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民生

胡同房产:百平小院给千万不卖 当年差点换冰箱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0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老北京”和

  老房子的

  喜怒悲欢

  小院多年前补偿仅900元

  现在价值千万

  电影《老炮儿》热映之后,余温尚在,与之相关的话题也一茬儿接一茬儿。房产网上,有人开始对六爷的房子感兴趣:影片中,一到钱紧的时候,六爷就要卖房子;霞姨也多次提到,“你现在就剩下这套房子了。”那么,10万元都要舍下老脸东拼西凑的六爷,家里这套房子到底值多少钱?

  网上有猜三五百万的,有报上千万的,也有人直接给出“半亿”,到底哪个靠谱?还是住胡同里的本地人最有发言权。近日,六爷的“邻居”老程给记者讲了讲胡同房产的行情。

  百平方米小院给1000万元也没卖

  “《老炮儿》我还真专门看了。网上有人说,‘话匣子’打开房产证时,面积写的是130平方米。住过平房的人都知道,平房的面积有两个数,一个是房本面积,一个是占地面积。房本面积就是房管部门给你核定的建筑面积,自己没经过审批建的小房不算;占地面积是连房带院子的面积。平房不是占地面积多大,就能建多少房,得看你房本面积是多少,即使翻建也要按这个数建,不能多建。所以,平房面积是房本面积,还是占地面积,价格会差很多。如果‘六爷’这个房的面积是房本面积,那就贵了去了。即使是占地面积,在什刹海这地界儿,1000万元也打不住。”老程对平房的门道和什刹海这一带的市场价格“门儿清”。

  为什么敢这么说呢?因为他自己就在什刹海东边有这么一套小院。“我这个小院是独门独户,一共6间房,3间北房,2间西房,1间东房,连院子100平方米出头儿。前一段时间,有个中介问我1000万卖不卖,我扭头就走,他们以为我不知道行情呢。”

  老程解释:“平房和楼房不一样,学问大了去了,房子面积是房本面积还是占地面积?是使用权还是私产?可不可以分户?是不是有腾退的规划?是不是学区房?大杂院还是独门独院?情况不一样,价格能差很多。比如房子是私产,只要有钱,不管北京人、外地人,都能买。而如果房子是使用权的,就只能北京人买。同样地段、同样面积的平房,私产的房子能比使用权的贵1/3。”

  老程的房子就是私产。“什刹海这个地段使用权的房子占地面积都卖到10万元一平方米了,我私产的房子,他们也给我报这个价儿,我搭理他们干吗?”

  小院传三代已有80年

  即使加价,老程也不会卖了这套小院。“这房子是我姥爷年轻时置下的,1930年左右买的吧,到现在80多年了,前些年,那么困难,‘老家儿’都没把房子卖了,传到我这儿,让我给卖了,属于忘本,有负罪感。周边邻居有卖的,都是因为分家、出国,没办法了。”

  至于姥爷当年多少钱买的,姥爷没说过。不过,老程自己留意过相关的信息。

  “那时候,也讲地段,离市中心越近,房价越贵。我看过一份资料,1930年北平财政局曾评估过一次房价,最贵的是西交民巷的小洋楼,每间400块大洋;其次是王府井、东华门、府右街一带的正规四合院;再次是史家胡同、鼓楼、闹市口、太平桥的四合院和平房;出了二环就是郊区了。当时我姥爷买的这个小院不算四合院,就算普通平房,每间也就80块大洋。一间房15平方米,当时一块大洋差不多相当于现在50元吧,也就是说,我姥爷买这套房时,合每平方米270元左右,总价27000元。”

  买下这个小院之后,老程的姥爷、姥姥在这里安家立业。但“文革”的时候,这个院子被收归公有了,幸运的是还一直让他们住着。老程就出生在这个院里,伴随他成长的是院子里的一棵香椿树。“这棵香椿是自个儿长的,没人管它,一直活到现在,和我一边儿大,很多人让我锯了,种上石榴、海棠什么的,我没舍得。和这房子一样,时间长了,有感情了。”

  差点儿用小院换冰箱

  说起这房子的价格,人家给老程报1000万,老程都不卖。可当年,这房子差点儿让姥姥以900元的价格换成冰箱。

  “这房子归公后,1979年发还。当时,房管局的同志问姥姥:‘您是要房还是要钱?’如果要钱就表示放弃房子归公家了,但还可以租住。那时很多人租公房住,一年也交不了几块钱房租。于是,姥姥就问:‘如果要钱,给多少钱呀?够不够买个冰箱?’那个年代,刚刚有冰箱。买个冰箱,夏天可以冻冰棍,是一家人最大的梦想。房管局的同志说:‘给900元,买冰箱恐怕不够。’姥姥就说:‘那算了,不要钱了,还是要房吧。’于是,又给重新办了私产的房本。”

  “幸亏不够呀。”老程倒吸了一口凉气,非常后怕。那时候,很多房子都是公家分的,自己的私产房和租公家房,就差几块钱的租房费,所以,很多人都没把房子是私产还是公产当回事儿。“谁也没想到,这些年,房子的价格变化这么大。东城这块儿,史家胡同、府学胡同的学区房,按房本面积算,单价都20万元了。”

  房子贵了亲情没了

  “房子值钱了,也未必是件好事。”这些年,老程眼看周边亲戚、邻居因为房子打官司告状,甚至动手、动刀的事儿很多。“我一个特别好的哥们儿,太爷给留下一个180多平方米的院子,传到他们这一代,住了3家,3个孩子都是堂表兄弟,一起长起来的,以前感情特好,不分你我。”几十年住下来相安无事。后来,房价越涨越高,2010年时一平方米能卖六七万元了,3个兄弟的心里开始不平静了。忽然有一天,院里堆起了一道碎砖搭起的矮墙。“墙是他堂哥搭的,原本几家公用的院子被他圈走了一半。”

  “我哥们儿肯定不干,上门讲理,堂哥说是家里有人生病,怕吵,圈个小院子清静点儿。为了这事,两家差点打起来。”有了这堵墙之后,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兄弟,都觉得有了隔阂,大人们互相不串门了,孩子们也不一起玩儿了。往日,院子里的欢声笑语也没有了。

  “后来,我哥们儿的堂哥把房子卖了,消息一传出去,其他堂表兄弟姐妹都来了,说这几间房虽然是他们几家住着,但其他的孩子也应该都有继承权,卖房的钱,也有他们一份。最后为这事还上了法院。”官司一打3年,原本的亲戚也都断了来往。“我哥们儿觉得住这儿心里别扭,后来也把房子卖了。卖了之后才发现,是中介公司利用他们之间的利益和矛盾挑拨的,中介公司把房子收拾收拾,整院出手给一个外地有钱人,我哥们儿现在后悔得不行。哎,都是钱闹的。”说起这事儿,老程唏嘘不已。

  老了还得回小院里接地气

  幸好,老程家三代单传,到老程儿子这辈儿,还是独生子,所以,房子没那么多纠纷。

  老程一家在小院儿里住了很多年。几年前,搬到楼房,院子就出租了,开过棋牌馆、烧烤店,还做过居委会的活动室,一直到现在。

  在电影《老炮儿》里,“六爷”的房子最后留了下来,儿子“小波”开了一个“太师椅上铺虎皮”的“聚义厅”。

  老程也有这打算。“钱多少是个够呀,要那么多钱也没用,尽管总有中介不停地找我,但我也就问问行情,肯定不卖。岁数越大越不愿意住高楼了,我想以后修好了自己去住,或者开个小店,以后二环里的院子越来越珍贵了,能保留这个院子,其实是保留属于北京人的一种生活,接地气、平和、看得见风景。”老程这样说。

  本报记者 李海霞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