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自己的路,别被BBC忽悠了
一部纪录片,比较中英教育,来自BBC,吸引不少眼球,形成不小热点,当然也引发颇多争议。
纪录片,顾名思义,以纪录为主,强调写实。但写实不过是形式,价值定有导向,天下纪录片,概莫如此。
所以,别被BBC忽悠了,不要以为——它真的是在客观比较中英教育的差别。
整齐一律的间操,“眼镜”遍布的教室,严厉苛刻是教师,顺从驯良是学生,这是中式教育的“场景”;而英国孩子自由开朗、思维活跃,“权利”意识浓厚,教师们则循循善诱、乐于启发,“平等”理念深植。显然,这些都是对中英教育典型的“标签化”。
且不说片子的解说,依然在用一些冷战时代的语汇形容当代中国,画面背景的“自由”格言更是喧宾夺主,意识形态导向一目了然。如此思维,不仅落后时代,更难说客观中性。说白了,BBC不过是借助这一题材宣传西式的价值导向,老套路而已。看透这一点,是十分必要的。
从深层次上说,BBC这部片子,没有解释中式教育产生的原因,激烈的竞争、文化渊源等因素被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也没有将中国较快的经济发展与中式教育的关系,作深入探讨。反过来讲,要反思英式教育的弊端,也该多从自身的体制机制上找原因,而不该拉中式教育作垫背。这种肤浅的比较,除了创造话题和提高收视率外,似乎对国民教育的深刻检讨,没多大帮助。
有人问,这部纪录片究竟是在美化还是丑化中式教育?至少我看到的不是在丑化英式教育。因此,我更愿意将之视为对中式教育的一种“捧杀”。鞋子合不合脚,还是自己最清楚,中式教育这些年来取得的成就和需要改进的问题,不会因为别人的几句“骂”或“捧”就没了方向。
取人所长,补己之短,他山之石,或可攻玉。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注重兴趣引导因材施教,重视过程而不只专注于结果,都是我们可以从这部片子中得到的一点有益思考。其他的,还真别把它当回事儿。如果你当真了,陷入非此即彼、谁好谁坏的口水战,那倒是正中了BBC的“计”。
抓好我们自己的教育,让兼收并蓄的中式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增长中贡献更大的指数,走自己的路,剩下的让BBC自己去总结吧!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