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社会

王悦阳忆王文娟:艺术上大江大河生活中很潮的奶奶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4-1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青年作家、记者王悦阳与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交往深厚,为撰写《千里共婵娟——王文娟艺术评传》一书,几年来与王文娟有过多次深入对话。加之妻子李旭丹是王派艺术传人,两人更是经常到王文娟家拜访做客,谈天论艺。生活中的王文娟和年轻人毫无代沟,她爱看热播剧,每天对着世界地图研究地理,习书做画,和年轻人讲笑话学网络用语。在王文娟去世当天,王悦阳接受澎湃新闻的采访连线,分享了他眼中的王文娟:一个艺术上“大江大河”,生活中很潮很纯粹的可爱奶奶。

  澎湃新闻:你是王文娟老师传记的作者,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在你和王文娟老师交往中,哪些事你觉得是特别难忘的?

  王悦阳:我觉得老师给我一个最深刻的印象,她对越剧艺术是爱得非常深沉的。她一生只有越剧的艺术信念,一辈子做的所有的事情,她说我这个人没有什么天资,也不聪明,我就是肯下一点苦功夫,下一点笨功夫,下一点别人不下的功夫,所以能够有今天。

  我在给她整理艺术传记的时候深有感触。老师因为之前自己写过自传,《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也拿过传记文学奖,非常很不容易,

  我在写这本《千里共婵娟——王文娟艺术评传》的时候就有个疑虑,老师自传写的那么好,她所有的经历、孙老师的故事、她的成长经历、她演林妹妹的故事等等,她都写了都说了,我再给她写点什么呢?后来跟老师商量,反复思考,觉得谈艺的部分不够,索性就放在了“谈艺”这个概念。

  老师非常勤奋,她有时候半夜想到一个什么问题,她会起床拿纸笔记下来,一二三四非常详细。我每次去跟她访谈对话,采访她的时候,除了口述,她就把她所思所想的内容一一都写给我,还整理了大量的资料,包括以前媒体对她的采访、她的剧本、曲谱、唱腔分析,然后跟我详细的分析表演上的特点。她对于王派艺术是怎么确立,怎么成长怎么成熟,然后对于青年一代如何学习,如何发展越剧她都有思考。这是她给我留下第一个很深刻的印象。她做事非常认真。我想是热爱,是勤奋,促成王派艺术的确立,并能有那么多的粉丝,那么多的观众喜爱。

  王悦阳:首先在于她自身的戏路宽广,她的形象是非常多元的,一戏一格,一个人物一种风貌完全不同。她是学习越剧武生出身的,她的师傅有越剧盖叫天之称,就跟一般旦角不同,所以她的功夫特别好。能文能武,能演小生行当,也能够演旦角行当,那么就为她今后塑造孟丽君等女扮男装的艺术形象的时候,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因为戏路宽广,它的源头非常多,汇总成了王派艺术的这个大江大河。

  她的艺术宝库很丰厚,比她要塑造一个才女,可以选择用昆曲的艺术身段或者一些技巧,再结合她质朴的唱腔来加以表现。如果她要表现像鲤鱼精,她就用上她从小打得非常扎实的武戏的功底,很多开打的成分在里面。然后同时她在塑造特定人物的时候,她又会选择特定的方式,比如林黛玉的“葬花”“焚稿”,但是这个行为只能是林黛玉。

  她可以演才女也可以演烈士,从林黛玉到武则天,从孟丽君到杨开慧,从古到今,无论文武,她都能够表现。

  她一生演了200多出戏,那么多角色,为越剧艺术丰富了很多剧目和人物,也为未来将来的青年演员走的路奠定了夯实了的基础和一个宽广的道路,我们站在她的肩膀上往前走,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澎湃新闻:你夫人李旭丹也是王派传人,王文娟老师一直在艺术上指点她,王老师对年轻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她非常愿意帮年轻人去做一些事情,策划剧本啊,研究人物,分析唱腔,办专场搞讲座啊,下基层进社区到学校她都愿意参与其中,哪怕她自己年纪很大了不方便,出门了她还是非常愿意去做。哪怕只能出谋划策。

  比如李旭丹准备《闺秀》专场的时候,她一听就说,你胆子大的,居然办专场,我都不敢。然后就开始帮李旭丹思考怎么样去表现。因为王派的唱腔,板腔体不算丰富的,如果一个晚上全部听唱而不看表演是不行的。作为一个专场,你如何丰富它?

  最后王老师帮丹丹想了个点子,就是变装,从简到繁,一开始是李旭丹本人,后来加上一件披风,变成一个角色,拿上一支笔,变成林黛玉了。不断地做加法,通过现场的变装来完成她的角色转换,非常巧妙。

  你看她90几岁还在动脑筋,想如何能够提升越剧艺术的影响力,如何与时俱进去吸引年轻观众,她不断在思考这些事情。

  她并不是把年轻人作为个人的财产,她支持年轻演员去学习京昆艺术的长处,去学习话剧影视的表演,去学一点朗诵,去学一些影视的表演的风格,甚至川剧梨园戏的表演。她非常提倡学生要转益多师,去向文学学习,她也希望学生多去接触作家,包括王安忆王小鹰等作家都和她熟悉。她是在为越剧事业的未来和明天在积累在培养,这份苦心是非常令人感动的。

  她对于书画艺术也很喜欢,希望年轻人去学一点书画艺术,对于塑造人物,培养一种闺秀的气质都是大有帮助。

  她自己退休以后,每周花一天的时间去老师家里学习书画,而且她自己画的写意的牡丹荷花兰竹,画得还都不错。

  她画画跟她的唱戏一样认真。她如果要给你写一张字,哪怕就写一个福字或者签一个名,她要在描红本上写上好多遍。她有那种小学生描红本子,专门练毛笔字。每天规定自己要写个两张纸,然后她会写文娟日课一几月几号;文娟日课二几月几号,每天都记下来。哪怕90岁的人还在坚持做这个事。

  王悦阳:聊了很多,从人生经历到艺术观点。但最令人感动还是那句,就是我们现在一直说的,“台上演戏复杂一点,台下做人简单一点”,这是她一直说的一句话,她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台上她是精益求精,不厌其烦的,台底下她是怎么简单怎么来。她吃的很简单,生活很简朴,她最大的爱好就是跟喜爱戏曲的,喜爱越剧的青年人,包括学生在一起聊聊戏说说艺术,敞开心扉地谈一谈。她晚年可能最愉快的事情就是这样。

  虽然武康大楼离越剧院也就是两站路,但是以她这样一个国宝级艺术家的身份,无论是开车也好或者是打的也好很正常,但她觉得公交车最方便了。当时有人拍下了她坐公交车背影照片发到了网上,引起了大家很大的感触,这么一个国宝级老艺术家,耄耋之年也不搞特殊化,很令人感动。她完全不计较这些,她活得很纯粹,很简单,但在舞台上要求非常高,非常讲究。

  王悦阳:除了书画学习之外,她很有生活乐趣。她看热播的电视剧,比如什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琅琊榜》之类,年轻人喜欢的她都看,还有什么抗战剧、谍战片,包括韩剧她都看。

  还有一点我很佩服她,她在晚年非常爱学习,她有一个Kindle的阅读器,她下载了《大秦帝国》,还有那个《明朝那些事》。认认真真的,每一本都看完了,还会跟我们讨论万历皇帝怎么样了,张居正是怎么样改革的。

  我非常感佩她,这样大部头的历史著作,虽然是小说,但她这样一个年纪还能够去看这样的书,而且读完以后还要思考,还要跟我们讨论,这个很让人感动,

  她还喜欢研究世界地图,她说她小时候没有怎么好好学历史学地理,她要把这两块东西补上去。她最喜欢看的是挂在她的房间里一张世界地图,然后研究这个是北美洲,那个是南美洲,这是哪个国家,这是哪个地方,这个地方我去过,那个地方我没去过。还有包括中国历史朝代年表,她能够完整背下来背给我们听,都是她晚年的时候还在坚持学习的一些体现。

  我觉得生活当中她非常有趣,非常有意思。我们跟她接触没有代沟,她非常好学,而对于社会上的那些一些很热门的网络用语什么意思,她也会去研究,比如么么哒也会去学,是一个很潮的奶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