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养老”离不开“家”
全国人大常委会近期正式启动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养老问题再度引发最高立法机关关注。探讨“中国式养老”问题、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躲不过、绕不开的首先是一个“家”字。
社会高速发展,家庭结构变迁,让“养儿防老”的观念受到挑战,更让“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被打破,然而五千年的文化传承植入中国人骨髓的依然是深重的家庭观念,“家”是中国人最牢固的亲情纽带,也依然是中国社会基本的构成单元。
现代社会中,老龄化的浪潮、城镇化的洪流、人口的大量迁移,都没有改变大量“空巢老人”宁可守着冷清的房子,也不愿意住进养老机构的现实,而这种现象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正是由于“家”的观念影响。而对于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在父母最需要的时候无法陪在身边,更可能成为一生的痛。
子女相伴、不离故土、不离亲朋,享有尊严、不为负累、优雅老去,这可能是多数中国人的愿望,也正是“中国式养老”致力探索解决的课题。
求解“中国式养老”还离不开中国的国情。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形成的结果,但中国的老龄社会加速到来。全面小康社会还没有建成,无论是社会保障体系、基础设施还是居民财富积累,都没有做好迎接老龄社会的准备。未富先老、未备先老是最大挑战。
同时,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有中国如此数量巨大的老龄人口,没有一个国家有中国如此广袤无垠的农村地区,没有一个国家有中国如此独特绵长的文化传承……中国的国情注定了全盘照搬任何一个国家的所谓成功经验,最后都可能成为一株“盆景”。
历史欠账和准备不足需要时间来化解,但老人们没有太多的时间等待。当务之急,是在有限的物质条件下给老人们创造出最合理的养老环境,把“家”还给老人。
我们需要社区提供更多的日间照料服务,让老人无需走出家门也能得到陪伴和护理服务;也需要养老机构提高服务能力,让入住的老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养老不能遗忘农村。农村传统生产关系已经被打破,大量中青年外出务工,留在老家的只有光鲜的房子和孤独的父母。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除直接的财政投入之外,还需要推动资本下乡和城镇化,创造就近就业机会,让更多的子女能陪在老人身边。
老人们为子女操心了一辈子,到老来最放不下、最牵挂的还是孩子。因此,对子女而言,还需要常回家看看、常和父母聊聊天,让老人在家的温暖中安享晚年。(记者 陈灏)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