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民生

BOSS直聘、智联招聘、前程无忧、拉钩等平台监管仍存漏洞 花钱可随意查看简历

  • 来源:互联网
  • |
  • 2017-08-1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BOSS直聘、智联招聘、前程无忧、拉钩等平台监管仍存漏洞 花钱可随意查看简历。最近,一则“985大学毕业生陷网络招聘骗局,误入传销组织身亡”的新闻引起了人们的震惊。一份本以为是上市公司敲门砖的录取通知,却最终让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走向了生命的尽头。李文星事件之后,公众除了对于传销的深恶痛绝之外,最大的质疑指向了互联网招聘。当时,李文星在著名的互联网招聘平台BOSS直聘上找到了北京科蓝公司,事实证明,这只是传销组织借壳发布虚假信息以吸引大学生的诱饵。传销组织如何能在BOSS直聘上发布信息?悲剧发生后,招聘平台该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面对乱象丛生的互联网招聘,求职者又该如何规避风险?……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出事后想发招聘信息难了

  传销组织可以在BOSS直聘上发布招聘信息,主要是因为招聘平台审核不严。记者了解到,李文星事件之前,BOSS直聘的策略是只发一个职位,公司名称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可以找到、职位没有明显问题的,就可以直接发布。如果不触发用户举报,就不强制审核。如果招聘者要发布一个以上职位,才会强制进行审核。这种机制让传销组织钻了漏洞。8月10日,北京市网信办、天津市网信办约谈BOSS直聘,就其发布违法违规信息、用户管理出现重大疏漏等问题责令整改。BOSS直聘也紧急采取了3个方面的举措,力求保护求职者安全,这些措施包括“活体动态人脸识别+身份证”认证系统上线、扩建人工审核及大数据安全团队等。

  李文星事件也给同行业的招聘网站敲响了警钟。近日,记者在BOSS直聘、智联招聘、前程无忧、拉勾网、中华英才网等几家著名的招聘网站上进行了测试。通过网页或下载APP的方式,可以很容易登录这些网站。

  记者虚构了某传媒公司的企业名称,并以此公司名称申请注册。所有招聘网站均需要输入手机号码和验证码,之后进入注册环节。在BOSS直聘APP上,按照提示,依次输入了公司名称、职位类型、职位名称、技能要求、薪资水平、工作地点、职位描述等信息后,系统提示“职位信息已保存,认证成功后可开启职位”。继续点击“去认证”,则出现了3种认证方式,分别是“营业执照认证”、“在职证明认证”和“工牌认证”。在“营业执照认证”中,需要上传营业执照的照片,还需要发布者上传手持身份证的照片;“在职证明认证”需要提交发布人的在职证明照片,必须加盖公司公章,同时需要提交手持身份证的照片;“工牌认证”需要上传工牌和手持身份证照片。所有这些资料提交后还有一个人工审核的程序。由于记者申请的公司是虚构的,在认证系统直接显示“系统未在工商局中找到您的公司全称”。由此可见,目前BOSS直聘对于企业发布招聘信息的把控已经非常严格。

  智联招聘也是企业常用的一个招聘网站。在该网站上申请招聘,需要进行单位资质认证,上传营业执照图片,还需要进行法人认证。在前程无忧上,记者以同一公司的名称申请招聘,通过了注册、验证邮箱、完善信息等步骤,但在“立即招聘”这一关键环节,同样被“上传营业执照”一项卡住。而中华英才网的实名认证显得有些特别,可以通过芝麻信息认证。据了解,芝麻信用是蚂蚁金服旗下独立的第三方征信机构,通过云计算、机器学习等技术客观呈现个人的信用状况。记者虚构的“公司法人”从不使用支付宝,因此芝麻信息认证失败;而更换了一个经常使用支付宝的人的信息之后,就很快通过了认证。但继续往下发布信息时,也同样遇到了上传营业执照、公司标识等阻碍。近几年在招聘领域风头正劲的拉勾网也同样如此,发布招聘信息需要上传营业执照,否则无法发布信息。其中两家公司的工作人员还在第二天拨打了记者留下的手机号码,询问招聘事宜,并表明这是人工审核的一部分。

  求职简历被平台随意买卖

  虽然各大招聘平台都加强了对招聘者的审核,但互联网招聘的风险依然存在。很多应聘者都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某某公司的人力专员,热情地邀请自己去公司面试。求职者却一头雾水地表示:“我好像并没有向你们公司投过简历啊?”尤其是在这几年人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就更为常见。记者向某著名的招聘网站咨询了解到,求职者在他们的平台上发布简历,可以选择将简历放入他们的数据库,很多求职者为了增加求职的成功率都会选择这么做。如果企业购买了他们的相应服务,就可以随意查看他们简历库里面的简历,遇到合适的,就可以与求职者联系,邀请对方来面试。这就意味着,只要企业花了钱,就可以掌握求职者的个人信息。这里面当然是蕴含着巨大的风险的。招聘平台表示,“我们认为在你把你的简历放入我们的数据库时,已经意识到了这种风险的存在,并同意承担这样的风险。对于因此而引起的任何法律纠纷,我们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前面所说的,求职者没有向某家公司投递简历却接到面试电话的事情,原因大抵如此。

  而事实上,除了这种方式之外,还有一些应聘者的信息被招聘平台的内部员工私自出售。在几个人力资源专员集结的微信群中,记者发现,常有人发布售卖简历的广告,通常是打包形式出售几百份简历,叫价几百元至几千元不等。今年6月,知名求职人才网站智联招聘的两名内部人员和购买信息人一同在北京朝阳法院受审,他们被控销售15.5万余条个人简历,网聘公司每份简历对外的市场报价是50元,但这两名内部人员对外的兜售价格仅为2元一份。这些被泄露的个人信息如果被类似传销的非法组织获得,后果就非常严重。

  据今年初360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6年,虚假兼职诈骗的举报维权数量共4550起,占总互联网用户维权数量的22.1%。

  而即使是通过招聘平台审核的岗位信息发布,也很难保证100%真实和安全。因为对于营业执照的审核只能证明确实有这家公司的存在,但他们招人之后,在用人环节是否会存在欺诈行为,也是招聘平台难以把控的。例如,一些做健康产业的公司招聘销售人员,等到上岗了,应聘者才发现,原来公司是搞保健品销售的,专骗老年人。虽然老年人买保健品被骗的新闻已经屡见不鲜,但企业的证照齐全,招聘手续也是合法的,应聘者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被招去充当骗人的工具,招聘平台或者招聘会的组织机构也无能为力。

  招聘平台须承担监管责任

  涉事网络平台BOSS直聘在此案中应当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呢?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教授高艳东分析说,平台对注册信息负有形式审查义务。对本案,还存在一个招聘信息发布者的身份真实问题,我国网络领域实行实名制,即“前台自愿、后台实名”,在BOSS平台上发布招聘信息的人,应当在平台注册时留下真实身份信息,平台负有形式审查义务。对此,如果平台根本就没有要求招聘者提供身份信息,如身份证照片等,平台属于监管不力,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高艳东认为,平台追责还要考虑技术中立原则,技术本身可以中立但后期需要监管。BOSS直聘和快播软件一样,理论上来说,他只是提供一个平台供高校毕业生和社会人士进行信息的交流,达到各取所需的目的,即提供的都只是一种技术,不存在主观意愿上对罪犯的包庇和纵容。但是,BOSS直聘作为案件发生的网络平台,对论坛上的不法内容也确实负有监管的责任,理应积极监督论坛信息的合法性,从这方面来看,如果是BOSS直聘明知道论坛上有这种诈骗事件的发生,那么作为技术提供者,他们负有监管义务而拒绝履行,是一种不作为的违法行为。

  来源:北京晚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