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民生

“随手拍”不文明旅游引争议 切忌助长围观暴力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0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一支超过百人的队伍,目前正在深入甘肃的各大旅游景区、机场、车站、城市广场等游客集中场所,在开展文明旅游引导宣传活动的同时,他们还肩负着对不文明行为“随手拍”的“重任”。但10余天过去了,拍或者不拍、曝光或者不曝光,让部分成员和组织者略感纠结。

  5月18日,甘肃省有关部门举行“5·19”中国旅游日文明旅游主题宣传活动,由百名旅游监督员、旅游志愿者、导游领队人员组成的“随手拍”队伍成为活动中的一大亮点。

  组织者希望通过对不文明旅游行为的“随手拍”活动,将“案例、照片、视频等集中曝光,形成声讨旅游不文明行为的浓厚氛围;对严重损害国家和民族形象、违法违规的旅游不文明行为,要予以鞭挞,深入剖析,并主动协调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及时披露处罚措施和处理结果”。

  目前,活动刚刚开始,未见成效先引争议。有媒体分析指出:“随手拍”在遏制旅游陋习等不文明行为的同时,也可能侵犯个人隐私。政府部门在使用“随手拍”的照片、视频惩治不文明行为时,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实现公共利益和个人隐私的平衡。

  据媒体报道,今年的“五一”小长假,“路培国一游”让扬州大学即将毕业的路培国无辜躺枪。一名叫“路培国”的游客,因在成都武侯祠《前出师表》石刻上刻字的不文明行为引发舆论关注,更有网友通过人肉搜索后对扬州大学同名的路培国进行侮辱。

  “试图通过公众围观的力量,迫使人们改变不文明行为,初衷无可非议,但做法值得商榷。”甘肃雪云律师事务所律师邹惠雅认为,“随手拍”是公民行使举报权、监督权和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一种方式,对于促进社会良好风气和维护社会秩序是有益的,并且可以促进公民的责任意识、文明意识的提升,但是,切莫以“文明”的名义助长“围观暴力”,拍摄者和组织者必须准确把握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规避免争议。

  “作为旅游志愿者还是应以现场提醒劝告为主,强行抓拍容易激化矛盾。”有法律专家指出,有关部门对征集到的随手拍照片予以集中公布时,也应将旅游者个人形象、身份等信息做一定的技术处理,保护旅游者隐私,尊重其个人形象。

  同时也有律师建议,公布不文明旅游行为的照片或视频,或以此为依据计入旅游不文明档案时,还应听取当事人意见。不文明旅游行为既有旅游者自身的原因,也有旅游服务不规范等因素,不能仅仅根据“随手拍”的内容将“板子”全部打在旅游者身上。(通讯员李丽 记者康劲)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