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民生

创新当培养“从0到1”基因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1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要培养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就是要培养“从0到1”的可复制基因。这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了年轻人的创造力,在教育界,《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的出台,也回应并进一步助推了创新创业的浪潮。作为一名教育系统工作者,我一直试图通过阅读思考:当代的创新,应该是怎样的理念?

  从1到N,是在重复大家熟知的事;从0到1,则意味着烙有创新的印记、内含创新的基因。不久前读过的《从0到1》一书中写道,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其他物种,是因为人类有创造奇迹的能力。从支付公司PayPal中,就走出了诸如领英网的联合创始人里德·霍夫曼、YouTube联合创始人陈士骏、特斯拉掌门人埃隆·马斯克等商业领袖,这与它具有“从0到1”的创新基因不无相关。

  如今,要培养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就是要培养“从0到1”的可复制基因。这种基因无关投资标的,无关一时输赢,而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同时,这也是一种与时代精神相契合、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理念。身处知识经济时代,技术革新、知识更替、模式创造等一系列环节,无不以创新为动力,经济社会发展的知识驱动和创新驱动日渐凸显。而以教育为突破口,以教育理念的更新为支点,则是转变创新思维方式的关键所在。

  互联网也给了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以十分开阔的选择空间。记得在微信朋友圈里曾流传一篇“辞职创业开肉夹馍店”的文章。故事主人公放弃令人羡慕的工作,白手起家创业,坚持“创造属于自己的餐饮品牌”,在互联网餐饮领域打造了一张名片。这种投身市场浪潮中的勇气,不只是坚持的胜利,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理念的成功。事实上,互联网越是开放,越能吸引有创造力的人投入怀抱、大干一场,年轻人的活力也能充分释放出来。无形中,一家互联网餐饮店具备了“从0到1”的基因,实现了从无到有,它也在影响着周围的很多人。

  事实上,创新创业犹如一股源源不断的气流,它并非一定像具象的实物那样存在着,却在无形中塑造着文明的成果。郑也夫《文明是副产品》一书,就用一种颇为颠覆式的观点阐释了文明如何产生、创新何以可能这样的老话题。作者认为,人类社会的诸多文明成果,往往是其他有目标行为的副产品,比如文字、印刷术等都有此特点。而这些“副产品”的诞生,总会通过给予、借用、杂交、发明、互动的途径,这正是创新的通道。这启示我们,意料之外的发明推动文明的进步,而这“意外”不更应该多元尝试、多点开花吗?

  现实中不难发现,身边创业的人不是少数,“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也在释放创新创业的热情和生机。这一可喜的转变让人切身体会到,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春天来了。然而,人才培养方案如何修订?课程体系如何健全?创新创业实践如何加强?这些问题都给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挑战,也是一项任重道远、艰巨繁重的系统工程。我们坚信,应对这些挑战的过程,必然是非常有价值的探索;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落小、落细、落实之时,“从0到1”基因在代际之间传承之时,“创”字终不再会是稀缺品。

  (作者为教育部新闻宣传中心干部 张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