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节点”到了? 别断章取义
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刊登 《突出执纪特色》 一文,网上转发此文时,不少标题都做在“反腐败是把双刃剑”上。一些人对这个提法“特别敏感”,甚至带出了某种猜测:是不是反腐的“节点”到了?这其实是一种误读。
细读这篇发表在“加大纪律审查力度、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专栏上的文章,丝毫没有发出任何“节点”信号,而恰恰强调的是,在当前“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下,党的纪律审查工作要不断与时俱进,通过深化“三转”,把纪律和规矩挺到最前沿,突出执纪特点,体现纪律审查的政治性。当然,《突出执纪特色》一文中是有“反腐败是把双刃剑”之说。且不论“此说”并不是该文的中心论点,其表述也不是独立成句,而是在“要转变政绩观,抓早抓小”开头的一段中提到的。完整表述是:“反腐败是把双刃剑,打的是违纪违法党员干部,疼的是组织,损害的是党的形象”。
如是“双刃剑”,当如何正确理解?
在现实生活中,“双刃剑”具有深刻的寓意和丰富的内涵,主要是指一件事物的两面性。反腐败“打的是违纪违法党员干部,疼的是组织,损害的是党的形象”。这种“疼”,或者损害,或者伤害,正是腐败所造成的“另一面”。过去有种倾向,有的地方,纪委以办大案要案论英雄,甚至有的人手里攒着不少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的线索,但对“小问题”视而不见,总是先等等、再看看,“养大了”再办,一处理就“算总账”。这是对党的事业不负责,也是对干部不负责。提出“反腐败双刃剑”之说,是有上述针对性的。
“反腐败是把双刃剑”,发出了一个警示:纪检机关要回归党章规定的本职,逐步完善机制制度,发现线索要及时追踪,有了反映就及时提醒,对一些蛛丝马迹也不能忽略,决不能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倘若做不到“突出执纪”,就会让腐败伤害到我们党的组织肌体和党的形象。
“反腐败是把双刃剑”,是对从严治党走向“全面”的科学把握。虽然反腐败斗争在路上,但是并不是所有人对反腐败的认识已经深刻和到位。习近平总书记的打“苍蝇老虎”论,李克强总理的“廉洁政府”论,王岐山书记的“持久战、歼灭战”论,这些论断都是从政治的高度来看待和要求反腐败的。腐败可亡党亡国。大处如此,小处腐败也会带来诸多的“伤害”。
“打老虎”“拍苍蝇”,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抓多少贪官,处理多少违法违纪的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发展全局。反腐败,让良好党风赢得万众归心,让党的领导核心更加坚强有力。惩是为了治。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有效遏制腐败,才能把因腐败而产生的对党、对人民的伤害降到最低限度。这也正是“反腐败是把双刃剑”所启示的要义所在。(鲁军)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