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民生

民生社会新闻节目许昌市建安区人民政府做客河南新闻广播《对话民生》 节目!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0-0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许昌市建安区人民政府区长马浩,建安区五女店镇张二峰,许昌市诚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红军

  许昌市建安区成立于2017年2月5日,前身为许昌县,属整建制撤县设区,是河南省最年轻的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体工作中,建安区坚持把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贯通起来,把握发展规律,科学系统谋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力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全区域、全产业链转型升级,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城乡融合发展。2018年建安区成为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县市(区)。建安区从撤县设区到成为省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县市(区)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作为我省目前最年轻的区,建安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是怎么快速找准优势的?

  马浩 :建安区环抱许昌市主城区,所有乡镇距离主城区都不超过20公里。这就让我们在规划产业布局时有了更大的自由度,而且我们的乡镇环抱的是地级市,它的辐射带动能力和所能提供的资源也比其他县市要大得多,我们也更容易吸引城市资本和人才在这里聚集,搞产城融合式的乡村振兴要容易得多。因此,我们从实际出发,形成了以城乡融合为导向,以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抓手,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为目标的乡村振兴发展思路。

  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是建安区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人民共同富裕道路上形成符合实际的发展模式,立足环抱许昌市主城区的区位特色,建安区在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格局上是如何谋划布局的?

  马浩 :建安区环抱市区,在区位、交通、生态、产业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把这些优势进一步放大,是我们在乡村振兴中首先考虑的问题。所以,在规划城乡融合建设时,我们基本的出发点就是放大优势,为此我们制定了“一心两轴五支点”的城乡发展格局框架。“一心”就是城市建成区,在这里我们将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满足不断壮大的市民队伍需要。“两轴”就是311国道和新元大道,我们将沿着这两条主干道布局产业和基础设施,让优质的城市服务不断向农村延伸。“五个支点”就是“两轴”沿线的五个支点镇,在这里我们将增强支点镇的辐射带动能力,以点带面,促进全域发展。而各支点镇之间都注意“留白”,以数公里的生态廊道加以连接,构建卫星城式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保证生态与城镇化之间的有机平衡。

  马浩:城乡的融合,首先要提升的就是农村人居环境的短板,只有通过人居环境的整治、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与城镇衔接,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才能吸引各类要素向乡村流动,人才才会愿意来你这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马浩:习总曾指出,“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如何提升农村的吸引力,让人才喜欢到我们建安,也让剩下的这部分人在农村过得好,建安区的主要思路就是“突出两个难点,提升一个优势,夯实一个支撑”。

  马浩:突出两个难点,就是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两个难点。垃圾处理方面,区财政每年拿出4300万元,引入市场化运作,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探索建立垃圾处理农户付费制度,完善财政补贴和农户付费合理分担机制,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制度化、长效化。目前全区所有镇区、行政村都达到了“三无一规范一眼净”标准。污水处理方面,在乡镇所在地,推动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在试点村,因地制宜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或人工湿地,实现就近处理。

  马浩 :对,因为建安区环抱市区,是许昌市重要的生态屏障,我们建安区本身具有“面积广、树种多、生态好”的基础条件。所以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就提出了“提升一个优势”,就是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我们一方面大力推进平原林网化、乡村林果化、廊道林荫化、庭院花园化,已经建成了“四季常青,全年有花”的国省道、水系景观河道790公里。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果树进村、青藤上房,“四荒”变“四园”等工作。目前,建安区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8%,活立木蓄积量92万立方米,乡镇林木覆盖率达到32%以上,村庄林木覆盖率达到35%以上。

  马浩:夯实一个支撑,就是加强基础设施配套,比如说各村的安全饮水、入村路硬化、电网改造、通信网络、客运公交、学前教育都已经实现全覆盖,农村的户厕改造年底前可以全部完成。尤其是我们抓住医疗、养老两个重点,去年以来,我们投资5000多万改造提升了乡镇敬老院,让农村群众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同时,我们还积极招引中国民生投资集团在我区五女店镇建设乡邻广场项目,这样就可以解决东部区域的农村商贸、物流、文化、娱乐、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花木种植、生态观光、健康养生产业,这是五女店镇的主要产业。这几项要是规模化发展资金是个大问题吧?

  张二峰:是,项目实施后,我们的财政补贴资金发挥出了巨大的杠杆作用,撬动了社会资本,促使项目实体企业投入资金8.21亿元。比如许昌诚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个集“菜篮子”基地、休闲观光、生态旅游、健康养老生态休闲等一体的、多功能相结合的都市生态农业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年营业收入2亿元以上,能够为周边6000多户农民提供优质的农机作业服务和辣椒烘干服务,带动农户扩大规模,增加收入。

  张二峰:主持人说的太对了,只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所以我们就以完善种、加、销产业链,拉长价值链为方向,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像许昌诚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田园综合体项目,目前已经建成向日葵观光采摘和花生采摘园,生产出了“润知缘”牌葵花和花生食用油,并建设了蔬菜智能温室和信息平台,增加了蔬菜种植、花卉观光服务功能,成为全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领头羊”。项目全部建成后,年总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

  张二峰:当然是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啦。为保障群众增收,我们积极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土地流转带动型、进企就业务工型、股份合作分红型三种符合实际的模式,多方式、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在实践中,我们充分征求群众,尤其是贫困户家庭的意见,依据群众意愿,由群众自主选择是“入户分红”还是“就业务工”,与企业或合作社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稳定增收。

  张说到了诚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它是五女店镇第一批引进的企业,开展的项目也正是张所说的生态观光农业,我想问一下王董事长,诚润看上了建安区五女店镇哪一点呢?

  王红军:我们是一家生态农业发展公司,项目是围绕生态农业、农副产品加工等开展的,而五女店镇是建安区规划的东部生态旅游养生带的主战场,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迅猛,形成了以花卉苗木、休闲观光和蔬菜种植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我们选择在这里发展就是看中了良好的基础优势。另外,建安区优良的营商环境也是吸引我们的重要因素。建安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并在产业带内投资建设了道路、水系、休息驿站等基础设施,为我们企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有资源优势,还有政府打造提升的软硬件平台,结合这些,咱们是怎么走出了一条自身创业创新发展的路子,那怎么带动农民合作共赢呢?

  王红军:我们公司坚持以完善种、加、销产业链,拉长价值链为方向,以建设生态、生产、生活“三生”统一,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田园综合体为抓手,实现了企业创新发展。在带动农民合作共赢上,我们采取农民土地入股或农民合作社参与等形式,让农民群众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具体来说,一是在让群众通过土地流转获得土地租金收入;二是让群众通过入股合作获得分红收益;三是成立劳务服务组织,组织群众为公司提供劳务服务,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获得工资收入。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只有产业搞好了,才能给农村和农民创造机会,不断提升老百姓们的收入。像五女店镇这样的产业发展路子在整个建安区多吗?

  马浩:五女店镇和诚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都是在建安区的东部,正位于我们规划的东部生态旅游养生产业带,这也是建安区结合乡村振兴规划的三大产业区之一。我们有个“3+2”模式,这个“3”指的就是宏观层面的三大区域,分别是东部生态旅游养生产业带、颍河湿地都市农业产业带和西部特色农业产业带。刚才说到的东部生态旅游养生产业带,主要建设休闲观光园区、田园综合体和康养基地,走的是“以花木改善生态、以生态承载旅游、以旅游激活三产”的绿色发展道路;在南部,我们依托颍河水资源优势,建立了具有湿地特色的都市生态农业产业带,发展优质水果、花生、小米等特色农产品和休闲旅游等产业;在西部特色农业产业带,主要依托产业基础优势,大力培育烟草、优质林果等特色种植业,形成了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马浩:对,“2”指的是微观层面,就是统筹村内、村外2个地方,村内建设社区工厂,村外发展三产融合产业项目。社区工厂建设上,我们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厂社融合、就业优先、联动发展”的原则,利用村集体的闲置土地、房屋,为群众提供就近就业增收的岗位。去年以来,已建成服饰加工、棉纺加工、档发加工等七大类社区工厂近百个,我们还要力争实现每个村都至少有一家社区工厂。在村外一二三产融合项目建设上,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康养旅游等都市生态农业,催生了德欣、格鲁克、果牧香等一批精品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将田园风光、农村文化、农村生活转化为真金白银。

  我们在不断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的同时,也不能把现有的基础、现有的好东西给忘了呀,我知道咱们建安区在粮食生产方面可是很厉害的?

  马浩:对,我们建安区前身是许昌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持续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3.9万亩,高标准农田达到55万亩,粮食产能持续提升,成为国家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示范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目前已经打造出了优质小麦、蔬菜、花生、林果四大优质农产品种植基地,培育了天和蔬菜、世纪香食用菌等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现在人们对于食品安全是非常关注的,我们立足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建成了6个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点,认定“三品一标”基地8个、“三品一标”产品20个,榆林花生获得国家农业博览会金奖,“许昌腐竹”获得国家地理标志。我们还大力发展电商物流产业,建设了区乡村电商服务体系,让本地的优质特色农产品走得更快、卖得更远。

  当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我们就要考虑怎么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这一点上,建安区可不会输给其他地区吧?

  马浩 :建安区历史文化悠久,是全国知名的“三国文化”之乡,结合这样的优势资源,我们积极做好天宝宫、射鹿台、华佗祠、杨水才纪念馆等重点文物修缮保护工作,并以打造三国文化、红色文化体验基地为目标,谋划了一批文化类工程项目。同时,我们还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整理的档发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河街腐竹传统制作技艺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的魅力在于展示与交流,除了挖掘保护,我们还通过了哪些方法让建安区的乡土文化看得见、摸得着、传得远?

  马浩:除了历史文化工程项目,我们当地的乡土文化也是很丰富多彩的,比如五禽戏、社火等,对于这些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传统项目我们进行重新编排,融入地方史和文体教育,让建安文化基因世代传承。比如说我们建安区艾庄的铜器舞,始于清朝中叶,最早是祭祀求雨的舞蹈,表现丰收的喜悦,现在它已经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了,通过向许昌市军民共建单位——“许昌舰”的官兵传授铜器舞技艺,现在艾庄铜器舞已经成为许昌舰官兵外出交流的保留节目,铜器舞不仅为南海舰队“许昌舰”添加了许昌元素”,还通过借船出海,让建安文化走出了河南,走向了世界。

  马浩 :对,杜寨书会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已传承2000多年,影响很广。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省内外的说书艺人都会到建安区的杜寨村亮书、卖书,切磋技艺、交流书目。我们通过开设“杜寨书会——北海分场”这项活动,让这一流传千年的文化“活化石”走出了乡野,走到了聚光灯下,为世人所了解。而且,我们还有“灯节民俗文化活动展演”、“三国文化旅游节”“北海大舞台”“民间戏曲展演”等平台,给乡土文化提供了展示表现的舞台。

  咱们建安区无论是产业还是文化,马区长一说起来就说不完了,也难怪建安区会成为全省乡村振兴的示范区。那么按照习总提出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方向路径,建安区下一步有什么工作打算?

  马浩:我们将持续深入落实习总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紧紧围绕“20字”总要求和“五个振兴”方向路径,结合工作实际和已有经验,持续探索、务实重干、久久为功,着力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样板,不断擦亮乡村振兴示范区名片,更好的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