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重霾不能靠“风局长”解围
要彻底减少重污染天气,还需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铁腕执法、严格问责,以此倒逼产业结构调整、绿色低碳发展
12月1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雾霾加重。对此,这些地区发布了重污染天气预警,采取了不少应急举措。
不过,环保部在对北京市的督查中仍发现了不少问题:一些本应停工的工地仍在施工,施工人员称未接到停工通知;一些道路扬尘问题严重;有的区县劣质煤散烧污染问题突出等。而在其他地区,类似状况也同样存在。有的是应急响应“启”而不“动”,有方案但并未落实;有的是缺乏监管,企业违法超标排污,在严重雾霾天也一如既往。
要减轻人们的“心肺之患”,亟须把应急响应方案进一步做细做实,在严重雾霾袭来时,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提前精准预测预警,强化应急调度指挥,各司其职、协同行动,把应急减排等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相关的企业、工地和责任人。而要彻底减少重污染天气,还要通过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铁腕执法、严格问责,以此倒逼产业结构调整、绿色低碳发展。
要注意的是,大气污染防治急不得。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长期粗放发展,我国在30多年时间内集聚和爆发了发达国家100多年中遭遇的环境问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工业、交通等领域的大量排放,使得PM2.5等大气污染物排放远超环境容量。难以承受的污染之重,治理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
然而,大气污染防治更是等不起。解决不好大气污染治理等环境问题,不但会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老百姓的身体健康,还可能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随着一股冷空气的到来,华北重霾2日有望消除。雾霾暂时散去,但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当继续查找薄弱环节,按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部署和要求,切实加速行动起来,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只有这样,下一次不利气象条件出现时,才不会手忙脚乱,等“风局长”来解围。只有这样,全面小康社会建成时,才不会让生态环境这个短板,拉低人们的幸福指数。(刘 毅)
- 标签: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