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成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着力巩固去产能成果,陆续出台一系列降成本政策措施,着力抓好补短板稳投资各项重点工作,推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求,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把握长期大势,抓住主要矛盾,善于化危为机,办好自己的事。
因此,我们仍然要紧紧围绕“八字方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加大“破、立、降”力度。
“破”,就是要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推动化解过剩产能。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着力巩固去产能成果。在煤炭领域,一批达不到安全环保质量要求的煤矿加速退出,一批优质先进产能有序释放;在钢铁领域,在控制产能总量的前提下,调整优化存量,倒逼落后产能加快退出。随着各项工作的推进,我国已经全面转入结构性去产能、系统性优产能的新阶段。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进一步巩固去产能成果,推进优化存量,加快僵尸企业出清,统筹推进职工安置、资产债务处置、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等工作,坚决防止已退出产能死灰复燃,增强去产能工作的系统性和协同性,推动资源配置效率、生产率和潜在增长率的提升。
“立”就是要大力培育新动能,形成要素向新动能流动的机制,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今年以来,我国创业创新蓬勃发展,新技术研发布局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有序推进,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0.4%和13.5%,比全部投资分别快4.6个和7.7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比规模以上工业快1.7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34.6%和20.1%。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快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并推动传统产业在优化升级中形成新动能。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黄汉权建议,要围绕世界科学前沿和我国战略需求,努力攻克一批关系发展全局的战略前沿和核心技术。确立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改革科研管理体制,构建利于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创新潜能充分释放的体制环境,构建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降”就是要通过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用能和物流成本,使实体经济“轻装上阵”。
今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延长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再降低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10%等一系列降成本政策。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按照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通过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降低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措施,并督促地方抓好相关任务落实,切实使降费红利及时传导到终端用户。
此外,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要按照推进高质量发展要求,精准聚焦补短板重点领域,进一步健全完善协调机制,加强重大项目储备,抓紧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持续深化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切实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总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剜肉补疮的权宜之计,而是要紧紧抓住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新跃升。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