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民生

新环保法施行年余 炼就“钢牙利齿”需破更多障碍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0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本报记者 吴凡 摄

  2015年全国共责令关停取缔企业2万家、停产3.4万家,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案件7155件

  去年的3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刚刚履新的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会上谈到2015年元旦开始施行的新《环保法》时说,要让它成为一个有钢牙利齿的“利器”。

  一年之后的今天,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举行记者会,聚焦绿色发展。

  一年过去了,检视新《环保法》,这部备受关注的法律给环保工作带来了哪些改变,未来还面临哪些挑战?《工人日报》记者带着这样的问题,采访了部分代表委员。

  有了法律,就有了努力的“依据”

  “这部法律在我们工作中的作用太重要、太重要了。”民盟中央常委、陕西省副省长张道宏委员说起新《环保法》,对记者连说了两个“太重要”。

  新《环保法》施行一年来,陕西交出了成绩单:2015年,西安蓝天数量达到251天,比2014年增加40天;渭河干流化学需氧量、氨氮平均浓度较上年分别下降19.0%和33.3%……

  “这些成绩是人努力的结果,有一些也有天帮忙的成分,但人努力占了决定性因素。”张道宏委员说,新《环保法》是“人努力”的依据。

  新《环保法》施行之前,原有法律被认为偏软,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政府责任的落实、企业违法成本的提高以及公众参与的便捷与有效。

  “我们的环保工作历史欠账多,追求经济发展忽略环境保护、企业违法成本低于守法成本,与之前法律缺乏力度有关系。”环保部南京环科所所长高吉喜委员告诉记者。

  新《环保法》施行后,环保部门督政、督企力度加大。环保部2015年完成对33个市(区)的综合督查,共约谈地方政府15个,各地对134个市和2个县开展了综合督查;按照新《环保法》突破性提出的“按日计罚”,全国范围内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案件7155件,罚款数额近5.69亿元;全国共责令关停取缔企业2万家、停产3.4万家。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吕忠梅代表说,新《环保法》的施行开了一个好头。这一年,新《环保法》锋芒初露,全年制定发布配套性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达85件,其中,《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明确了“党政同责”。

  “有的县编制只有两三个人”

  新《环保法》施行之初,执行程度就被认为是其发挥作用大小的关键。

  张道宏委员认为,《环保法》执行遇到的一大障碍是基层环保执法力量不足,“人少、编制少,有的县环保执法人员编制只有两三个人。”

  “经济好的县,有几十人的执法队伍,但是这样的地方企业也有几千家,力量仍然有限。”高吉喜委员说。

  “环保执法人员还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比如污水排放,都有些什么样的污染物,污水处理是什么样的工艺流程、执行什么样的排放标准、有哪些指标,当地的地理情况如何等等都需要掌握,这些都要积累经验。”高吉喜委员认为,目前环保执法队伍装备落后也影响到任务执行。

  执行难还在于地方执法的“摇摆观”。

  据新华社此前报道,河南北部某县,因空气质量差被环保部门约谈。当地随之大力度治理,全县一度把700多家企业全部关停。当地县委书记告诉记者,空气是好了,但刚开始的一个月,全县GDP大降,此后有的企业又开足马力生产。

  而根据对去年全国环保法庭运行情况的分析,吕忠梅代表发现,环保法庭呈现出“一少四难”的特点:案源少、审理难、取证难、判决难和执行难。

  “法律赋予公益诉讼的主体是环保公益组织。经过民政部门登记完全符合法律规定的环保组织在全国有700多家,但参与环保案件起诉的只有10家左右。全国这么多环保法庭只受理了45件案子。环保公益组织不是不愿意去起诉,而是能力不足。公益诉讼案件需要有非常强的专业能力和团队,需要有取证、调查能力,这都需要资金支持。”吕忠梅代表说。

  “落地生根”需要耐心

  “一项法律要‘落地生根’,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必须一步一步地去落实到位。”吕忠梅代表认为,要给新《环保法》多一点耐心。

  “今天的环境问题,很多是在还旧账,同时我们还要警惕和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新的问题。政府一定要权衡,今天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发展。”张道宏委员认为,政府首先要确立正确的发展观,树立发展的环保观。

  “对造成污染的企业,一定要严格执行《环保法》按日计罚的规定,一定要让企业体验到违法的成本,让他们不敢污染,不想污染。”高吉喜委员说。

  “要严格执法,尤其要严格环境执法,绝不能因为一时的经济发展,而让每年的环境目标任务完不成。”今天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常委、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委员说。

  “《环境法》是一个大法,过去一年,虽然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但还需要更多的小法、配套法去完善。”张道宏委员举例,还应制定土壤防治等专门法律。

  “从法律层面配套还不够,比如落地问题,还要有一些行政规章,更重要的还要有技术操作的规则,要有标准。”吕忠梅代表说。

  对于增强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的能力,吕忠梅代表认为,需要有背后的制度安排。她说,“比方我们需不需要建立财政支持制度?针对民间团体的资金,对真正提起公益诉讼的团体我们需不需要予以一定程度的扶持和支持?”

  吕忠梅代表认为,“十三五”规划在“绿色发展”的理念下对环境保护进行全面布局,“因此,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强,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法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还非常艰巨,需要各方面付出巨大努力。”(本报北京3月7日电)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