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民生

民生社会新闻节目开封市祥符区做客河南新闻广播《对话民生》 节目!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0-0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开封市祥符区区长王彦涛,开封市祥符区西姜寨乡陈刚,西姜寨乡团委、青创团队负责人李永乐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核心载体,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那么首先面对的就是乡村产业定位要准确,祥符区是怎么找准产业定位的?有哪些特色产业?

  王彦涛:祥符区是2014年10月由原开封县整建制划转成立的新区,辖15个乡镇、345个行政村、1个省二星级产业集聚区,总人口82万,总面积13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5.7万亩,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250万亩。

  作为农业产粮大区,我区按照“三组、三带、三链”的规划布局,围绕“东部新城组团、朱仙镇组团、沿黄生态组团”,延伸“高端化工产业链、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现代物流产业链”,打造“城郊文旅示范带、‘6+1’乡村振兴示范带、国土绿化示范带”。走稳走准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大文章,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我区在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一是着力于“五优四化”,建立特色种植基地。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大蒜、优质林果、优质草畜为基础,努力实现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建立了60万亩优质花生生产基地、10万亩沿黄优质水稻、10万亩优质红薯、10万亩优质胡萝卜、10万亩优质西瓜等4个极具深厚传统农耕文化底蕴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建成了4000亩优质葡萄、4000亩优质日光温室番茄、1万亩万寿菊和观赏菊花等一大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不断提高我区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二是抓实品牌培育,打造“三品一标”。以“增绿、增质、增效”为目标,大力实施一系列“强农”战略、战术,着力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提升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市场竞争力,倾心打造“三品一标”。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9个,面积3.3万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7个,无公害农产品36个、绿色食品10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即“开封县花生”,使我区特色农产品朝商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祥符区境属黄河冲积平原的组成部分,境内水源充足,有利于发展农业。如果这是天时地利,那么在这样的高起点上怎么向高质量发展是不是就要靠“人和”了?

  王彦涛:祥符区地处平原,地势平坦,砂土、两合土占到一半以上,地下水资源丰富,黄河沿境而过,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无霜期221天,年降雨量600—700毫米,且主要集中在7、8月份,非常适宜农业发展。但要想高质量发展农业,就要充分依靠“人和”的作用,需要我们多策并举,从各个方面为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在这方面,我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宣传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落实耕地地力补贴、农机补贴等支农惠农补贴政策,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加大投入,狠抓高标准粮田建设。积极整合新增千亿斤粮食、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平整等农业项目,按照统筹推进、突出重点、分工负责、协同推进的原则,组织开展田、水、路、林综合治理,协调推进土地平整、灌排沟渠、生态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区每年可新增高标准粮田10万亩,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提高了农田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加大科技推广力度。以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小麦植保社会化服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项目为载体,示范推广了一批粮食高产优质新品种,粮食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加大了科技推广力度,将科学实用性技术应用于农业的生产过程中;开展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开展多样的宣传形式,帮助群众解决技术问题,从而提高了粮食科技含量,为粮食持续丰收提供了科技支撑。

  有人说:“不是农村留不下年轻人,而是没有活力的农村留不下年轻人,不是农产品走不出去,而是不会说话的农产品走不出去”!地里种出来的这些宝如果不能变成实实在在的收益,农民还是苦农民,对吗?

  李永乐:主持人说的很对。农村的蓝天白云可以去承载新时代农民的梦想,不再仅仅做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农民。农村的资源、产品、劳动力,是生生不息的聚宝盆。我们爱思嘉农业青创双创基地的创立便是立足于让乡村振兴建设中的农产品、土乡货走出去,并从村内选出一批爱农村、农业,懂经济,懂经营,懂农业的年轻人,通过年轻人借助互联网的思维,从事农产品开发、运营、推广。例如,爱思嘉农业青创双创基地推出的西姜寨乡乡味五香炒花生,带动了之前已经停止经营的一家传统花生老作坊,使农作物花生变成了商品经济!

  李永乐:我认为是建设家乡和帮助农民增收的愿望使这帮年轻人扎根农村的。西姜寨乡青创双创基地,是党委、政府搭建的带动群众致富平台。立足当地实际,乘着开封市委、市政府乡村振兴1+6示范区的建设,实施乡村振兴的爱思嘉公司搭建青年创业平台基地,让西姜寨乡青年在对接农户产品的过程中充满活力,让村内凡是有产品的青年或者群众,都能通过这个平台让农家产品形成商品。通过青年与农户的联通,打造一个“群众在家产、青创对外销、农产品有品牌、土货有活力”的青年服务乡村新模式,通过青年立足农村平台,激活内部动力,同群众共致富。正是因为拥有这样优越的平台,这样优秀的团队,才使得这样一群志同道合的青年才俊愿意扎根农村、共同奋斗。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除了像李永乐这样的青创人才,祥符区还想了哪些招来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呢?

  王彦涛: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我区坚持把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通过搭建平台、加强培养、提供创业等多种形式,真正培养造就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一是开展“六乡行动”。通过离退休和现职干部下乡、企业家兴乡、大学生回乡、专业技术人员入乡、外出创业人员返乡、本村贤达助乡行动,凝聚各方人士助力乡村振兴。目前,我区已经培育聘用乡贤人杰856人。二是完善“青创双创基地”,积极搭建示范平台。在西姜寨乡,由爱思嘉公司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组织“懂经营、懂农业”的在家青年从事农产品研发推广,对接家乡中长期在城市工作的青年,提供信息,实现内外联动,同时推出“1+2+N”青年乡村创业、创新、创造模式,“1”支153人的青年骨干力量,用好农业和农产品研发“2”个抓手,通过N种不同模式,实现农产众多样销路。目前,辣椒酱、粉条、蔬菜面条等农家产品正在设计品牌和包装。当地第一大农作物花生已经正式注册商标,进行市场推广。三是引入新村民计划。计划在朱仙镇现有镇区周边设置300米的禁建带,在禁建带外新建社区,将古镇中的原住民迁出1/3到新社区,在古镇中引进文化、科技、旅游、电商、金融等人才,促进古镇发展,激发古镇活力。四是集聚优秀人才队伍。近三年来,我区按照各部门对紧缺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和相关单位编制空缺情况,主要采取赴高校进行现场招聘的形式,共引进140余名农林、教育、卫生、文化等专业高学历人才。积极开展选拔农村实用人才挂任乡镇(街道)科技副职工作,强化政策支持和考核管理,进一步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和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五是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我区高度重视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开展了“请老乡、回家乡、建故乡”活动,2018年,完成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730人, 评选出11家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项目,累计发放创业担保8120万元,扶持926人成功自主创业,并辐射带动2389人就业。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条扁担,一头担着金山银山,另一头担着绿水青山。在开封,其实西姜寨乡一直很有名。过去出名,是因为穷。穷到什么程度呢,乡政府院里的树都被拿去卖了。现在的西姜寨乡,不仅一举摘下省级文明单位称号,更是在“中国最美村镇”评选活动中,凭借村庄美、村风好、村民富斩获唯一一个“2016中国最美村镇生态奖”。西姜寨乡变了,而且每天都在变,这股蜕变的力量由何而来?

  陈刚:我认为蜕变的力量来自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党员干部发挥了带头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群众”的工作原则。在西姜寨乡乡村振兴道路上,西姜寨乡结合实际,主动将习总调研河南指导开封工作提出的打好“四张牌”、坚持“四个着力”、乡镇工作“三结合”贯穿于高质量党建的全过程,突出要求党员佩戴党徽,亮身份,信息上墙,让群众跟党走的心更坚定。二是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我区通过建立“退伍老兵之家”、“夕阳愿服务队”、“青年创业基地”、“孝贤社”、开展“村互评”、“孝亲敬老饺子宴”管理等多举措,在全乡营造出了乡村振兴过程中“比赶超”的氛围,让“以人民为中心” 的服务理念在西姜大地开花结果,使群众的力量推动西姜寨乡村建设的步伐。三是文化发展推动了西姜寨乡的蜕变。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西姜寨乡大力实施文化“请进来”“走出去”战略,通过政府层面创优环境,招商引资,引进了投资5.26亿元的闽商天下石文化创意产业园,同时,结合当地文化特色,让盘鼓文化走上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使西姜寨乡“我们不一样”的资源禀赋成为了吸引文化产业企业的“香饽饽”,掘出了乡村振兴动力的源泉。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祥符区具体是怎么通过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激发乡村振兴活力的?

  王彦涛:乡村振兴,党建是基石。在激发乡村振兴活力时,我区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不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高标准建设“七室一广场”党群综合服务体,完善一中心四平台建设,建立功能完善的综合指挥中心,社会治安平台、市场监管平台、综合执法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完善了乡村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二是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举,着力选优配强带头人,积极吸纳优秀分子进入“两委”班子,使基层党组织队伍年龄结构更加优化,整体文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为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三是落实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建立了街长制、户长制,成立了“四队三会一社”,即:党建服务队、树木管护队、青年突击队、夕阳愿服务队、乡风文明促进会、老兵联谊会、乡贤联谊会和孝贤社,进一步夯实了乡村治理根基,促进了群众“民心”与“党心”的汇聚,有效激发乡村振兴活力的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看来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村民自治也在当地真正发挥了作用。具有西姜寨乡特色的文化经济是不是也发展的越来越红火了?

  陈刚:是的。作为开封市乡村振兴“1+6”示范区建设支撑点,西姜寨乡先后依托农道联众、爱思嘉公司等企业,采取“政府奖补,社会资本运作,群众自筹参股”模式,撬动社会资金1亿多元,积极发展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体育运动等,实现了“有休闲玩头、有景观看头、有文化说头”的文旅经济,打造出了乡愁寄处文化原乡民俗村落,目前已收储民俗示范户56户,建成民宿精品4户。通过企业资金注入对空心院改造成为民宿,对示范农户改造成为“美好住家户”,让群众的空置院落得到合理利用,同时,通过民宿管家招募,让当地群众在门口就可以实现就业。生活环境变好的同时,群众的腰包也鼓了起来。而西姜寨乡文化产业项目、乡村文旅、田园综合体休闲农业等产业发展随着乡村振兴的步伐也如火如荼的开展。

  说到文化资源,不光是西姜寨乡,整个开封祥符区也是相当有优势的,历史名镇和全国之一的都在这里,怎么利用文化反哺经济呢?

  王彦涛:祥符区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朱仙镇木板年画和祥符盘鼓皆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祥符区也是豫剧祥符调的发源地。这些优秀的文化资源为我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依托丰富的资源禀赋,积极挖掘乡村的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祥符区着力打造一批地域文化彰显、乡土气息浓郁的乡村旅游示范区,初步形成了历史文化休闲游、现代农业观光游、黄河生态体验游以及农耕文化休闲体验游四大乡村旅游板块。目前,已建成规模休闲农业景点110个,其中年营业收入100万以上的规模景点有11个;建成休闲农业集聚村33个,休闲农庄与园区59个,农家乐57个,基本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休闲农业产业链。充分发挥朱仙镇历史文化资源和西姜寨乡美丽乡村建设优势,依托朱仙镇启封故园,整合木版年画、岳庙文化、启封故城遗址、运粮河漕运码头、十八弯古战场等历史文化要素,以乡风文明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利用文化产业的进步反哺经济建设。其中国家AAAA级景区朱仙镇启封故园年接待游客达130万人次,成为开封市创建国际旅游文化名城的新亮点;西姜寨乡入选“河南省十大美丽乡村;兴隆乡九龙文化庄园被河南省旅游局评为“四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获得国家旅游局颁发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等奖牌。

  按照习总提出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方向路径,咱们在一步步走好走稳祥符路径。那么,下一步有什么工作打算?

  王彦涛:下一步,我区将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聚焦聚力“五大振兴”。一方面,推进产业融合,夯实乡村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同时发挥企业经济带动作用,加快构建全环节、全链条、全循环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抓实生态建设,着力推进乡村文明。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农村“水电路气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厕所、户容户貌整治,加快推进国土绿化带建设,完善提升乡村重要廊道绿化水平,打造生态宜居乡村,竭尽全力将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做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