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金致离婚”背后的情感互动缺失
民政部日前发布的《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依法办理离婚363.7万对,比上年增长3.9%。一项调查显示,22.5%的受访者感觉近几年来离婚现象明显增多,54.8%的受访者认为有所增加。36.3%的受访者发现“闪离”现象变得普遍。71.9%的受访者归因为社会浮躁、拜金风气。(7月23日《中国青年报》)
在一个盛行“浅阅读”的时代里,“拜金致离婚”不可避免会遭遇蜻蜓点水的碎片化解读。然而,其背后同样有着复杂的利益诉求和情感需要,同样有着人们的爱与痛。我们不能戴上有色眼镜,进行人性指责和道德批判,而是要寻找其产生的现实背景和社会根源。
伴随着社会变迁,经济因素越来越多地嵌入日常生活,婚恋领域也未能免俗。在消费社会,人们难以获得和享受“简单”“纯粹”的情感。在商品化进程中,情感表达与金钱的联系日渐密切;房子、汽车尚且不论,看电影、聚餐、节日礼物,浪漫的爱情也离不开金钱的支持。
市场化不仅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也在无形之中塑造了人们的价值观。当人们习惯于用财富来衡量一段生活的好坏,并乐于在文化上建构这样的标准的时候,情感商品化、婚恋庸俗化很难说不是一种必然。“高富帅”“吊丝”等充满身份边界和社会分层的词汇,不仅揭示了不同经济状况的人们在社会评价体系中的差异,也反映了人们在婚恋市场中截然不同的生存生态。
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婚恋观念拜金化是人们对当下经济、文化和社会变迁,尤其是市场化的一种回应和策略——社会转型过程中日益分化的利益和高度不确定的市场,引发了人们的集体性焦虑;为了确保自身将来的生活水准,人们在婚恋过程中会谨慎地考察对方当下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在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冲突显性化的当下,“拜金致离婚”尽管有一定的现实依据,却并非婚姻关系破裂的根本。婚姻不仅是一种契约关系,也是一种情感互动关系。
从如胶似漆,到相敬如宾,再到分道扬镳,互动状况的恶化,让感情逐步降温。当夫妻双方得不到足够的爱与关心,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的时候,婚姻关系就会走向人性、道德和法律的危险地带。
人们在婚前费尽千辛万苦,想方设法地加强双方的情感互动;结了婚之后,却像变了个人一样,对双方的情感互动毫不在乎、听之任之。情感互动的缺失,让婚姻生活缺乏润滑剂和黏合剂,变得干燥、空洞;正是因为情感基础不够牢靠,才会让外部的诱惑、现实的压力“有机可乘”,让婚姻上演 “变形记”。作者 杨朝清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