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民生

“敕封状元”闹剧何时休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0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据媒体报道,7月25日,2015年全国高考“状元”“敕封典礼”在山西晋城举行。来自甘肃、吉林、内蒙古、山东、河北、河南、山西等7省区的10名高考“状元”接受“康熙皇帝”敕封,并现场领取万元奖金。

  其实,类似活动各地已经搞过不知多少场了。前不久,国内某风景区就邀请本省“状元”骑马游街,并给每位“状元”1万元奖学金。不知山西晋城此次请“状元”拜“康熙”的活动,是不是受了其他地方类似活动的启发。从目前的舆论反应看,虽然该活动遭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质疑,但对于主办方来说,其目的已经达到——引起全国范围内的关注。

  由于社会对“状元”的关注度一直很高,因此不少企业乐于花一点小钱,给每名“状元”一笔奖学金或者说是参加活动的出场费,做一次颇有影响的炒作。舆论对这类炒作行为往往会给予批评,举办者对此也心中有数。但批评的声浪越大,策划活动的企业反而越高兴,因为在批评声中,企业的“名声”得到广泛传播。其实,这就是各地企业和机构邀请“状元”参加商业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他们并不在乎得到的是批评还是赞美,只要引起关注,就算成功。

  企业拿“状元”来炒作,表面上看是在消费“状元”,是一种纯商业行为,但我们不能不看到其负面效应,即向社会传递不正确的价值观。其实,这些高考“状元”只是在一次比较重要的考试中获得了第一名,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并不能代表其各方面都优秀,更不能保证他们将来能成为各个领域的栋梁之材。事实上,近些年媒体已经有过不少这方面的报道,比如有的高考“状元”在大学求学过程中表现不佳甚至被退学,或者参加工作以后在职场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等。

  可能有人会问:这类炒作活动频繁上演,难道就没人管吗?其实,对于这类炒作,靠政府的禁令加以限制是不现实的,因为这是企业的商业活动,只要企业合法经营,没有涉嫌违法违规,至于邀请谁参加商业活动,属于企业的自由。对于各级政府来说,只能要求教育相关部门和学校不炒作“状元”。

  而要让企业炒作“状元”现象真正降温,只有两种可能:一是高考“状元”们自觉不参加这类活动;二是社会舆论对企业炒作“状元”不再予以关注。但事实上,高考“状元”们有参加各种活动的权利和自由。有人嘲笑1万元出场费就让“状元”们乖乖配合参加活动,“状元”也太廉价了。但如果站在这些年轻学生的角度考虑,参加一场活动能拿到1万元酬劳并不是小数目,何况要是能多参加几场这样的活动,甚至几十场活动,将能获得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无论对于他们个人还是家庭,都是一个不小的诱惑。更何况,近年来这种现象几乎已经成为一种传统,充分实现自身的商业价值,也被“状元”们视为理所当然的事。要让他们自觉不参加各种商业活动,恐怕并不现实。

  问题的关键其实在于后者,即全社会淡化对“状元”群体的关注。这其实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现行的考试招生制度下,高考成绩仍是高校招生录取的核心依据,在这一大前提下,高考“状元”们作为考试中的优胜者,公众和媒体不可能对他们无动于衷。因此,只有高校招生真正实现多元化录取,打破唯分数论,不再一考定终身,才能铲除全社会关注高考“状元”的土壤,才能真正消除借高考“状元”炒作的乱象。■熊丙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