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师生关系走进死胡同了吗?
当整个社会已经适应市场经济模式下形成的雇佣关系之时,在高校这个相对封闭区间内,它所奉行的传统师生关系就会面临重构的挑战。
比如,如今学生管老师叫老板显然是把社会关系移入到学校的结果。这种叫法却不被老师认可,因为老板对不按契约行事的员工有明确的惩罚措施,甚至可以开除,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同理,老师对于没有按规定完成学术任务的学生也是有相应惩罚机制的,但无权开除学生,否则,如何保证培养质量?
对于师生而言,有一个共同目标: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业任务。遗憾的是,由于怕出现纠纷或承担恶名,很多老师也渐渐放弃了惩罚机制,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
引发师生关系矛盾的导火索就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诸多小事上。客观地说,当下,做学生与做老师都不容易。
对学生而言,除了要解决生活中面临的共性问题外,还要在激烈竞争中去实现梦想,但是简单问题都被前人解决完了,留下的必然是难问题。而学校在制定规则时根本不予考虑这些变化,仍然会定出很高的标准,这必然会造成学生的心理压力无从排解。
喜欢搞任务分解的高校管理者,对老师们也提出了苛刻的要求:不但要带好学生,还要讲好课,还要能申请到课题,还要能成为积极的社会活动家,老师也是普通人,哪儿能成为这种多面手?学校还会不时通过制度安排,把晋升与考评的标准逐渐提高,然后老师们就被这些指挥棒搞得团团转,如猎犬追逐一只电动兔子一样,终生不得闲。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为了完成这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留给老师用于指导学生与交流的时间就很少了,一旦交流变得稀缺,情感也就疏远了。
笔者这些年已经深深领教了这些微妙的规训技术,除非你能成为政策的制定者,否则是断无逃脱的可能性的。如今高校里的大多师生都面临这种共同的窘迫之境,没有人知道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什么时候、从哪里落下,但只要落下注定是悲剧。只要理解这种现实,师生之间的误解与怨气自然会消失很多。我们当下所遭遇的几乎都是来自平静生活的真实脆弱性的威胁,谁也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坚强。
笔者也曾在几所高校工作与学习过,就个人的有限经验与观察而言,大体可以作出一个还算靠谱的判断:高校内绝大多数老师与同学仍是中规中矩的,奇葩老师和极品学生都是极少数的,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在师生之间达成最低限度的理解。有了这个认识共识,那些我们遭遇到的看似无解的问题都是可以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的。
总体来看,目前师生之间的矛盾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师生关系的定位问题,笔者倾向于认为师生关系应该定位于指导型与朋友型的混合身份,毕竟学生来学校主要是学习知识的,这是主业,而来学习就存在指导问题,否则也就不用来学校了;
其二,工作职责的确定问题。这类日常工作也是产生矛盾的高发区,师生之间比较常见的相互指责是:眼高手低与被剥削。在这个区域,老师应该区分出主业与副业,合理安排任务,在主业任务、副业业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上应该作出区分。另外,学校也是学生通向社会的一个中转站,此时学生也应该有意识地积极参与团队的项目,为未来的转型与进入社会积累经验,再有,如果团队成员总是喜欢搭便车,团队发展不好,那么团队所有人的利益都会受到损失,这点应该不难理解。
第三,如果师生之间出现理念与性格上的严重不匹配,以及对双方能力的高度不认同,那么,最好是换导师或者调到别的团队,因为,这些问题是短期内无法解决的。笔者记得曾与江晓原教授聊天,他调侃说:学习是违反人性的。这句话很有意思,它意味着所有的学习都是辛苦的,所以学生们不能怕辛苦,所有不付出辛苦的工作都是没有价值的。有些路开始时很难走,但往后越来越好走;有些路开始时好走,但越往后越难走。正如歌中所唱到的: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
哲学家纽拉特曾提出过一个很好的知识航船隐喻:当我们在大海上航行时,如果遇到问题,返航是不可能的,只能利用漂浮物来边修理船舶边航行,最终达到目的地。我很喜欢这个比喻。研究生求学时可能会遇到诸多问题,就如同此时航船已开,只能边学习边调整,而不能任性地返航或者放弃。(李侠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