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扶贫“急躁症”:指标成儿戏 考核被敷衍
随着扶贫攻坚进入倒计时,部分地方出现了扶贫“急躁症”:有的急于完成减贫指标,贫困户贫困依旧,仍然被脱贫摘了帽;有的为了落实扶贫任务,非贫困户也获得扶持,用以充数;有的项目周期长,验收周期短,扶贫效果成了糊涂账……
面貌没啥改变,却被脱了贫
精准扶贫的一项内容就是对扶贫对象动态调整,使已脱贫的及时退出,返贫的能重新获得扶持。但有的地方扶贫举措不多,脱贫任务又重,为了凑齐人头,一些没有脱贫的也被脱了贫。
记者曾在某贫困村采访,与群众围坐一起唠家常。有的农民说,以前村里有脱贫考核任务,干部一张嘴,说谁脱贫谁就脱贫。当时贫困帽“含金量”不高,戴与不戴没两样,被脱贫的哈哈一笑也认账。现在贫困帽实惠多,干部随意指定行不通了,但新实施的看似科学的减贫销号认定程序,还是让一些贫困群众“被脱贫”了……
有村民就给记者讲起了“群众评议脱贫”的事。有一年,村上分到的减贫指标是80多人,群众代表开会评议村上贫困户哪户达到销号标准。有的贫困户因为子女毕业家庭负担减轻、外出打工等因素,算是脱贫了,但也有一些被评出来销号的贫困户,一年中也没啥变化,照样还是穷。因为要完成任务,只得“矮人堆里选高个”。
“总体而言,村里的扶贫还是手段少、力度小,单靠贫困户自己,脱贫难度很大。但政府又有减贫指标,每年必须完成,实在没办法,就只能凑数。”有基层干部对记者说。
“有的贫困户,戴上贫困帽才一年,就被要求摘帽,扶贫措施都还没落地呢。”有干部说,扶贫济困不能急于求成。
指标完成了,效果不理想
随着精准化扶贫深入推进,不少到人到户举措逐渐落地。有的扶贫项目,政府资金起补贴作用,农民还要出大头,不少贫困户因此“享受不起”政府补贴。但由于有指标考核,个别地方就把“享受得起”补贴的非贫困户纳入扶贫扶持范围,扶贫项目考核指标看似完成了,真正的贫困户却没受益。
以乡村旅游扶贫为例,记者曾经采访的一个贫困村,获得项目补贴的,多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户,建卡贫困户很少。“按照现在的情况,要搞乡村旅游点,投入一般在20万元以上,即便有政策补贴,个人也得自筹10多万元,贫困户哪能承受得起?”有干部说,上级对项目有考核,每年必须完成一定指标。压力落到基层,就是不管群众是否贫困,只要有能力搞的,政府都给补贴。
在基层,因为急于完成工作任务,导致扶贫政策“走样”的,还不止旅游扶贫一项。随着政府扶贫力度增强,贫困帽“含金量”也在提高,一些扶贫举措“不到户没矛盾、一到户就有矛盾”,群众争得面红耳赤。个别地方为了既让扶贫措施“落地”,又避免群众矛盾,不管扶贫效果好不好,搞起了扶贫资源平均分配,利益享受轮流坐庄。
在某贫困县,有干部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扶贫部门进村发展特色养殖业,给贫困户送土鸡苗,每户50只。车到村头,农民都来抢,最后没办法,干部只得搞平均分配。任务看似完成了,项目实际没落地,扶贫效果自然不理想。
项目周期长,政策周期短
常年在基层采访,记者有一个体会,在农村搞产业扶贫,往往投入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干成一项让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产业,并不容易。但在一些地方,扶持政策往往求快,不少项目一年时间就验收、兑付扶贫资金,然后就不管了。
在某贫困县,一名扶贫干部接受记者采访,被问到扶贫效果时一脸苦笑,他表示:扶贫资金投入了,效果好不好,还真不好说,原因之一,就是扶贫资金使用上存在着“急躁症”。
记者采访了解到,该县扶贫要求一年之内必须兑付扶贫款,最长不超过两年,但农业产业项目一般周期较长,扶贫款投入后,最多能保证验收时产业在发展,但此后如何,是否有持续带动效果,就没法跟踪监督了。比如,该县有个扶贫项目,购买1000亩梨树苗种植,项目验收时,梨树苗确实种到农民地里了,但第二年就出现大规模死亡,现在仅剩下不到300亩成活。
对于这种现象,扶贫干部也很苦恼:扶贫资金投入了,验收合格了,就算项目完成、扶贫到位了吗?如果产业后续发展不好,扶贫资金照样是打了水漂。
有基层干部说,扶贫项目周期长,涉及千家万户,信息收集和整理工作量很大,干部指导、监督的力度远远跟不上需求。这一现实情况加上脱贫任务的压力,使一些地方在扶贫考核中出现简单化、短期化的倾向,而扶贫效果可能就成了一笔糊涂账。(半月谈记者 李松)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