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新书联合书单|日常生活的现象学
2018年,青年学者鲁明军围绕创刊于1976年的美国著名当代艺术评论杂志《十月》的诞生、运作以及历史变迁,采访了罗莎琳·克劳斯、道格拉斯·克林普、本杰明·布赫洛、伊夫-阿兰·博瓦、大卫·乔斯利特、莱耶·迪克曼等10余位杂志编委成员和作者。这些受访者大多都是继格林伯格之后,美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评论家和当代艺术史家,其著述和观点的影响力不限于美国本土,也早已辐射至欧洲,乃至全世界。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对于其理论背后的故事特别是批评发生和理论实践的动因依然缺少了解,这一系列访谈恰好弥补了这个缺憾。它不仅立体地呈现了“《十月》学派”,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当代艺术批评与理论的历史概貌。
几年前,“新数学”席卷了英国的课堂。它以研究数学家所喜爱的抽象的、一般的数学表达方式为基础,其目标不仅是教学生处理数字和公式,而且要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在这本迷人的书中,著名的英国数学家伊恩·斯图尔特用幽默和轶事阐明了“新数学”的基本概念:组、集、子集、拓扑、布尔代数,等等。根据他的观点,理解这些概念为理解数学的真实本质、特别是纯数学的力量、美和实用性提供了最好的途径。不需要任何高级数学背景(对代数、几何和三角学有一点了解是有帮助的),就可以了解到作者对函数、对称性、公理学、计数、拓扑、超空间、线性代数、真实分析、概率、计算机、现代数学应用等主题有着怎样发人深醒的认识与讨论。读完这本书,你会更清晰地了解到现代数学家如何看待数字、函数和公式,并懂得牢固掌握“新数学”背后的思想将如何影响对数学本质的真正理解。《海德格尔的最后之神:基于现象学的未来神学思想》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海德格尔从“纳粹校长”的现实中回撤,先后写下了八个文本,并在遗嘱中约定需等他离世后才能出版,为这些文本覆盖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哲学论稿》是这八个文本中的第一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本,被认为是继《存在与时间》后海德格尔的第二部代表性著作。但就其思想内涵而言,《哲学论稿》比《存在与时间》更奇特、更艰涩、更神秘,其中就包括他在书中提出的、既有哲学意涵又有神学意蕴的新概念“最后之神”。
海德格尔为什么生前不愿意出版这些文本?“最后之神”的思想内涵到底是什么?海德格尔为什么要谈“最后之神”?本书尝试通过对“最后之神”概念的度阐释,找出其思想渊源,为理解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给出方向性指引。《大同立教:康有为政教思想研究》
晚清民初知识分子在大变局中探寻中国道路,开拓知识分子的新道路,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个重要部分。本书梳理和讨论了康有为“大同立教”的思路以及推动定孔教为国教的行动,尝试从康有为的思想和实践一孔窥豹,思考中国思想及其承载者和创造者的历史性大变局。
本书对康有为的“大同立教”思想做了系统梳理,提供了康有为大同思想发展的新图景。青年康有为经历了从“全球公理之学”到“以大同立教”的发展变化。以1899年康门师徒辩论为界,康有为思想经历了重要调整。由此本书对康有为生前不印行《大同书》全书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解释。
从康有为“大同立教”研究出发,本书对晚明以降大同思想的发展线索做了新的梳理,拓展和深化了对大同思想近代脉络的理解,并由此展开对“夷夏之辨”的近代转型、政/教的阶层分流以及“分流中的再合流”等思想文化巨变的探研,打开进一步的思想史研究空间。《与归零——从西方后现代思想家德勒兹看人生》
德勒兹认为,是一种生产性的积极力量,渗透于个人、社会、国家等各个领域,一切生产都是现实的生产,机器就是社会机器。德勒兹希望我们去做的,是一个机器归零的境界。一般人在每一次逆境、失败、挫折时,只有把自我或者自我原来的执着消解、归零,才能在困境中找到“和谐元素”,从而调整心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杜锺敏教授的这本书,则继承和发扬了德勒兹的观点。她的笔墨不在于重复德勒兹的哲学,而是重在从日常的生活出发,用德勒兹的哲学给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答疑,更加突出了德勒兹哲学在日常中的运用。如何在人生中做到“归零”,其中也包含了作者本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作者通过讲述德勒兹的哲学,让读者重新认识周遭的世界,并且重新审视自己的思考方式,从而活出更从容宽阔的人生。《日常生活的现象学》
借由现象学的力量,摆脱生活的盲目性,更自觉地展开行动。刷着朋友圈和短视频,你是否在某一瞬间会突然自问这到底有什么意义?你又是否想过,可能它们的意义恰恰在于它们的无意义?你曾受够了一份工作、厌倦了一个城市,于是想要换另一份工作、搬到另一个城市,却又担心无论换到哪里,仍会不断遭遇厌倦?也许那些终日渴望“生活在别处”的人,到头来会发现所有的“别处”其实都很乏味,而这乏味的根源竟是他们自身?
本书以现象学的目光打量你常生活中的种种激动与无聊。作者力图借助现象学独特的反思来打破习以为常的现成性遮蔽,向读者“第一次”揭示现象,并以日常语言道出其所见所思。正如作者所言,本书诞生于两种不同动机的诡异结合:它是向哲学和现象学的门外汉发起的对话;但它要做的不是“科普”,而是“原本意义上的研究工作”。本书邀请读者进行“现象学式的”观看,并希望读者最终也可以自己来“现象学”一番,以此摆脱生活的盲目性,更自觉地展开行动,同时品尝现象学的乐趣。《设计美学》(The Aesthetics of Design)
这是一本关于设计美学的理论著作。作者认为,设计美学的合理性要建立在它与美学知识体系的历史性之间的内在关联之上。基于这种视角,本书作者以流畅的文笔与严谨的逻辑,将设计与美学学科建立起相关性,在分析康德美学理论析的基础上,延伸出了自己关于设计的美学理论,并指出了日常生活美学研究的完善方向。作者对设计美学有着深沉的寄望,认为它有可能重建美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深刻关联。
本书能够帮助读者以更加系统、理论化的视角,重新看待日常生活中易被忽视的设计之美,获得新的审美体验。《智慧巴黎:启蒙时代的科学之都》(Paris savant: Parcours et rencontres au temps des Lumières)
在启蒙时代,巴黎是当之无愧的科学之都。科技荟萃于此:升空热气球、坎凯油灯、天体力学、氧化学说、公制体系……智者无所不在:著作等身的法兰西科学院院士、严谨认真的学者教授、热情钻研的发明家、觥筹交错的科学发烧友……达官贵人、市井百姓都对科学性质的实验、表演、教学与讨论表现出疯狂的兴趣。
本书围绕18世纪充满活力的巴黎科学界展开,国际著名科学史家白鲁诺在其中探讨了巴黎的科技发展在法国启蒙运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不仅聚焦布丰、孔多塞、拉瓦锡、狄德罗等科学巨匠,也关注无数共同塑造智慧巴黎的发明家、冒险者、工艺师、资助人等。
全书以法兰西科学院为线索,涵盖科学机构建制、学科发展、发明创造、科学表演、公共卫生改造等主题,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描绘了大前夕的巴黎,展现了现代科学理念如何融入普罗大众、城市发展、时代变革之中。《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Sovereign Virtu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quality)
本书是当代经典之一。平等是理想中的一个面临困境的理念。平等的关切是社会至上的美德。平等的关切要求政府致力于某种形式的物质平等,本书把它称为资源平等,虽然其他称谓可能同样合适。本书的论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大体上从理论问题开始,主要以标准的哲学方式运用一些事例——它们就像是为阐明和检验理论假设而发明的人为事例。相反,第二部分的起点是当代热烈的论战,包括保健措施、福利计划、选举改革、种族教育中的优待措施、基因实验等话题。这一部分由外及里,对这些问题及似乎适合于表述它们并有助于对它们做出判断的理论结构,都做了深入的讨论。《21世纪的21位思想家》(General Intellects:Twenty-One Thinker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21世纪的21位思想家》是一部介绍当代新思想的导论性书籍,作者用一本书的篇幅,评述了21位能够影响未来的思想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当今世界思想导图。那些曾经启发我们、挑战我们认识局限的知识分子去哪儿了?谁是当今网络时代的萨特和波伏娃?本书作者认为,我们不会再有这样的伟大人物了。但是我们还有一般知识分子,他们的作品能够解答我们这个时代的疑虑和困惑。本书涵盖的话题包括文化、、工作、技术和人类世,评述的思想家有柄谷行人、齐泽克、朱迪·巴特勒、蒂姆·莫顿、东浩纪、全喜卿等。麦肯齐·沃克别具一格的解读既表达了欣赏赞同,同时也提出批判,他期待一般知识分子共同编织一张协同的思想之网,以使人们理解,乃至改变这个世界。《弥尔顿传》(John Milton:Life,Work,and Thought)
[英]戈登·坎贝尔 托马斯·N. 科恩斯 著,翟康 陈睿文 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23年2月
为纪念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学者、思想家约翰·弥尔顿诞辰400周年所作传记,由世界著名的两位弥尔顿学者——戈登·坎贝尔、托马斯·阔恩斯撰写,以详实的史料深入考察了弥尔顿的著作、思想和生活,尤其是弥尔顿在面临失明、丧亲和衰落等人生逆境时所取得的惊人成就,展现了这位文艺复兴时期巨人波澜壮阔的一生。
该书是近几十年来对弥尔顿第一次新的认真研究,出版后备受好评,《文学评论》等媒体均撰文赞誉,获著名作家菲利普·普尔曼力荐,荣膺美国弥尔顿协会的“詹姆斯·霍利·汉福德图书奖”。《人文主义与史学——英国现代史学编纂之源》(Humanism and History:Origins of Modern English Historiography)
本书为“经典与解释·史学丛编”系列之一,旨在解决一个问题,即英国史学如何找到它的现代方法,以及它为何会找到这种方法?作者认为,答案就在于英国史学受到了人文主义的影响。
作者开篇即梳理并阐释了15世纪的历史写作方法,以及那个时期人们区分历史和故事(fiction)的各式作法,并在随后的章节,先后通过回顾现代史学最著名的事件之一(《君士坦丁赠礼》线年古文物研究的发展,力图将这一持续了3个世纪之久的探索追溯至恢复关于英国过去的重要文本证据,这也是现古学的起点。
除此之外,作者还借助对培根早期生活和思想的密切关注,试图找到其自然哲学和新科学对英国史学的影响;同时还引入了18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对于“古今之争”中那些针对自我意识问题的回应,向我们呈现了吉本对于近代早期英国史学的巨大贡献。就全书而言,可以看到,作者竭力向我们展示了人文主义如何在史学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的同时,也扮演了一定程度的阻碍角色。《20世纪的教训:一部哲学对话》(Die Lektion des Jahrhunderts)
[德]伽达默尔 [意]里卡尔多·多托利 著,王志宏 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年3月
20世纪最著名的西方哲学家及解释学的奠基人之一伽达默尔,在年近期颐时与意大利哲学家多托利展开了一场颇具丰富意涵和哲学意味的对话,回顾了他全部哲学思想重要方面的发展历程。
不仅如此,正如译者序开篇所言“一切真正的哲学思考以或隐或显的方式都是对话,是争执”,这部对话录涉及和记录的内容远远超出了哲学家本人的思维轨迹。这本小册子呈现的是关于哲学最根本的那些“大问题”的对话,是对“一种哲学之前提的一次重新确定,这种哲学参与到一种和它的时代及它的挑战的负责任的和解之中”(伽达默尔语)。这些作为前提的和根本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形而上学的命运问题;修辞学与哲学、与伦理学、与解释学的关系问题;作为西方哲学传统的核心问题之一的实践知识和实践智慧的问题;神学以及未来西方哲学的走向问题。
《太极图说》《通书》乃宋明儒学开山之作,成书以来备受尊崇,朱熹为之做注解,明代曹端依“朱解”再加阐述,名为“述解”,成为明清以来最受重视的注本;马一浮先生1940年代于复性书院刻印“儒林典要”,首列其书。此次整理,以复性书院精校本为底本,再加校点,堪称迄今最善之本。新增导读,梳理儒学源流,讲解工夫要点,提示今人身心修习方法、入手要领等。
《近思录》由南宋大儒朱熹、吕祖谦二人共同选编而成,分门别类将儒者修身工夫的原理、目标、方法、进阶、疑难、效验、圣贤气象等一一讲明。叶采乃朱熹再传,广采诸家解释,繁简得当,颇合今人学习的需要。此次出版又增加详细导读,讲解工夫要点,提示入手要领等,为有志于深入体验儒学身心实践工夫者提供合适的读本。
杨简乃陆九渊高足,被认为“后来居上”,章太炎谓:“陆后传至杨慈湖,学说是更高一步。”《慈湖家记》为杨简重要著作,是其一生心学实践之总结。马一浮先生1940年代于复性书院刻印“儒林典要”,列入此书。此次新增导读,梳理心学源流,讲解工夫要点,提示修习方法、入手要领等,庻可得其真实受用。《迈蒙尼德宇宙生成论思想研究》
学术专著,犹太学博士文库的一种。本书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的研究,较为全面而深入地研究了12世纪著名犹太哲学家,哲学名著《迷途指津》的作者迈蒙尼德的关于世界起源理论的哲学思想。本书聚焦于迈蒙尼德在中世纪世界永恒论与有始论争论终的立场及其对这有论题的独特解决思路,论述了迈蒙尼德相关思想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及其历史影响和意义,对国内犹太学研究有着较好的推动作用。《生命之道:中医的物、思维与行动》(A Way of Life: Things, Thought, and Ac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在西方,中医向来被认为带有神秘主义和迷信色彩,其效验有赖于人们的盲信。冯珠娣教授以她对于今日中国社会、知识界和医学圈的扎实深入的了解,在此做出了一番关于中医简明而精确的论述,回答了此前长久萦绕的一些本体论、认识论和伦理上的问题,试图超越生物医学和西方中心主义的局限,在科学与人文的交汇点上重新认识传统中医的价值。
此书以其2017年于耶鲁特里讲座上发表的演讲稿为基础整理而成。在大致分为“物、思维和行动”三个部分的论述中,她考察了理性化、科学化的传统中医学如何建构其真正的客体,医师们又如何诊察、思考和把握病理机制,以及如何根据“治病求本”“以人为本”的原则找出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在这番细致的考察中,东西方的对立消失了,系统化的中医学不再是神秘事物和伪科学,而是一套糅合性的哲学观和一个为更具包容性的科学可以回溯的丰沛源泉。《波士顿的长电邮:美利坚的成长与普遍历史》
本书是哲学学者刘小枫最新的著作,以文学的笔触展开,探讨中美两个国家之间文化差异的诸多问题。作者对中美两国不同的体制作出阐释,从历史和哲学的深层角度分析了美国的立国政策和国家政制。美利坚立国三百年,缘何在国内、国际中矛盾重重、四处埋雷,美国式的理念的本质为什么是通过帝国的扩张来实现“普世性”的诉求,刘小枫这本书的写作目的即是通过回顾美国建国以来的外交政策和美国政体的底色,从学理的意义上深层揭示美国政制的精神品质和文明底色。《焦土故事:全球资本主义最后的旅程》(Renaissance Self-Fashioning: From More to Shakespeare)
人类正处于数字时代,更准确地说,是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当所有人都惊叹于互联网的快捷便利和无所不能时,却很少有人思考过它如何被发明出来,受到何种控制,以及对人类的真正影响。
乔纳森·克拉里说出了数字资本主义中显而易见却从未被正视的社会病症,戳穿了人类因科技而快乐的假象。“焦土”意味着一个富有生机的地方退回到贫瘠的状态,同时丧失复苏的能力。人的异化、社会凝聚力的涣散、自然资源的枯竭……这些问题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前所未有地加剧。作者怀着赤子之心,极富洞察力地深挖这个时代的病源,并邀请所有人加入寻找未来出路的队伍!《教化:古希腊的之道》(Paideia: Die Formung Des Griechischen Menschen)
《教化:古希腊的之道》原书为三卷本,德文版出版于1934—1947年。第一卷“早期希腊”和第二卷“阿提卡精神的高峰与危机”描述了希腊文化在古风和古典时代的基础、成长和危机,以雅典的崩溃而告终;第三卷“伟大教育家和教育体系的时代”处理了古希腊在柏拉图时代的思想史。在这个时代,希腊失去了这个世界上所珍视的一切——国家、权力、自由,但仍然坚持着教化的传统和理念。教化在书中作为研究希腊文化整体的基础,用来解释希腊性格形成的历史过程与他们建构理想人格的思想过程之间的互动关系,该书构成了对整个早期和古典时期希腊教化传统的重要综合性考察和对西方文明基础的深刻而永恒的研究。正如耶格尔所言:“本书不仅面向学界,也面向所有在我们延续数千年的文明陷入今天的生存危机时再次寻找通往希腊文明道路的人。”
《教化》德文版和英文版并行,本译本以De Gruyter出版社于1934—1947年出版的三卷德文本为基础,同时整合大量的英文版作者注释和添加了译者注释。除此之外,本书还专门收录了耶格尔晚年所著的《早期教和希腊教化》全文,以及牛津大学教授雅希·埃尔斯纳的相关评论文章——《教化:古代的概念与现代的接受》。《禅宗语录鉴赏辞典》
《禅宗语录鉴赏辞典》是一部中型的佛学类鉴赏辞典。全书共54.5万字,由武汉大学教授、珞珈杰出学者、武汉大学中国佛学及佛教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麻天祥先生主编。禅宗语录,言简意赅,极富意蕴,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其本身也是可供鉴赏的文学作品。本书从禅宗众多语录中选取经典且具有启迪意义的语录和案例,加以分类,并进行赏析。为便于读者理解,每篇语录均有注释和鉴赏。为增大图书内容信息量,书后还有相关附录。《犬儒主义》(Cynicism)
每个人或许都有自己的“犬儒时刻”。每当陷入绝望,我们内心深处总会有一个声音:“我恨变得愤世嫉俗,但是……”愤世嫉俗?玩世不恭?缺乏羞耻心?……犬儒主义是什么?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犬儒主义者?我们都是犬儒主义者?
从木桶中特立独行的哲学家到网络时代涨落不停的不良情绪,作者安斯加尔·艾伦描绘了从公元前4世纪希腊犬儒主义者的“无畏直言”到当代多面、复杂的犬儒主义表现的历史。借助其后莎士比亚、拉伯雷、卢梭等人的著作,本录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对犬儒主义的挪用;通过尼采、福柯、斯劳特戴克等哲学家的思想,作者追踪了犬儒主义从古代到现代的转变,并重新思考了现代犬儒主义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梳理、提炼了哲学史层面上的知识,更能帮助我们在对犬儒主义的认识和反思中,重新定位和思考我们自身。《无知的美德》(The Virtues of Ignorance:Complexity, Sustainability, and the Limits of Knowledge)
承认无知,可能是世俗头脑走向谦卑的唯一途径。自启蒙运动和科学以来,人类对技术与知识的依赖呈指数级增长,凭借所谓的知识,人类形成了愈加无畏和盲目自大的心理,对自然和人类本身造成了极大伤害。世界的运作,仅靠知识是不够的,本书提出了一种替代方案——基于无知的世界观。
来自工程学、农业科学、哲学、进化生物学等领域的二十多位美国专家学者,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无知”这一深刻而广泛的哲学命题,包括“无知”的起源、本质,以及它的实践与它对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本书还指出了一个很有趣的悖论:在拥有基于无知的世界观的人的头脑中,知识和洞见反而积累得最快。
《无知的美德》可以让人们充分认识到人类在地球中所处的位置,认识到认知的局限性,承认自己的无知,从而更加敬畏自然,以更谦卑的态度与自然、世间万物相处。基于无知的世界观,给人类第二次机会。《自我决定的孤独:难以建立亲密感的社会》(Die berührungslose Gesellschaft)
人为何选择成为自己的孤岛?不再用纸币交换商品,不再亲自去市场购物,不再与人近距离交谈,在隔离中逐渐适应居家办公、在线教育……我们似乎可以和所有人保持距离,保持一种无接触的生活。这是“社恐”的福音,还是孤独的当代症状?
本书试图告诉我们,孤独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发生的,它不窥视人心,不要求个人的自省,而是从生理学、历史和文化、法律和的“外部视角”,为现代人普遍的孤独感做出诊断。人在生理上渴望与他人接触,抚摸、拥抱、握手……但我们的世界始终存在暴力的威胁,保护人不受伤害的制度和社会共识又姗姗来迟;城市在发展中不断压缩着个体的边界,作为资源的身体在市场上被最大化地利用,这一切都将我们推向了亲密关系的反面。当发达的社交媒体在人与人之间树起顽固的技术屏障,脆弱的现代人似乎找到了免于伤害的方式,长此以往,我们将迎来什么样的未来?是能够无所畏惧地相互关心、心甘情愿地彼此亲近,还是充满猜疑地自我封闭,保持缺乏亲密感的无接触式生活?
- 标签:本站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
-
哲学新书联合书单|日常生活的现象学
2018年,青年学者鲁明军围绕创刊于1976年的美国著名当代艺术评论杂志《十月》的诞生、运作以及历史变迁,采访了罗莎琳·克劳斯、…
-
小猪佩奇为什么叫社会猪?抖音小猪佩奇是什么梗?
现在大家说起社会人,想必很多年轻的朋友第一反应就是小猪佩奇了吧,最近嗨客小编的朋友圈的买衣服的朋友都开始卖各种小猪佩奇的…
- 小猪佩奇社会人到底是个什么梗为什么小猪佩奇突然大火
- 【新闻早茶】河北频现“挖野菜大军”!去哪儿挖、怎么吃都有讲究!还有这些热点……
- 《潮州方言俗语·顺口溜》首发共收录200首潮州俗语和60首顺口溜
- 每日名词点击主义社会
-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