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东兴带着争议离职 不带争议离世
最高职位做到中共中央副主席的汪东兴21日在北京病逝,享年100岁。汪东兴曾长期负责毛泽东的警卫工作,1976年为粉碎“四人帮”做出重要贡献,后因支持“两个凡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受到批评,从此逐渐淡出中国权力核心。他是三中全会时期政治局委员以上领导人中最后一位辞世的。他的离去象征了一代人的谢幕。
新华社所发汪东兴病逝的消息这样称呼这位老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曾担任党的重要领导职务。按照惯例,这些头衔都不会是新华社自行拟定的,它们应是中共中央对汪东兴的正式评价。
汪东兴当年是备受争议离开领导岗位的,但他离开这个世界时,身后几乎不再有什么争议。他的一生献给了中共领导的事业,在1976年10月的危急关头为中国走向正确选择做出了贡献。回过头看,他所犯错误的影响局限在了特定的时代里,那些错误导致人们对他当时的评价随着时间流逝被冲淡了。
最重要的是,新中国所代表的民族复兴事业在延续、推进,改革开放把汪东兴去职前的那个中国带向新的成功。今天人们回望过去的态度从容而宽松,大多数人被记住的都是他们对这一进程曾经做出的贡献,而不是他们曾经给这一进程带来过什么困难。
中国走上改革开放之路经历了关键两步,一是粉碎“四人帮”,二是从邓小平出山到召开三中全会,汪东兴对当时的中国迈出第一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第二步中扮演了消极角色。由于中国一直在前进,历史的主逻辑是累加每一个人提供的推动力,如果中国发生严重倒退,历史就会更关注每个人对这一结果所应承担的责任。
近年来一些在新中国犯了不同程度错误的人,有不少开始得到正面回忆,这些构成了评价历史人物积极的总基调。
当然,一些自由派人士无论评价哪一位那一代的领导人,指出的都只是问题,这也从反面印证了,一旦他们认为过去的时代就是下坠的,那么那个时代里的大部分人物也都会成为他们眼里的“罪人”。
每一个时代的风流人物要致力于共同打造属于他们时代的辉煌,而不是把主要精力用于当时正确性和口碑的竞争。或许所有时代都注定会有内在差异,重要的是一个时代不无聊,有成就,被记住。那样的时代会有很多鲜活面孔永存人间。
现在各地都有一些官员喜欢搞政绩工程,希望他们的形象和声誉能随着建筑物长期在城市里留载。岂不知这些表面的东西就像旅游点上到处刻的“到此一游”一样肤浅,历史有它特有宽厚,也有它的冷峻和无情。
汪东兴活了整整100岁,他的生命给人们斟酌如何在悼词中评价他留下充裕时间。那些匆匆离去的人也不会被遗忘,一个重要时代的人物,迟早都是会被追忆的。
近来有多名老同志在短时间内先后辞世,回忆反复冲刷了我们。通过读懂他们的人生,人们进一步读懂了由他们伴随着一路走来的中国。淡出政坛多年后一旦撒手人寰仍有众多的关注送别,除了国家的礼遇,这是舆论场自发献上的一份敬礼。(作者是环球时报评论员 单仁平)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