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农民工归宿调查:回家有诱惑也有困惑
第一代川籍农民工有着相对于新生代、第二代农民工而言更为传统更为牢固的乡土观念,同时又亲历了中国城市的崛起与进步。
这种城乡二元的人生阅历让他们对家乡有了更多思念与期待,也让他们背负困惑。他们渴望回家,渴望家乡的青山绿水与老宅中泛起的儿时记忆,渴望用自己的晚年去弥补在外几十载的乡愁,但家乡的巨大变迁与也让他们感受到失落与困惑。
第一代农民工回家后在干什么?他们的主要精力放在何处?他们又遇到了那些问题?
归乡不退休 超七成返乡农民工有事做
通过对25个镇(乡)村的摸底调查,在76.92%的被调查镇村,返乡农民工赋闲在家的低于20%,综合分析得出,有超七成的农民工返乡后选择继续“发挥余热”。
不过,在对返乡农民工从事什么样工作的调查中,不同镇村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性。通过对数据分析发现,差异性的产生与不同镇村有不同的产业选择存在密切关系。
比如,巴中市南江县关门乡是省内有名的“红梅基地”,采取“基地+农户+公司+协会+信合”的运作模式规模化种植,年销售鲜梅650吨、干梅果20吨、梅子酒10吨,年创产值94.5万元。在这一产业特色引导下,从事农业生产的返乡农民工比例占到了全乡的60%-80%,而从事非农产业和赋闲在家的返乡农民工比例均在20%以下。
雅安市雨城区草坝镇则与之不同。草坝镇从2006年起被雨城区规划为工业集中发展区,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从农业城镇向工业城镇的转变,形成化工、建材、造纸、农产品加工、机械加工、林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调查显示,草坝镇80%以上的返乡农民工都从事着非农产业的工作,赋闲在家的返乡农民工还不到20%。
归乡不识乡 返乡农民工困惑多
尽管乡愁浓浓,但归乡之后能否融入家乡,是第一代农民工在返乡后亟需面对的问题。
针对129位选择返乡的第一代农民工的调查显示,30.16%的返乡农民工将收入下降列为回家后面临的首要困惑,紧随其后的是养老金等社保福利难以解决(19.84%),就业机会少(15.87%)。上述数据说明,从繁华城市回到乡村的农民工对返乡后的就业机会、收入、社保等生存要素存在不满。
返乡农民工除了面临的现实压力外,另一组数据同样值得关注:9.52%的农民工将对农村生活环境不适应列为回家后面临的首要困惑,而选择对家乡有疏离感、医疗教育等配套不完善、孤独的比例也分别达到了9.52%、8.73%和6.35%。
这种心理感受上的困惑表明,在现实压力之外,返乡农民工对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并不适应。大城市有着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但这些“福利”难以在相对比较落后的家乡享受到。对受调查的农民工对家乡的期望加以梳理即可发现,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医疗教育等呼声均被多次提及。(四川日报记者 王域西 张守帅)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