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不起老师”折射乡村教育新困境
董文龙
近日,据相关媒体报道,一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国城镇化进程中西部底层孩子们阶层再生产发生的日常机制及策略干预研究》为我们展示了我国西部某偏远地区乡村教育的现状。在那里,留守儿童对乡村教师的态度,不仅不是对传道授业解惑者应有的尊重,而是一种“瞧不起”、“不屑”,甚至是一种“鄙夷”。这种扭曲态度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们所看到的乡村教师地位低、待遇差的尴尬现实。随之而来的是学生的厌学情绪和“读书无用论”的滋长,课堂无序导致教学效率和质量的下降。虽然这只是来自于一所乡村学校的调查,但对那些同样面临乡村教师收入微薄、留守儿童众多等相似现实情况的农村地区而言,无疑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不尊重教师、叛逆厌学情绪的增长,这些都成为乡村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新困境。
乡村教师微薄的收入和较低的社会地位,成为学生眼中“读书无用论”的现成“例证”,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对乡村教师的不公平待遇在涉世未深的中小学生这里产生了负面的“带动作用”。农村教师在工资、职称评定、工作压力、住房、医疗保险保障等方面均处于劣势地位,这些都成为乡村教师被人“低看一眼”的重要原因,在这种氛围下,很容易出现留守学生对乡村教师不尊敬,“尊师重道”的传统价值观也就很容易在社会现实面前遭到重创。
除了以上原因,家长的教育的错位、失位以及乡村学校的教育管理方法的不科学也是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现在的学生家长在学生还未正式步入社会之前,就不断或隐或明地向孩子灌输各种社会生活中的“生存法则”,导致他们认为纯粹的知识并无实际用途;有的家长长期在外打工,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导致处于成长叛逆期的孩子长期无人管束,一些恶习长期得到不改正;而有些乡村学校为了方便管理,忽视了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成长阶段,推行“准军事化管理”,使用摄像头全区域拍摄,按部就班、单调乏味的生活和不断被挤压的空间,使得他们处于一种被压抑,缺乏自由的状态,更加激起他们的叛逆厌学心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是一句永不过时的价值标杆,教育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不尊师重道,而叛逆厌学,是社会和时代的伤口,必须加以纠正。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既需要在外在制度上让乡村教师“立”起来,也需要在乡村内部,让学校、家长的教育方式更加科学有效,通过“内外兼修”实现部分地区乡村教育困境的破解。
从外在制度上来讲,要让乡村教师成为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乡村教师留下来,离不开甘于奉献的情怀,但是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情怀被物质匮乏和生活困难一点点消磨殆尽,要给他们除了情怀之外的留下来的理由。今年6月初,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330万的乡村教师在工资待遇、住房统筹和社会保障等方面都有望获得较大改善,但政策的出台能否给乡村教师带来实惠,关键还在于落实。这就需要各级政府一是要做到从速执行,不要让他们等太久;更要做到不打折扣,不要让他们的等待落空;还要考虑公平性,给他们待遇不要带有歧视性。当在乡村,人们家长里短地聊起老师这个职业都自然地竖起大拇指时,农村的孩子自然会对老师多一份尊重。
从内在因素来讲,乡村教育中教育方式的改善也非常重要。不尊师重道现象的出现,问题并非完全出在学生叛逆这样的原因上。我们的绝大多数学生对新鲜事物、对知识是充满渴望和虚心向学的,只是由于不良的社会风气和不恰当的教育方法,使得他们出现了一些扭曲的价值观。家庭和学校是孩子学习成长的两个最重要的地方,家长需要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引导他们形成好学尊师的习惯,避免一些消极思想对他们的不良影响,对于他们生活学习中的不良习惯和做法要能够及时加以纠正管束。学校也应按照学生的成长阶段和心理特点,科学教育管理,既不放任自流,也不压抑天性,多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方法,而不是一味“死管、管死”,这样才能让他们对学校、老师多一份尊重的感情,多一份求知的欲望,少一份叛逆的心理。
我国古代即有“程门立雪”的尊师典故,今人虽然不必如此苛刻要求,但尊师重道的传统价值却永远也不应被遗弃。所以,一些农村地区教育中出现的扭曲现象,必须通过国家、社会、学校和家长们共同努力,“内外兼修”,共同发力,扭转现在的局面。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