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态:公共治理的新视角
编者按:社会心态与社会现实之间是互动的关系。一方面,社会心态是现实的反映;另一方面,良好的社会心态也能促进社会在良性的轨道上运行。当前人们的社会心态呈现出哪些特点?反映出怎样的社会现实?如何通过提高公平、正义来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本报约请了几位专家,来共同探讨上述问题。
去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了我国首部《社会心态蓝皮书》,今年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也即将发布。那么,今年社会心态调查的结果如何?与去年相比有什么变化?《中国科学报》采访了《社会心态蓝皮书》的主编之一、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王俊秀。
社会心态一词虽然被广泛使用,但内涵却并不明确,也还没有形成学科的话语。在我看来,社会心态是在一定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影响下形成的,社会中多数成员表现出的普遍的、一致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并成为影响每个个体成员行为的模板。其实,如何把握社会心态对学术界来说也是一个新课题,研究成果并不多。我们在研究中综合使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从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倾向四个方面来考察社会心态。
:今年我们的调查加重了对社会情绪的关注,在内容上要更全面一些,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几个方面都会涉及到,而且既有单方面的分析也有综合分析,把安全感、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公平等都放到一起,通过一些比较成熟的量表来测量。
调查显示,总体来说,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在2012年比2011年稍有下降,但幅度不是很大。生活满意度这几年一直在波动。这有经济环境恶化方面的原因,但更主要的还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产生了新的需求。比如,衣食之外,生存方面存在空气污染、交通拥堵、房子压力等问题,这些新问题带来新的不满意。
今年我们的调查中还包括了让调查对象回忆评估过去一年中的基本情绪状态,因为全社会人们生活满意度和社会表现出的情绪密切相关。我们把情绪状态大致分为喜、怒、哀、惧、忧、恶等。从调查结果看,社会总的情绪基调是正向的,怀有希望的,其次,情绪平和这种中性的状态比较多,但不安、担心、焦虑等情绪也有相当的比例,甚至是怨恨也有一定比例。
与我们对情绪的调查一致,从社会事件观察,社会也有大量的正向情绪。比如去年到今年出现的“最美妈妈”,“最美司机”和“最美教师”带给社会的感动,也就是大家说的“正能量”。消极的情绪虽不占主流,却应格外关注。
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社会心态特点是,底层认同导致社会整体极端化下呈现出进一步的群体分化,成为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和社会事件的根源和重心。
这一结果是由于社会分化后价值观越来越多元,但共同的价值观念缺乏,社会共识难以达成。表现在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一定会有许多不同的声音。但另一方面,缺乏这种争论之后的社会进步,就是因为社会缺乏共享的价值观。
:比如说安全,食品仍然被认为是最不安全的一项。在我们的调查中,包括人身、财产、交通、劳动和医疗等方面的安全,以及信息与隐私安全。以前信息与隐私安全都排在最后,而今年调查结果显示,信息与隐私安全仅次于食品安全被列为最不安全的两项,紧随其后的是环境安全。以前不关注的东西现在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以前我们都用经典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解释需求,满足了低层次的需求才会产生高层次的需求,但现在所有层次的需求同时出现了,是全层次的需要,而且所有层次的需要都提高了。
:原因较多,一是基本需求满足还存在问题,在吃饱饭的前提下,但食品安全、洁净饮用水、无污染空气成了大家迫切的需求。另一个原因是大家的各种意识提高了,然后就是社会分化了,不同群体的要求本来不同,有的人可能更看重认同,比如外地人更看重被接纳和认同;还有的人已经衣食无忧了,有钱了,但还期望实现更大的抱负,这些都可能产生新的需求。这次调查发现,人们同时产生了许多需求,我把这种情况称作全层次的需要。
:比如刚才说到的不满,这是一种认知。如果全层次的需求总无法得到满足,人们就会产生不满情绪,再进一步就会变成怨甚至恨。到了怨恨的地步,就很容易产生发泄和表达行动,甚至难以化解。在一些维权事件中,往往是个体的生存环境被破坏,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才发生的,这实际上是冲着社会不公,或者是针对某些官员的胡作非为,或者对为富不仁感到不满。此外,这次调查还发现,人们的社会底层认同取向依然比较明显。
:我们习惯上将社会结构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社会学家认为,好的社会结构应该是中间大,两边小的橄榄型,但中国有的社会学家认为,目前我国的社会结构是倒T型,高层与中层的数量不多,而底层人口的数量特别多。
阶层问题不是由收入调查结果划分出来的,更主要看本人如何自我归类。我们在调查中提问:你认为自己属于社会的上、中、下哪一层?选上层的比较少,选中层的也不多,很多人选的是底层。有些人从收入上来看,应该不属于底层甚至中层,但他们仍然自认为属于底层。
这就是说,很多人自认为是弱势群体,有一种底层认同感。因为中间层弱,社会就呈现出底层对上层的两个极端。
:底层认同容易导致社会矛盾和冲突。底层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底层内部其实也存在利益竞争。除了社会两极之间的疏离,底层群体内部也在分化。这种群体分化,表现为不同群体间的冲突,如本地人和外地人。
:今年社会信任度比去年又有下降。在调查的人际信任中,多数人还是认为家人、朋友可以信任,不信任陌生人,对政府、机构、组织、媒体等的信任程度不高。总的结论是社会信任的困境还没有走出的迹象。
:信任最大的问题,是信任的机制不断地被破坏,最严重的是社会公信力在不断下降。陌生人之间不信任是可以理解的,不信任可以通过契约、合同等形式来解决,这时就需要有公证、担保,这是一种社会运行的机制,但现在作为中间信任担保的机制没有了,因为公权力的信誉下降,作为中间可以信托的制度功能减弱了。
因此,重建信任社会,要从建立公权力的公信力开始。政府只要建立了公信的机制,社会信任度就会有转机。法律机制健全,欺骗就不容易得逞。如果商家的失信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企业就不敢那么做。政府如果信任百姓,信息公开透明,百姓也会信任政府。社会信任的机制需要政府去建立。
:从今年的调查情况看,从个人感受上来说,大家总体感觉比较公平,很多人认为自己的努力和所得比较相称。但从社会层面来看,评估出来的社会不公平程度还是很明显的。如果按收入来评价安全感、公平感、信任感、社会支持感,收入不同的被调查者回答趋势不太一致,但被调查者在选择了自我归属的阶层后有了明显的特点,认为自己阶层地位越高的人越认为社会公平,社会安全感、社会信任度、社会支持感也都较高。
所以,这种阶层认同、阶层意识,成为个体社会心态和社会行动的重心。自我归属决定了人怎样想问题,会采取什么行动。
:政府应该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人们总是先有情绪才会有行为。群众的情绪是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需要注意的重要因素。如果生活满意度下降,就会产生不满,然后可能会有怨恨,如果产生了恨,那就很危险,要警惕这种变化。
:政策的制定需要公众的参与和协商,实际上要让公众介入,比如我们强调普法,不能只是在颁布的时候告诉大家要怎么做,而是在制定法律的环节就要积极鼓励大众参与进来,这是最好的普法,这样的法律也才有实施的基础。而公众参与的一个基础是个体对参与效果的预估和判断,在心理学中,这叫自我效能感。如果大众效能感高的话,个体会积极参与,如果公众感觉自己投的这一票对结果没有影响,那公众就不会参与。
总之,政府要关注社会心态,关注社会心态产生的原因,了解公众是怎么想的,才能知道如何为大众服务,也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 标签:本站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
-
社会心态:公共治理的新视角
编者按:社会心态与社会现实之间是互动的关系
-
两个人在线观看bd (两个人在线观看高清哔哩哔哩视频)
当年在内蒙古茫茫草原,荒唐的时代让两个人的心越走越近,接受改造的朱为(朱时茂 饰)逃荒来此的川妹子林萧(丛珊 饰)谱写了一段让人难…
- 社会问题有哪些 社会问题分为多少种
- PSLE、GEP、DSA新加坡那些奇奇怪怪的英文缩写都是啥意思?
- 12幅赤裸裸的讽刺插画揭开了现实社会的真面目令人眼界大开
- 清末老照片:民不聊生满目疮痍的中国真实面貌
- 6张上个世纪的老照片带你看一个更真实的世界了解社会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