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70年:经济发展金融后盾 随现代化建设而繁荣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这座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总长约55公里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
在创下多项世界纪录的同时,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伴随着巨大的工程建设风险。中国人保财险作为首席承保公司与其他5家保险公司合作承担了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项目建筑工程一切险及第三者责任险,保险期限约为6年,合同投保金额高达278亿元,创下全国单个工程保险标的新高,也为保险业参与大型建设与高风险项目积累了宝贵的原创性经验。
这只是我国保险业发挥保险保障功能的一个缩影。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我国保险业也获得了源源不竭的生机与活力。
伴随现代化建设而繁荣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为了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发展需要,1979年,人民银行全国分行行长会议作出了恢复国内保险业务的重大决策,不久便发布了《关于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和加强保险机构的通知》,就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和保险机构设置等问题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作出指示。
彼时的中国保险业,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财产保险、货物运输保险、运输工具保险以及个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这5个险种再次起步,开始为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
《金融时报》记者在《老保单》一书中翻阅到一张投保日期为1981年7月29日的赔款计算书。经办单位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福建省分公司,保户单位是厦门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签单不到1个月,保户单位就发生了火灾。这张赔款计算书显示:“1981年8月20日中午,因搬运工人进万平仓库,违反制度抽烟,烟蒂引起什草生火,燃烧寿板胚。经各方支援及时扑灭,并从原堆488片寿板胚中清出202片,被烧286片,按账面价值损失人民币11571.56元,残值收回1567.97元,实损10003.59元。”最终,根据查勘、核实,保险公司确认该事故属于公司责任范围,作出了给予赔付人民币10003.59元的决定。这是当时重新起步不久的保险业保障企业财产安全的一个小小事例。
如今的中国保险业,仅财产险公司就经营包括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机动车辆保险、工程保险、责任保险、保证保险、农业保险、健康险、意外险等近10个险种。
可以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小到一件快递包裹,大到国之重器,背后都有保险“默默”的保障。
为经济社会发展筑起风险保障网
银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保险业为全社会提供风险保障4325万亿元;保单件数达到2772901万件,赔付支出达到8290亿元。
经历复业以来近4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保险业成为服务国计民生的重要力量。在保障人民财产、人身安全方面,保险业承保范围和保障责任逐步扩大,赔付支出和风险保额不断增长。特别是近年来,保额增速明显快于保费增速,保险保障逐步成为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要的安全网和稳定器,托底作用日益显现。
保险业的重要性也得到了中央的高度肯定。2006年和2014年,国务院分别颁布了《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使现代保险服务业成为完善金融体系的支柱力量、改善民生保障的有力支撑、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机制、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高效引擎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抓手,将保险的地位提到了“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
“保险一旦介入社会治理,就不再是纯粹被动提供补偿,而是承担了管理职责,也改变了政府左右为难的情况,对整个社会治理体系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力的抓手。”在2018年的一次采访中,浙江宁波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希望保险在宁波成为一项基础设施,百姓日常生活背后均有保险保驾护航。
2016年,宁波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针对社会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宁波不断创新保险新产品、新模式,构建起了一张多层次、广覆盖、高效率的风险保障网,在这张保障网的保护之下,百姓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大提高。
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
新中国保险业70年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作出重大政治论断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