划好六中全会精神研究阐释工作,《学术研究》主编叶金宝表示,将开设“学习研究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推动广大社科理论工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积极投身于六中全会精神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的学习宣传工作大格局,增强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系统化构建的有机结合。同时,将结合综合期刊的各学科特点,新增策划一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专题,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深化研究和阐释效果。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卫玲介绍,作为全国创刊最早的大学学报之一,《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将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引领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精神滋养和前进力量,把铭记苦难辉煌的历史自信切实转化为担当使命的行动自觉。

  聚焦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研究与阐释,必将成为2022年度学术期刊生产与传播主题。王建国说,互联网时代推出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必须继续秉持开门办刊理念,还要通过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向广大学者公布重点选题方向,促进学术传播的跨平台发展,以打造研究和阐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术精品力作,同样是基于我们党领导百年学术发展与时俱进的重要历史经验。

  当前,不少学术期刊早已提前做好学术生产规划,凸显了前瞻性工作意识。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9月初就组织校内专家学者召开专题研讨会,详细部署工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杨其静介绍说,学报在11月刊发的第六期中设置了专栏,由学校领衔,从党史、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阐释六中全会精神。下一步,围绕六中全会决议,将召开专题学术研讨会,组织更多的前沿学者开展深入细致研究,撰写高水平学术论文。

  组织知名学者撰写“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笔谈文章,是《马克思主义研究》最新一期的刊发重点和亮点。李建国表示,2022年将全年开设相关专栏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同时,注重充分发挥媒体融合优势,通过纸刊、学习强国号、微信公众号、期刊网站、精选英文版“一体多翼”的传播格局协同发力,努力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定,中国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这是我们党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学术期刊界该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黄进表示,学术期刊界应该总结好党的十九大以来五年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我国的未来发展进行前瞻性研究,为党的二十大召开提供理论参考。时世平认为,学术期刊界要创新联动,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宣传、阐释、研究中,把高度的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体现到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中,既要有学理阐释的深度,又要有深入浅出的广度,要创新理念方式,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理论宣传精品力作,为党的二十大召开营造良好氛围和理论环境。

  除了结合自身办刊方向,发挥不同学科特点,主动策划组织刊发具有理论深度和生动案例的高质量论文外,斯丽娟认为,还要加强优质研究成果的出版传播能力,创新内容载体和方法手段,提高并延伸学术期刊在社会不同层面的影响力,使高质量研究成果能够被更广泛地获取,切实承担起学术期刊的社会责任。

  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新时代,学术期刊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要有历史自觉、理论自觉、文化自觉,与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道参与到历史的创造中来。刘曙光表示,学术期刊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的召开,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这体现在: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整、准确阐释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围绕党和国家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开展群众关心的历史和现实问题研究,发挥智库在实践中概括、总结、丰富、发展、完善理论方面的作用研究,强化学术交流、支持优秀人才的成长,尤其是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研究,进一步深化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研究等,才能为党的二十大召开做好理论准备、人才储备,接续奋斗,发挥应有作用。

  习总高度重视学术期刊工作,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中,都对学术期刊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多次强调学术期刊要加强中外学术交流。林立公说,学术期刊应始终立足于习总重要讲话的工作定位,以高质量的学术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从学术话语创新的角度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作出新贡献。尤其要重视推出具有标识性概念,容易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领国际学术界的“百家争鸣”,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营造良好的国际学术话语与环境。

  为迎接2022年党的二十大召开,进一步推动科技进步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学术期刊发挥引领作用就更加重要。《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原祖杰认为,一是要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统研究,结合中国党百年经验,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理论依据;二是要加强对人类现代化和社会转型的系统研究,为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提供知识储备和历史借鉴;三是要加强对当下和未来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研究,为党和国家内政外交提供政策咨询。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学术期刊界要从新时代的高度努力强化学术研究,既立足于中国社会现实问题,又着眼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李宗刚表示,一方面,要把学术研究与对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阐释放到重要位置,积极谋划并延揽一流学者创新学术研究方式,切实将研究成果与解决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对接起来,真正从学理建构意义上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走向深入。另一方面,要把学术眼光与世界情怀有机结合起来,把中国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以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用“世界语言”讲深讲透,推进融通中外的学术话语创新,提升学术议题设置能力,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继续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