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社会

社会学 社科文献2021年4~6月新书 · 下篇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12-2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本书以老年人生活质量为主题,运用文献研究、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方法,研究主题涉及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发展轨迹、慢性病及其生活意义、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精神心理状态等健康议题;涉及老年人收入与消费、居住环境状况、家庭照料者的需求与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利用等保障和服务议题;还涉及公办养老机构转制、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策略等专题政策研究。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过程呈现“规模大、发展速度快、不可逆转”的典型特点,未来人口老龄化必将继续加剧。基于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转变现状,本书从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机制入手,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建议。

  本书收录了作者1994~2013年人口学研究领域的主要论文。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围绕人口转变,从时空视野描述比较了我国人口转变的过程及特点;第二部分主要涉及我国人口政策对人口结构的影响,以及学界对人口数量与结构关系的争论和作者的相关思考;第三部分主要讨论了我国人口政策实施结果及作者的反思,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人口作为基础变量的重要意义,同时论证了我国人口发展战略选择所遵循的原则和方向。

  本书是作者对云南中老边界一个阿卡人(哈尼族支系)村寨的橡胶种植的民族志研究。书中分别从生计方式、土地制度、社会关系和族群关系等方面,对他们日常生活的经验细节及背后一套地方性文化逻辑进行深描,展现出在传统生计方式和社会文化迅速变迁的同时,传统社会深层的文化机理仍然触手可及,其结构性要素依然具有生命力。在此基础上,作者所试图揭示的正是新的地方社会秩序的形成机制:借由橡胶经济引入的现代化体系与地方社会是如何连结的,以及阿卡社会继替背后的文化逻辑又是如何运作的。

  本书是母题、意象研究与文化学研究相结合的一次尝试,撷取古今中外民间口头文学和文人书面文学文本中的十七类马意象为研究对象,在史诗、谚语、诗词歌赋、笔记小说等文体间自由穿行,集中展现了马母题意象文学的文字魅力和文学内涵。在此基础上,本书试图全面呈现马母题意象中所蕴含的北方游牧民族所独有的审美心态、文化记忆和生命意识,进而提供一条渠道,使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草原文化中清新、刚健、壮美、深情并存的瑰丽风貌。

  本书以2012~2013年实施的以“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为主题的大规模随机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从阶层分化与利益关系调整、阶层分化与社会矛盾和冲突及整合、阶层区隔和社会区隔、社会阶层的意识与心理四个方面,描述了三大等级八大阶层在教育、收入、代际流动等方面的分布和变迁趋势,概括了阶层分化的特点以及社会不平等、社会区隔等模式,分析了社会流动的积极与消极后果,并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缩小贫富差距、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打破社会区隔、提升社会认同等建议。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病”问题在一些大城市显现,越来越多的城市中产阶层“逃离”到宜居的农村和小城镇居住,选择一种逆城市化的生活方式。本书从城市中产阶层移民动力、移民过程、移民结果三个视角出发,对比分析中产阶层在移入地的生活方式、价值追求、社会关系网络三个方面。

  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渔民社会与日本渔民社会的比较民族志。作者运用人类学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在中国湛江和日本宫城县石卷地区的田野点进行长期调查,深入阐释了中日两国渔民社会,探讨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挖掘和利用跨境经验的可行性。作者从文化模式的视角出发,考察中日两国渔民的社会变迁,提出在建构新时代中国渔民社会的过程中,要注意整合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发挥渔民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本书围绕中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与特点,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抽样分析等多样化的研究手段,对两国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程、研究方法、教学实践、研究热点等展开全方位的论述,从文献分析、国家政策研究、学科建设、研究方法、系统研发、教学实践、课程研究、教育媒体、学习评价等多个维度进行比较研究,尤其是针对研究前沿中的新技术、新应用、新方法等进行综合分析,以期提出新的研究课题,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今后的研究内容。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对转型社会问题的艺术与技术,它不仅使社会治理理念实现了可操作化,而且较好地契合了社会治理社会化、精细化和专业化的客观要求。本书聚焦于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的契合性,探索社会工作在城市问题、农村问题、家庭问题和治理中的功能与作用。

  本书基于中国社会转型这一现实议题,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策略进行了批判重建,并结合本土社会工作实践案例,运用深度价值与情感介入的反映性实践研究策略,对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模式与道路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书中以一种整体的、独特的实用主义视角来看待社会议题,探寻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有效介入策略;对西方社会工作流行的理论,诸如优势视角、证据为本、实践智慧等进行了深入讨论和重组;站在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建设和研究范式构建的高度,探讨了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和学科话语体系的建构思路。

  中国当代社会心理学自1978年恢复重建以来,立足于本土行动的研究实践,催生了“文化自觉”的信心和勇气。一种以中国社会转型为中心的研究实践,从21世纪开始焕发生机。其理论抱负就是要真切地面对中国的变革现实,以系统描述、理解与解释置身于社会转型中的中国人心理和行为的逻辑和机制。本书介绍了集体记忆传递、社会表征论、认知失调论、制度民族志和希金斯的理论体系,并对群际不平等、儿童贫困表征、身高制度和分化的未来生活预期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从整个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发展来看,马克思和福柯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发展方向。二者的现代性批判理论在表现出不同特性的同时也呈现某种特别的联系。无论是在对现代性的历史分析中显露出的不同历史取向,还是在对权力的批判中展现出的研究场域差异,抑或是在对异化现象的剖析中做出的对现代性症结的不同判断,马克思和福柯的现代性批判理论之间的关系很难以一种纯粹的单向度的直接性判断作为定论,而是呈现一种交错的复杂性关系网络。

  本书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前提,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有关中国工会研究文献的梳理,中国和西方劳动关系的对比,详细论述了中国工会性质、作用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会的制度变迁做了详细的论述。本书根据中国《工会法》指出:中国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各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它不是一种纯粹的社会组织,是中国党领导下的工人群众组织,是党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者认为西方工会是在国家与社会权利分立的基础上建立的,与中国工会具有完全不同的制度背景,因此具有根本的属性差异,在处理劳动关系方面有着完全的不同方式。

  《清华社会学评论》是由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办的学术集刊。自2000年创刊以来,始终以“面对中国社会真问题,关注转型期实践逻辑,推动本土化理论研究”为宗旨,刊发了许多在学界产生过较大影响力的研究成果。近年来,《清华社会学评论》开始以热点主题的形式组稿出版,以独到的视角、精辟的论述,掀起了学界对“面向社会转型的民族志”“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治理与社区建设”“历史社会学”“劳工社会学”“科技与社会”等问题的讨论热潮,搭建起一个交流共进的学术平台。本集刊先后获得2017、2019、2020年度全国优秀学术集刊奖。在2018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中,本集刊全文转载率位列“社会学学科期刊”全国第一。

  本书关注技术议题的经济社会学研究思路,收录了九篇论文,第一篇文章从经济社会学的视角综述了技术研究的重要议题,并展望了可以开展研究的方向;第二篇文章关注了技术化社会的治理问题;第三篇文章围绕技术标准和制度讨论了技术产业发展的逻辑;第四、第五篇文章聚焦于技术应用的实际案例,分析影响技术应用效果的不同因素;第六、第七篇文章关注新技术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应用中的技术后果;最后两篇文章则讨论了多种主体在知识创新中的不同角色。

  本书主题论文涉及对社会组织政策的分析与评估、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中利益相关者博弈过程、近代以来政社协同治理疫灾危机、高层次移民社会适应策略等问题;书评分别基于图书分析社会企业如何响应复杂性制度构建和探讨对理解非营利组织和推动非营利组织专业化发展的意义和价值;访谈录分别介绍了深圳市见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上海星舍公益基金会在助推青年社会参与方面的创新;域外见闻主要分析了新加坡社会组织的实践与发展。

  本书由1篇总报告、9篇分报告、2篇专题报告及一篇附录组成,对本科生毕业去向、就业结构、就业质量、职业发展、升学情况、灵活就业、能力达成、对学校的满意度等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本书分析基于应届毕业生和毕业中期跟踪评价。书中分析了2020届本科生的毕业去向与就业结构,分析了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与职业发展情况,还分析了本科毕业生的能力达成情况以及对学校的满意度评价。

  本书由1 篇总报告、9 篇分报告、2 篇专题报告组成,对高职生毕业去向、就业结构、就业质量、职业发展、升本情况、灵活就业、能力达成、对学校的满意度等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本书分析基于应届毕业生和毕业中期跟踪评价。书中分析了2020 届高职生的毕业去向与就业结构;分析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与职业发展情况;还分析了高职毕业生的能力达成情况以及对学校的满意度评价。

  本书对十九大以来全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工作实践及其成效进行全面梳理,并提出对策建议;对省、市、县纪检监察机关信息公开状况进行评估,分析了当前纪检监察机关信息公开的状况;分析了国家审计的改革创新的历程,阐释了国家审计改革的成效;研究了我国学术不端问题的现状,提出了治理的思路和措施;选择贵州省、零陵区、北京市平谷区作为样本进行分析;以广东长大海外公司工程项目承包风险管控为蓝本、基于京东集团反实践分析,研究中国企业治理机制和特点。

  本书立足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变革,分析新发展格局下,上海面临的外部机遇与挑战,研究上海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使命和新愿景。上海作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桥头堡”,后疫情时代,如何重新定位自身发展功能、发挥“双循环”战略链接点的功能是本书重点关注的议题。全书分为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数据报告、案例分析和大事记六个部分。

  中原地区是中华农耕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性的重大变革,在这个农耕嬗变的历史节点上,如何珍藏农耕记忆、弘扬传统文化、教育子孙后代、传承中华美德,成为一个十分迫切而重大的时代课题。本套书旨在全面而深入地反映中原地区传统农耕时代生产生活境况,可以为今后深入开展中原农耕文化研究奠定必要的史料基础。本套书共5卷,分别为:《农博释读》《中原农事》《村镇民居》《民间工匠》《旧事拾遗》。

  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既不能被笼统地归结为“舶来品”,也不是纯粹的“土特产”。志愿包含了以仁爱为基底的思想和行动,这在我国由来已久。近代以来,发源于西方的志愿理念讲求效率,深刻地影响了我国的慈善、互助活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迅速发展,承担起越来越多的公共责任。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在本土和国际的双重推动下,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何去何从?本书基于青年支教的志愿过程,给出了探索性的解答。

  费孝通晚年在学术反思中提出了“社会学的人文性”这一议题,强调社会学对人的精神世界进行研究的重要性。本书从口述史与社会记忆视角进一步探索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社会性特征,并提出“关系型记忆”和“义务型记忆”的概念,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结构性特征。可以说,本书的研究成果是对费孝通提出的“社会学的人文性”议题的回应,对学科建设具有独特的价值。而这方面的知识探索也是一个社会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让人安所遂生,从而建设一个美好的社会,这也是社会学人文转向的意义所在。

  本书以王右木与四川早期马克思主义运动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分析四川早期马克思主义运动发生的主客观背景,概括王右木逐步转变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经历,进而梳理和论述其所从事的实践和主要思想。王右木作为四川早期马克思主义运动先驱,其勇于开拓、敢为人先、不畏牺牲的事迹和精神,不仅展示了那个年代的进步青年为寻求救国良方所做出的努力,而且对当前形势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坚持推进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对深圳18位公益领域的开拓者和从业者进行了深度访谈,通过一个个社会组织创业者、从业者的生命故事,展现深圳社会领域这几十年来的发展,反映公益行业所处的制度环境的变化以及深圳40年来的变迁。

  本书从社会治理层面出发,围绕中日韩三国共同存在的社会问题,如老龄化、社会保障、道德教育、校园欺凌等,并通过日韩的比较,为中国提供启示及借鉴;从社会经济发展层面出发,围绕三国合作领域,如文化旅游、智慧城市建设、乡村振兴、工作方式改革、垃圾分类等,提出合作方案;围绕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日韩贸易摩擦、“一带一路”框架下第三方市场合作等,提出以RCEP的签署为契机,加强中日韩合作、共同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相关建议。

  本书是由共青团广东省委牵头出版的,是展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青年群体的精神风貌和青年研究成果的著作,对当前青年思想引领、就业创业服务、心理健康指导、青年参与社会治理、青年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方面做出了深入的研究,为做好青年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作为研究新时代各领域青年群体和青年工作的社会科学著作,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开展青年工作的党政职能部门和青年研究者、青年工作者均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